李 芬 李旭濤
河北省石家莊市青園街小學;河北省沙河市第一小學
學有樂學有長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初探
李 芬 李旭濤
河北省石家莊市青園街小學;河北省沙河市第一小學
作為掌握語言的手段,誦讀才是最重要的。少年兒童正處在語言積累的黃金時期,在強調(diào)多聽、多說、多讀、多寫的同時尤其要強調(diào)多讀。要還語文課堂以朗朗的書聲,大力糾正在課堂上學生讀得太少的弊病。所以,上好一節(jié)閱讀課是很重要的。
小學語文;誦讀教學
朗讀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句式,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抓好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覺得現(xiàn)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馬卡連柯說:“教師永遠是兒童模仿的典型?!崩首x訓練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教師的范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范讀能收到直觀、生動,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幫助學生正音,明確詞義和了解詞的感情色彩,教師繪聲繪色的朗讀可以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范讀,出于教師口,入于學生耳,了然于學生的心,能增強學生語言文字的敏感性誘發(fā)他們的情感沖動。因此,我在教學中對發(fā)揮范讀的作用較重。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這一課時,嘗試采取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全班學生分成十個小組,每個小組四個成員組成: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兩個成績一般的學生和一個成績較差的學生,桌椅也跟著進行調(diào)整。在小組討論中我提出了各小組要解決的四個問題:(“野”在課文中指什么意思?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這種“野”的?是怎樣寫出這種“野”的?把你覺得寫得好的內(nèi)容多讀一讀,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大家踴躍加入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積極地進行討論,各抒已見,合作解決問題。我也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并適當?shù)狞c拔,引導他們所討論的問題。當學生討論結束后,我讓各小組派代表來向老師匯報自學的情況,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已的意見和看法。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適時進行指點,幫助。在討論匯報中,有的還提出了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也有對問題的不同看法進行激烈的爭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但我們也要充分運用課外的學習資源,適時適量地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跨出校門,走向社會,靠近自然,讓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里學習語文,增長才干,學會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謎》這一課時,結合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上網(wǎng)去查閱有關天文知識,讓學生通過上網(wǎng)了解自己感興趣內(nèi)容,和解決課文中的疑惑。再讓學生在班上把上網(wǎng)后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匯報,各小組互相交流討論。學生不但掌握了課文的內(nèi)容,同時也大大激發(fā)對天文知識的濃厚興趣。又如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其中有一部分內(nèi)容是當小記者,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輪流練習當小記者,對別的同學進行采訪。在小組模擬的基礎上,全班交流總結:怎樣采訪才能獲得成功,及當記者應當注意些什么。并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社會中去實踐,讓學生當小記者去采訪本村的養(yǎng)魚戶們,讓他們?nèi)チ私怍~的養(yǎng)殖過程和水污染對水生物的影響等。學生在當小記者的過程中,充分的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
在教學中要注意人文性的滲透。如在教孟郊寫的《游子吟》這一課,讓學生理解詩句的含義后,我讓學生談談學了這首詩后的感受?并說說你們的母親又是如何?你將來想怎樣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學生暢所欲言,紛紛說出各自母親是如何對自已無微不致的關懷,將來要如何去報答母愛。我聽了后,感到很高興,及時地加肯定和表揚,并對學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學長大以后能夠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學中讓學生懂得父母的養(yǎng)育我們的艱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1.互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組織互動學習的方式,改變過去班級授課中“傳遞——接受”式的師生單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學習小組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組織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個性。
2.交還自主權,提供學生創(chuàng)新的時空。
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學習為本,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探索的時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3.轉換角色,挖掘學生創(chuàng)新的潛質(zhì)。
(1)轉換師生之間的角色。這種方法往往是教師創(chuàng)設某種疑問,讓學生幫助解決的方法。這樣做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生在“幫助”老師弄清疑問的過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2)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角色轉換。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某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好,教師就可以讓他當小老師去教其他的同學學習;如果誰的課文朗讀得好,就可以請他范讀;如果誰理解得深刻,就請他來表演。這樣,在學習中角色不斷地轉換,能夠喚起學生積極上進的心理,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動因,不斷探索知識,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挖掘創(chuàng)新的潛質(zhì)。(3)學生與學習內(nèi)容中的角色轉換。語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著作家的靈感、激情和思想,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為學生展現(xiàn)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教學中可以分角色朗讀、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讓他們與這些角色同喜同悲。這樣,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與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鳴,學生學習語文的時空得到了拓展,學生創(chuàng)新的潛質(zhì)也可以發(fā)揮了。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需要循序漸進,找準教學方法,對癥下藥,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