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皓
摘要:本文從學生的視角通過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來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法為什么會有較好的教學效果,隨后在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法的模型中,又深入分析了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微課程的大數(shù)據運用、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如何開展。最終得出了有效指導下的自主學習與電子終端運用能夠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結論,以期為我國的中學教學改革、未來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翻轉課堂;O2O;大數(shù)據教育;自主學習;微課程視頻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5)18-0053-04
十一學校轉型下的自主學習與個性化學習
作為一名初、高中都在北京十一學校就讀的學生,我親歷了學校從一個“正常中學”(每班40人、班主任制、全班統(tǒng)一課表),到現(xiàn)在的“教改中學”(沒有固定班級、學生自主選課、分層走班上課、小班制)的轉變,借助十一網上選課平臺,我們可以自主選定學習時段,每個人都有一張自己的課程表。學校還投入資金按課程要求設置了功能教室、自修教室、答疑室、學生討論區(qū)域等學習場所。功能教室配備有供我們使用的能上網查閱資料的電腦等,使我們能置身在宜于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中。
初中伊始,寒暑假和小學段的作業(yè)都是布置預習任務。教師設計較詳細的預習提綱,我們先自主研修,返校時首先檢查預習效果,不僅提高了自學能力,還使得課堂上同學間討論、講解、質疑、辯論,再由教師點評成為可能,進一步強化了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
上海海事大學魏忠副教授曾質疑十一學校的不可復制性:“所謂的走班制、小班制,美國也走了50年,沒有教師、沒有校舍,拿什么去實現(xiàn)這種改革?”的確,小班授課使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增加了一倍,會導致很多學校的教師授課任務更加繁重,從而使教師感到身心疲憊。
校長李希貴曾在《讓追隨者成為領導者》一文中間接回答了這個問題,他提到未來的學校必須重新定義,它會是O2O的形態(tài),線上有面向世界的學校,面向所有的學生;線下有許多轉型后的學校。當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進度、深度都不一樣的時候,我們的學校到底應該做什么?這是北京十一學校今后三到五年第二次轉型的戰(zhàn)略?;氐浇逃旧?,“O2O”(Online to Offline)的概念其實并不新鮮?!胺D課堂”的實踐就是基于O2O的探索。
下面我就從十一學校翻轉課堂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學生學習效果、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展開闡述。
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翻轉課堂教學法
1.翻轉課堂相關的掌握學習理論
本杰明·布魯姆20世紀60年代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會有部分學生成績不好,是因為教師為班上所有學生提供的教學指導并不是完全均等的,教師實際上只給予了班上約三分之一的學生良好的鼓勵和關注。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更多地表現(xiàn)在學習速度上。他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其中心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學并給予足夠的學習時間,多數(shù)學生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而傳統(tǒng)課堂是無法照顧到我們所有學生的學習速度的,導致無法保證所有學生都達成學習目標。
這一掌握學習理論雖然很早被提出,但實際操作卻難以實施,主要問題是傳統(tǒng)的大班授課制與個別化輔導之間的沖突,導致部分學生為了跟上班級群體教學進度不可能按自己的時間和節(jié)奏進行學習,最終難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翻轉課堂教學法是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學生課前在家觀看教師的MOOC授課微視頻完成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把握學習進度,而課堂則為每位學生提供所需的頻繁的反饋、檢測和個別化的矯正性幫助,協(xié)助學生矯正錯誤,理解、掌握課程內容。
2.翻轉課堂教學法模型
在教學過程中,可汗學院和MOOC是高中數(shù)學學科教學可借助的較好的網絡學習平臺,學生通過登錄網站,加入教師的班級課程就可以進行在線學習。每個教學課堂微課程的時間是8~15分鐘,包含原來課堂1學時內容,保證了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利用平臺提供的問題交流討論區(qū)和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十一學校高中數(shù)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法模型如右上圖所示。
(1)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
◇ARCS動機模型。
教師對學生的課前任務進行了規(guī)劃,那如何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才能吸引學生做這些任務?學生為什么愿意做這些任務呢?
