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梅仙
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要求,對青少年的校外思想道德建設應在發(fā)揮少年宮、校外活動中心的主場作用外,還應緊密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讓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有著場地、理論、學校、家庭與社會等全方面的支持,為培養(yǎng)“四有”新人貢獻力量。對校外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進行簡單分析,希望和大家共勉。
校外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作用分析作為校外教育的主場,少年宮、校外活動中心有著場地、師資、設施等方面的優(yōu)勢,在校外教育中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意義深遠。所以,少年宮、校外活動中心應利用自己各方面的優(yōu)勢,采取開放的形式,在活動中主動融入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通過青少年自身的主動參與和實踐,在激發(fā)青少年興趣的同時,將道德準則滲透到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思想道德的提升,從而在良好道德素質的影響下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自己。
一、校外教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設中的作用
我國相關法規(guī)明確指出,公益性的未成年人校外場所,應充分發(fā)揮校外教育的主場作用,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在我國的有效落實,從而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這不但體現(xiàn)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在我國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要影響,而且充分說明了校外教育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1.校外教育對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社會因素對青少年道德品質方面的影響也日益加劇,特別是在新的社會形勢和社會大背景下,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也在與時俱進,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結合上述情況,這時候的校外德育便更加顯得重要和必要,因為它可以充分利用其自主性和趣味性,將學生從網(wǎng)吧、迪廳、酒吧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地方中自覺自愿的吸引出來,讓其可以遠離那些場所,而主動地投入到有一定教育性、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和趣味性的活動中來,并且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來使青少年的課余文化生活得到充實,從而在滿足青少年玩樂的同時,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健康的環(huán)境,促進其健康成長。
2.校外教育可以幫助青少年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人格
不管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校外教育,對青少年的人格塑造一直都被作為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和關鍵部分。大量實踐證明,在校外教育中注重對青少年人格的培養(yǎng)和塑造,是相當必要的。這就要求校外教育應積極的創(chuàng)新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模式,并根據(jù)青少年不同年齡階段成長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更新,以此來使素質教育得到更好的落實,使課外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成為世界共識。需要指出的是在此過程中,首先應注意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宗旨和理念,堅定不移地把對青少年的人格培養(yǎng)放在核心和首要位置,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者為中心的模式,充分體現(xiàn)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其在課外活動中通過交流、探討、合作、溝通、實踐等達到自我發(fā)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其次,還應本著“寓教于樂”的原則和理念,發(fā)揮課外教育的群文作用,讓青少年在課外教育良好的藝術熏陶下,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得到更深層次的提高、發(fā)展和完善;其次,根據(jù)青少年不同發(fā)展時期的需要和特點,與時俱進的改善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培養(yǎng)的方式方法,有針對性的做好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引導作用,讓他們在接受德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關愛。最后,不斷的創(chuàng)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模式,在富有樂趣的活動中,完成對青少年的引導,使他們在抵擋住誘惑的同時,還能養(yǎng)成正確的是非觀、善惡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為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建立奠定基礎。
3.校外教育能夠優(yōu)化德育資源配置,使得德育資源得以整合和應用,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要為學生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外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就得對校外德育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構建大型的校外德育區(qū)域,讓校外德育活動在濃郁的德育氛圍里得到更深入的開展。作為青少年思想品德社會教育的主力軍,校外教育應發(fā)揮其主力軍作用,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同時,結合社會中堅力量,充分體現(xiàn)校外教育的橋梁、紐帶作用;協(xié)調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補給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不足,充分發(fā)揮其穿針引線的作用,使得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建設能夠很好的進行,確保組織性、有序性、發(fā)展性。
二、校外教育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設的實效性
1.校外教育能夠促進青少年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適應紛繁的社會,以良好的心態(tài)去應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實踐證明,以豐富多彩活動為主要內(nèi)容的校外活動場所能夠讓青少年在“玩”中提高與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校外教育通常采用的形式多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生在其中可以充分放松身心,主動的融入,從而身臨其境的感受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和自由,擺脫以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呆板和單一的模式,有效的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使負面情緒得到及時的控制和改善,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幫助青少年養(yǎng)成健康的人格,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緩解身心壓力,獲得情感的體驗和升華。
2.校外教育能夠調動青少年的好奇心,發(fā)散青少年的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
青少年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識,而豐富多彩的校外活動往往使其感覺新鮮,有“試一試”的沖動,這就使得他們的好奇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青少年自然會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一般情況下,在青少年的心里少年宮、校外活動中心與學?;蚣彝サ姆諊铜h(huán)境是完全不同的,他們會更多的把之看作是“娛樂場”。在少年宮、校外活動中心,學生往往不是以“受育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而是其“主人”、校外活動的承辦者或組織者也不是“老師”,更像是親切的“鄰居”或“阿姨”、其他青少年也不是“同學”而是“玩伴”,這就有利于青少年全身心的融入到課外活動之中,并且在活動中積極的去探索自己最感興趣的或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以此來滿足自身強烈的好奇心。另外,青少年在少年宮、校外活動場所中始終是獨立的,這就有利于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進行,主動的思考,從而有效的發(fā)散了思維,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大膽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在此過程中,青少年會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有時會展現(xiàn)出任性、固執(zhí)、倔強的一面,甚至還會獨斷專行、固執(zhí)己見。這就要求校外教育者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時適度的引導,尊重青少年的共性和個性,使青少年能夠對自身的不足和缺點有一個全面和清醒的認識,發(fā)揮校外教育的作用,體現(xiàn)校外教育的實效性。
三、小結
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中應充分發(fā)揮課外教育的主力軍作用,利用校外資源,整合社會力量,團結起來,加強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建設,促進青少年良好發(fā)展,為素質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馬麗.進一步認識縣級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校外的職能作用[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2]陳朝陽.開展公益性校外文化活動創(chuàng)新青少年道德教育方法[J].群文天地,2011,(13).
[3]張清太.孝文化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意義[J].中國校外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