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雪飛
推行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大趨勢。就目前的社會大背景,學生的負擔還是比較重的,而這中間重復型的練習也比較多,并且我們教師在平時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發(fā)現有些題目即使練過多遍,有大量的學生還依然會再次出錯。作為老師,平時在分析一道題目的時候能馬上知道這道題目的易錯點,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批作業(yè)過程中看到了學生作業(yè)中呈現的各種錯誤。如果讓學生也能看到其他同學作業(yè)中呈現的各種錯誤,那么他們在下次分析類似的題目時就會知道這道題目的注意點,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錯誤,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課業(yè)負擔也就可以減少一些。針對這一想法,筆者認為讓學生參與作業(yè)的批改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讓學生在作業(yè)批改時與其他學生進行思維碰撞,從而實現思維的有效健康發(fā)展。
經過一學年的實踐,發(fā)現這種做法效果顯著,主要表現有以下四方面:
一、在審題方面
做對一道題目的關鍵是審題。這就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正確理解題意。題目中的每一字、每一句以及每一符號、每一數據都要看清楚、看準確。因為題目一旦看錯,后面的全部工作就都錯了。這里的“清楚”和“準確”有兩層含義:一層是“看”得準確,比如求“用電器的額定功率”,不要看成“求用電器的實際功率”;另一層含義是“理解”得準確,“火箭升空時受到的力為F”,就不能理解為只是一個發(fā)動機的推力,還應有重力、空氣阻力。學生在批作業(yè)的過程中會發(fā)現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有一些比較好的審題習慣,比如:他們在審題的過程中會畫出題目中的重點要素。
例如,一輛城市綠化灑水車,在一條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當它邊灑水邊行駛時,它的動能怎樣變化?重力勢能怎樣變?
有部分學生就會做如下標記:
一輛城市綠化灑水車,在一條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當它邊灑水邊行駛時,它的動能怎樣變化?重力勢能怎樣變?
這樣在解題的過程中就能準確抓住題目中的要點。
在做選擇題時候,他們會把每一個選項的錯誤點找出,并且訂正。這樣就可以達到不僅可以達到很好的審題目的,而且也能將相關知識鞏固得非常完整。當然,學生在批作業(yè)的過程中也發(fā)現有部分學生做題目的時候也會劃出題目中的一些東西,但由于他把每一句話都劃了出來,重點在哪里也不明顯,自然對解題沒有幫助。他們在借鑒了其他學生的好方法之后,在平時做題時也就會盡量做到這些,經過一周期的批作業(yè),大部分學生選擇題的錯誤情況比原來少錯2~3題。
二、在化學反應方程式方面
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必備的工具?;瘜W方程式也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也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對于初三學生,大部分學生對于化學方程式也都比較熟悉,但是有些學生就是因為過于熟悉就會在書寫時漏掉一些元素,比如條件、配平、沉淀或者氣體符號等等,但是一旦出現這些錯誤,輕者就是化學方程式錯誤,如果是在計算題中,那么極有可能會導致整道題目出錯。并且每年中考卷化學方程式書寫平均有14分。在批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在化學方程式中的收獲是最大的。在他們批其他學生的化學方程式的時候,會看到其他學生各種各樣的錯,有時候他們會有種想幫錯誤的學生糾正回來的想法,這就說明批作業(yè)的學生注意到了這個錯誤并且知道了怎么去改正。再比如有同學在批到了這么一道題目:請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MgO+___=MgSO4+___他就發(fā)現有很大一部分同學都會在寫完反應物與生成物及配平之后會忘掉把等號補全。這樣關于這方面的錯誤在該學生的腦中就非常深刻,所以在他寫化學方程式的時候就會注意到這些。
因為批作業(yè)批得多了也就慢慢知道了化學方程式錯誤點,所以在自己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就會注意到。
三、在實驗題方面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對科學探究提出了很高要求,浙教版新教材中把科學探究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貫穿于整個教材之中,近幾年初中物理實驗題從類型和形式上都有所突破,特別在各地的中考中對實驗的考查每年都在加強。在做題過程中學生的最大問題是:(1)在寫結論時忘記控制變量。(2)設計實驗。針對第一點,批改的學生在發(fā)現其他學生少了控制變量時就會給他們標出來,批得多了也就知道自己平時在做類似題目時要注意的方面了。對于第二點,設計實驗對于很多初中生都是一大問題,尤其是有些學生經常會陷入自己的思維死胡同中,但是當看到比較多的學生的實驗方案,慢慢也就摸索出了這類題目的答題要點。
四、思維的拓展
在批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會經常碰到以下這些情況。(1)學生寫的答案與參考答案不是非常吻合,而自己又沒辦法判斷其對與錯。這個時候其他學生的答案與自己腦中的答案也就會產生了碰撞,他會在腦中去搜索這個答案正確的理由或者錯誤的理由,如果再不能判斷他就會去詢問老師,在這個思考與詢問過程中,他對這個題目理解就會比較深入,而且理解也會更透徹。(2)碰到與參考答案不一樣的方法,而且這個方法也是正確的。這個時候他就可以好好看看這位同學的解題方法,從而讓自己又學會一種解這類題目的方法。這樣以后碰到類似題目的時候就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慌張。
學生的減負工作勢在必行,我們的輕負高質更任重而道遠,我們將繼續(xù)在教學實踐中摸索、研究,追求更高效、優(yōu)質的教育效果?!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參考文獻:
謝竹君.新課改視野下的初中科學作業(yè)批改[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