ARCS模型是由美國約翰·M·科勒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一個激發(fā)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的模型,該模型指出影響學生學習動機有四個主要因素,即注意、關聯(lián)性、自信心和成就感。而教師們給學生布置的自主學習任務單就很好地契合了ARCS動機模型。
注意:學生對新知識的興奮點都很高,學校提供的課本除了傳統(tǒng)教材還有配套的專題讀本,很適合自學。就拿一元一次方程這章來說,首先講述了數(shù)學家丟番圖的故事,作為知識的引入,娓娓道來,使得我們讀數(shù)學書像讀小說般有興趣。
關聯(lián)性:學生學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會很實際地關心這個知識有用還是沒用,這個知識和我之前的生活和經歷有什么關系,如為什么要學三角函數(shù)?學了三角函數(shù)有什么用?數(shù)學教師在微課程中演示彈簧作用下小球的高度是周期性變化的、地理的潮汐是一種周期現(xiàn)象、元素周期表核外電子的排布是周期性的規(guī)律,那么用來描述這些周期現(xiàn)象最重要的函數(shù)是什么?你們想知道嗎?這時教師再引出三角函數(shù)。即便同學們以后從事的職業(yè)不能與數(shù)學密切相關,也會發(fā)現(xiàn)學習三角函數(shù)對以后理科學習、工程建設是很有用的。
自信心:學校在數(shù)學1到數(shù)學5五個學生層次設置的學習內容都是以基礎知識為主,這無形中降低了我們在自主學習階段中的學習難度。
成就感:布置一些有些難度而學生又能解答的問題,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非凡”。
◇自主學習任務單內容。
學習目標:反映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到掌握學習材料的程度,如觀看微視頻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熟記常用數(shù)集及其記法等。
學習方法建議:指明學生自主學習時的路徑規(guī)劃。
學習任務:把通過自主學習、觀看微課程視頻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一一列出,作為自主學習的向導。教師經常把教學重難點等轉換為問題與思考,從解決問題入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原理和掌握方法。
困惑與建議:學生在課堂中往往自覺地把不發(fā)言當成一種常態(tài),提問太簡單怕被同學笑話,更怕老師的問題有陷阱。把不能理解的知識點或疑難問題寫在這里,第二天統(tǒng)一反饋給教師,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建議的提出還促進了教學相長。
(2)微課程視頻
◇受學生歡迎的微課程視頻特點。
力求精簡:學生對于超過15分鐘的網絡課堂是很難保持專注度的,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真正的微課,每一節(jié)都應是精品。
實時小測:在微課程中插入與重要知識點相關的小測驗,既提示了教師希望學生在看微課程時的關注點,也能大大提升學生的專注度。
輕松活潑:語言親和、活潑,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珊箤W院式的教學往往比單純的PPT錄屏好得多。因為可汗學院是邊畫邊講,教師仿佛與學生同坐在一張桌子面前一起學習,猶如我們的良師益友,尤其是數(shù)學的講解,將解題步驟一步步地呈現(xiàn)在一張紙上。
◇大數(shù)據微課程學習分析系統(tǒng)。
過去,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如何,教師只能依靠“察言觀色”。至于這種觀察的全面性和準確率就難以評估了。
把微課程發(fā)布到MOOC、可汗學堂這樣的平臺上,教師還能夠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并了解他的學習情況,如每天在線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長短、學習習慣、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完成在線學習回答問題與練習題的正確率等。
可以說,在O2O模式和大數(shù)據的背景下,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的嘗試中正面臨的困難。對學生學習情況有更深入的認識,有利于教師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在線學習效果,使得課堂的預設更有針對性,即使在一個教師面對四五十位學生的傳統(tǒng)師生比模式下,個別化學習的實現(xiàn)也有了可能。
3.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
(1)精講導學
翻轉課堂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不講,而是要精講,不是把課程內容的精華部分再講一遍,而是要收集學生的課前學習反饋、存在的問題,講學生最需要的內容。強調的是對癥下藥,講求的是效率。當教師在講學生自主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因為我們迫切地想知道問題的答案。
