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在新課改形勢下,英語教師應把握課改理念、掌握學生實際、熟知教材體例和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真正“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創(chuàng)建與時俱進的互動課堂。
一、教學要求要面面俱到
聽、說、讀、寫全面訓練和綜合發(fā)展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忽略任何一個方面,應在有所側重的基礎上面面俱到。小學英語教學在初學階段應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到了五、六年級應在強化聽說的同時,加大讀寫的力度,使聽、說、讀、寫都得到訓練和加強,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在聽的方面,教師除了提升自身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外,還應盡量讓學生多聽一些原版聽力磁帶,播放一些英語兒歌、英語詩歌等,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視聽的空間和機會。除了字母歌、生日快樂歌外,還可以創(chuàng)設濃厚的英語氛圍和愉悅的情境。在說的方面,除了教材中的對話訓練,以及教學中的ask and answer外,可以設計情境和任務、安排活動,促使學生多說;在閱讀方面,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除了閱讀教材上的常規(guī)對話和課文教學外,可以精心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材料,以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能力;在寫的方面,應不僅僅局限于作業(yè),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小作文,讓學生提前有書面表達的意識,為中小學的銜接埋下伏筆。
二、教學內(nèi)容新穎鮮活
1.激活教材
(1)以“動”帶“靜”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灌輸?shù)氖恰八馈敝R,學生學的英語是沒有生命力的“語言”,是應付考試的一種工具。新課改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方式,把教材中單一的語言材料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活動的安排等,讓學生對“死”的文字能聽得清、看得見、摸得著,使“靜”的文字“動”起來。
比如,剛開始學習英語時,見面交際用語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出校園里老師和學生初次見面相互介紹的情境,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在聽和看中體會和掌握招呼用語的使用,之后再讓學生兩兩一組,表演初次見面相互介紹和彼此問好,在情境表演中使知識得到運用和鞏固。
(2)以“舊”帶“新”
所謂以“舊”帶“新”,就是常說的“溫故而知新”。在教學中,應注意以“舊”帶“新”,以“新”溫“舊”,做到新舊知識的有機串聯(lián),使知識清晰化、明了化。
比如,學習職業(yè)名詞時,對于worker、doctor、nurse、farmer等的學習,可以先復習家庭成員名詞,如father、mother、brother等,用What is your 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引導學生學習表示職業(yè)的名詞并回答,He/she is a worker/doctor/teacher/student/farmer...同時,學習這些職業(yè)名詞,以問和答的形式問家庭成員的職業(yè),這樣即學即用,學以致用,凸顯英語的實用性特點。
2.用活教材
走出教教材的誤區(qū),實施用教材教,用活教材、教活教材成為教師追求的主題,也是新課改對教師提出的根本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教材和生活的銜接點,在銜接點處巧妙設計問題和情境,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身邊的英語實例來引導學生活學活用。
比如,學習《On the farm》單元時,呈現(xiàn)果園里的豐收景象,可以讓學生觀看視頻圖片,談論人們忙碌摘蘋果等,通過看圖、看視頻,學生會將一些相關的句子脫口而出。這樣的教學比教師帶領學生讀單詞、畫短語、翻譯課文和背誦的效果要好很多。
3.演活教材
小學英語教材以對話為主,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表現(xiàn)自己,因此合理安排表演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而進行情境表演是一種好方法。比如,學習Birthday單元時,為一名學生舉辦生日party,學生精心“準備”了禮物,在party上送上自己的祝福。學習Halloween的Reading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戴上面具而慶祝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也滲透了文化教學。再如,學習shopping時,可以讓學生pair work,一個扮演shopkeeper,一個是customer,進行購物和售物表演。
英語教學中可以用來表演的內(nèi)容很多,只要教師勇于創(chuàng)新,把課堂交給學生,課堂定會魅力無限,精彩無窮。
三、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身心活潑等特點,愛動、愛玩、愛表現(xiàn)、愛唱、愛跳、愛畫,如果讓他們在課堂中連續(xù)認真聽老師講課40分鐘是不現(xiàn)實的,如果結合學生的這些身心特點,從他們的實際出發(fā),設計任務和活動,給他們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可以使他們的學習興趣更濃厚,積極性更高。
1.情境多樣化
(1)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直觀化的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是最常用的方法,實物、圖片、肢體語言等都能給學生提供真實、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比如學習“文具用品”時,教師直接用實物教學既方便又能使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教師拿一支鉛筆說“This is a pencil.”“pencil”是“鉛筆”之意無需多說,使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營造了樂學的氛圍。
(2)多媒體提供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教學走進了課堂,豐富了教學手段,畫面更清晰、逼真,也擴大了教學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比如,學習形容詞的用法時,比較級、最高級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抽象,而用多媒體呈現(xiàn)兩頭肥胖不一的豬,對于這樣的畫面,學生會異常興奮,fat pigs會不假思索而說出,且彼此大笑。教師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哪個更肥胖,通過對比形容詞原級和比較級的用法,在學生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活動多樣化
(1)唱唱跳跳
小學生課間為下節(jié)課做好準備的意識不濃,因此教師應提前幾分鐘到班級,播放英語歌曲或者英語故事,讓學生伴隨著音樂跳起來、唱起來,或者組織學生做游戲等,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緩解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壓力和擔心的情緒。在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活動后,當學生感到書到臨尾漸漸松之時,用英語歌曲、游戲、表演等,可以把課堂氣氛再次推向高潮。
(2)做做畫畫
在英語課上,讓學生做一做、畫一畫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學生動起來。比如學習run時,可以讓學生模仿出run的姿勢,同樣,學習jump、run after、sit、stand等時,都可以結合動作而表達出單詞的意思。再如,學習animals,讓學生畫動物,并問What is it?另一個猜出畫的什么動物而回答It is...等,孩子們在畫一畫、猜一猜中鞏固和運用動物名詞。
(3)玩玩演演
模仿、表演都是孩子們的特長,英語教學中不妨讓學生表現(xiàn)出這種特長。比如角色表演,當學生的表演得到掌聲時,他們的內(nèi)心感到滿足,從而也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學習見面招呼用語時,一名學生扮演老師Miss Gao,一名學生扮演Lin Tao而展開對話表演,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運用和強化語言知識,增強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教育是藝術,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我們應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創(chuàng)新,構建樂學、會學的互動課堂,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彰顯生命的活力,展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成長自我。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