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
[摘 要]
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前提下,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內在潛力。本文在概述分層教學的涵義及重要性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實例,重點探討了分層教學策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旨在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
分層教學;策略;個性化差異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國家大力普及中學教育,使得普通高中入學學生的比例大幅增加,生源水平整體下滑,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較大。在傳統班級授課制下,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未能得到有效尊重,使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學方法,一部分學生認為授課的速度太慢、教學內容淺、考試內容偏易,另一部分學生卻認為授課速度太快、教學內容深、考試內容偏難。最終形成了典型的“吃不飽”和“吃不了”兩極分化現象,這嚴重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面對這一現狀,就必須及時發(fā)現并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解決在傳統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適應學生結構的變化,否則必然造成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上更加被動,最終出現嚴重的厭學情緒。在此背景下,將分層教學策略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失為新形勢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的一種有益的嘗試。
二、分層教學的涵義及重要性
(一)分層教學的涵義
從教育學研究來看,因材施教是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個性差異是分層教學的研究依據。雖然二者的角度有差異,但是論點實質是一樣的,分層教學又成為層次教學法、分層遞進教學法,其概念也有多種。本文所研究的分層教學,主要是將其看做一種教學策略,如胡善通所提出的,“分層教學是一種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較好發(fā)展的課堂教學策略?!?/p>
(二)分層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數學的跨度與范圍與以前相比,明顯增大,加之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等方面的因素影響,使得很多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出現快慢難易程度的差異,而分層教學策略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對于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分層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分層教學策略在承認每個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之上,根據其秉性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進度安排,對那些數學基礎知識扎實、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效率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加快學習的進度、提升難度,進而充分發(fā)揮其數學優(yōu)勢。對那些數學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要適當放慢課程的安排,在幫助其打牢數學基礎的同時,幫助其逐漸樹立起數學學習的信心,讓其在學習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其在遇到數學學習困難時能夠有信心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分層教學能夠讓數學教學過程更加簡單化、多樣化。簡單化,是指將分層教學策略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學習不再困難、復雜,教師的講課內容與課程安排更加清晰合理,學生的學習也更加容易、方便。多樣化,是指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培養(yǎng)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深入挖掘其學習潛力,指導其更好地學習高中數學。
最后,分層教學能夠讓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樣的教學資源,在不同的教師、不同的教學策略下,所發(fā)揮的效應是不同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常常忽視這一問題。分層教學,讓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并實施個性化的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法,能夠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讓教學資源的利用最大化。
三、分層教學策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問題設置上注重層次性,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問題教學是高中數學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所設置的問題一般比較單一,使得很多學生對這些問題不感興趣,因而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實施分層教學策略,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實踐機會。因此,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設置問題,進而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在數列復習課中,數學教師采取分層教學策略,假設在在2和7兩個數之間加入n個數,讓2和7都包括在其中的n+2個數能夠組成一個從2開始的等差數列,另外,如果所組成的這個等差數列前16項的和等于56,那么n的數值是多少?或者,在已知等差數列的前提下,給出滿足條件的該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通過這樣有層次的問題,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都能夠選擇自己能夠解答的問題進行解答,同時,學生在解答較容易的問題后再解答有難度的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解題指導上注重層次性,讓學生能夠有效掌握解題技巧
高中數學學習,就是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而解答問題是學生鍛煉及培養(yǎng)自身技能的有效載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與教學的策劃者,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與學習技能。運用分層教學策略,有利于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在解題指導上要注重層次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取差異化的指導策略。對于那些數學學習能力較強、基礎知識又扎實的學生,教師在解題指導上應偏向于解題速度、解題技巧,不斷提升其解題能力與效率。對于那些數學學習能力較弱、基礎知識又薄弱的學生,教師在解題指導上應偏向于解題的正確與基礎知識的復習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進而使其逐漸掌握解題技巧。
例如,函數的值域是函數的三要素之一,也是函數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求函數值域就顯得特別重要。求解函數的值域,一般有觀察法、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法、反函數法等方法。如果x=tanα,α∈(-[π2, π2]),則y=[1tan2α1|tan2α]=[cos2α ?sin2αcos2α |sin2α],求y的值域。在指導該題目的解題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層次性,對于那些層次較高的學生,可以讓其在寫出常用的解題方法和解題過程,同時,還可以適當點撥,讓其大膽嘗試一些新的解題方法,例如相互牽制法,既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回顧,還能夠提升這部分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習效果。而對那些層次相對較低的學生,主要是讓其掌握幾種或其中一種方法,例如判別式法、三角換元法,使其在能夠正確解答的基礎上,逐漸培養(yǎng)自信,并逐漸積累解題技巧。
(三)在評價活動中注重層次性,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主要就是對該問題進行有效的思考,進而不斷提升能力并改進。教師在評價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注重層次性,應當將所有學生都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措施,讓學生能夠正確面對教師的評價,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及解題思路,進而提升對學生的評價質量,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解答上一道函數問題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然后選取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評價方式。對于那些學習層次較高的學生,要注重激發(fā)興趣并引領他們向尖端數學領域發(fā)展,對于那些學習層次較低的學生,要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表揚,對其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觀察和跟蹤記錄,為其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最大的發(fā)展。
四、結束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要求逐步提高,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教學水平,不斷更新其教學觀念,同時,還應當大膽改進和完善現有的教學方法,使其教學適應新課標的要求,適應學生的需要。分層教學策略,有利于將集體教學、層次教學與個別教學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進一步發(fā)揮層次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乃至高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獻]
[1]徐長雙.探析多媒體下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6).
[2]盧敏.高中數學教學應重視分層教學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
[3]袁紅紅.淺談在高中數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28).
[4]張朝珍,杜金山.學生自主選擇:高中分層教學的困境突破[J].中國教育學刊,2010(9).
[5]彭瑜.中學分層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策略[J].教育探索,2010(10).
(責任編輯:張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