(2)作業(yè)互評
寒暑假和小學段的預習作業(yè)都是可以由教師公布答案、同學互評的;作業(yè)可以通過手機拍照插入Word中上傳MOOC系統(tǒng),學生在個人后臺可下載同學作業(yè)并批改打分。作業(yè)互評可設置為至少批閱3位同學的,否則減分。這樣既可讓教師從繁重的作業(yè)批改中解放出來,同時學生的重復批改又強化了自身對知識的鞏固。
課堂上的作業(yè)、測試互評采用小組之間互評更好,作業(yè)成績計入小組總成績,調動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懂的問題有小組內同學的幫助,在幫助同學和解決自己疑問的同時,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幫助他人,成就自我。
(3)協(xié)作展示
利用課堂時間開展團隊活動。學生感受到團隊需要我,自然就會非常投入,當自己想去做點事情的時候,對這些知識和概念就會記得很牢。對于進階任務,學校數(shù)學課堂多采用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方法完成,教師會請每組一位同學上臺解題,另一位同學上臺解說,并接受全班同學的瘋狂質疑,被問住將會減分。為提高本組成績、“打壓”其他組成績,課堂中師生互動、同學互動成為常態(tài),我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教師的講解也更有針對性。
(4)總結反思
教師在課堂上采取一分鐘紙上陳述的方式,幫助我們鍛煉總結、歸納各知識點聯(lián)系、思維導圖的能力。思考與反思是學生成長提升和經驗總結的重要手段,而教師在后邊的保障是重要一環(huán)。
學生視角看翻轉課堂
1.被動式學習到自主學習的轉變需要引導和過程
小學同學和鄰居家孩子周末普遍都是上課外輔導班,在很多家長眼里,自主學習是低效的,即使孩子學習極為優(yōu)秀,對其自律性和主動性依然不放心,學生習慣于被動地去記憶,而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去思考。
其根本原因還是部分中學在自主學習方面對學生缺乏有效的指導,另外教師面對四五十人,還談不上完全個性化教學。教育應當因材施教,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功效,就是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思考,把課堂變成一個交流和展示的平臺。
2.翻轉課堂是減負而不是增負
翻轉課堂的作業(yè)應該安排在課堂內完成,如果課后還留和過去等量的作業(yè),加上自主學習和微課程視頻,反而要占用大量課下的時間,是學生不喜歡的。
3.電子終端無線上網的合理使用
家長最擔心孩子變成手機控,如何讓學生將平板和手機用在學習上而不是游戲、娛樂上呢?我們在十一網上選課平臺選課時會自主安排每天兩課時的自習課,學校也通過《移動終端進課堂管理規(guī)定》和大力度積極的榜樣引導及宣傳工作促進學生合理使用電子設備,巡查教師會將合理利用電子終端用于學習的學生的學習畫面捕捉下來,發(fā)布到“方圓十一”微信公共號平臺,同時在樓道的電視里滾動播放。對于不懂得合理利用的學生,學校會依據管理規(guī)定執(zhí)行“行圓分數(shù)”扣減的懲戒并進行教育。
學校也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98%以上的學生認為能夠在自習時約束自己,能合理有效地使用移動電子設備。同時,調查結果顯示,70%的學生在學校時,電子設備基本是用于學習的,而只有7%的學生將電子設備用于娛樂??梢?,在合理的關注以及榜樣的引導作用下,我們能夠合理地將電子設備用在學習上,學習也更加高效了。
結語
翻轉課堂需要教師有很充分的知識儲備和課堂把控能力,對個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很多教師都不愿意教學上有任何變動,排斥新的教學模式或技術,因為重復是最省力的,教改不成功就會有學生成績下滑的風險。
十一學校目前也只有部分學科的部分章節(jié)使用翻轉課堂,只有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真正有效降低教師的工作量,O2O下的翻轉課堂才能落到實處,否則都只是空談。校長曾透露,學校下一次的轉型就是O2O,正在引入各種資源進入學校,包括來自美國、上海、深圳等地的資源,共同保證學校轉型,實現(xiàn)預期目標。
其實不管是翻轉課堂還是O2O教育都只是一種手段,重要的是其中所隱含的一個教學思想或者問題:我們到底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
參考文獻:
[1]董晶,郭桂真.用翻轉課堂撬動教學改革 開啟ICT深度融合新篇章[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4):3-6.
[2]王海艷,季敏婷,張成龍.基于ARCS理論的翻轉課堂課前任務布置模型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2):59-60.
[3]戴紅.讓學生自主學習——兩種教學課堂模式的對比與反思[J].師道,2012(10):15-16.
[4]李斌.“不唯高考,贏得高考”——北京十一學校破解高三困局[J].教師博覽,2012(1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