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倫
【摘 要】飼料配方中的試差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好教,學生也不易學,但又是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方法。主要原因是這部分內容運算量大,在教學教程中不方便板書,教師只能按照事先的設計進行教學,利用excel這一工具軟件把大量的運算交給計算機去執(zhí)行,教師只側重于方法或原理的教學,簡便直觀。
【關鍵詞】excel ? ? 試差法 ? ? 飼料配方
飼料配方設計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有對角線法、代數法、試差法、計算機專業(yè)軟件設計等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對于初學者來說,主要是要掌握好每種方法的原理和特點,以便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加以運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發(fā)現,飼料配方設計方法這部分內容中,試差法是教師最不好教、學生也最不易學的,但又是必須掌握的基本方法。本來這部分內容不多,方法也不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究其原因,主要是這部分內容運算量較大,在教學中又不便于板書,一般就是照本宣科,或者教師在課前把相關的表格用小黑板畫好,直接展示出來講解,教師在課堂上又不能隨意地修改其中的數據進行多次講解示例,因為手工計算根本就完不成教學任務。小黑板展示的表格由于數字多,距離遠,學生也看不清,教師也不好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即使將內容制作成PPT課件,方便教師講解,但其中表格中的數據也不能改變,不能另行隨意調整比例,所以仍顯不足?,F在結合利用EXCEL來進行這部分的教學,將大量的計算過程交給電腦來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側重于計算的原理,而把復雜的計算過程忽略掉,教師可隨心所欲調整配方中的比例數據,反復強調試差法的“試”,從而突出了教學的難點。
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如何用EXCEL這個工具來設計一個價廉物美的飼料配方,而是在于如何用EXCEL這個工具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試差法的原理和方法,順利完成本節(jié)教學任務。本文根據中職教材《畜禽營養(yǎng)與飼料》第二版(邱以亮主編)的相關內容為例,講述如何利用EXCEL更好地完成試差法的教學任務。
例:為蛋雛雞(0-6周齡)設計一個全價配合飼料配方 方法步驟:
新建一個“試差法設計飼料配方”的EXCEL文檔,
第一步:查飼養(yǎng)標準,確定蛋雛雞(0—6周齡)的營養(yǎng)需要量,輸入營養(yǎng)標準含量。
第二步:確定所用飼料原料,查飼料營養(yǎng)成分表,并列出所用各種飼料原料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
第三步:根據設計者的經驗,初擬飼料配方。計算初擬配方營養(yǎng)成分含量,并與飼養(yǎng)標準對照。
在這一步就要利用EXCEL的計算功能,而不是把書上表3-20的數據直接輸入。將A13-J13單元格合并輸入“初擬飼料配方及營養(yǎng)成分含量表”;在A15-A24單元格中分別輸入“玉米、麩皮、豆粕、魚粉、1%的預混料、磷酸氫鈣、碳酸鈣、食鹽、合計、與標準之差”;在B14-J14單元格中輸入各營養(yǎng)指標名稱;在K14中輸入“配方比例%”;在K15-K22中分別輸入各原料的初擬比例;在B15單元格中輸入公式“=B4*$K$15/100”,表示B4單元格的內容等于B4與K15單元格內兩數的乘積,得到玉米在配方中提供的代謝能。同時在B4和K15單元格邊緣出現一個有色方框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圖1。
圖1
按回車確定公式,顯示計算結果為:8.37976,選中B15單元格,鼠標放在右下角處,當鼠標指針變成“十”字時向右拖動到J15單元格,拖動到的單元格就會自動計算出相應的結果。
在B16中輸入公式“=B5*$K$16/100”,按回車,得到計算結果:0.7884,然后選中向右拖動到J16,依此類推,分別在B17-B22中輸入相應公式計算出結果。
在B23中輸入公式“=sum(b15:b22)”,表示該單元格的數值等于B15-B22幾個數的和,同樣向右拖動計算出各個營養(yǎng)指標的和,
在B24單元格中輸入公式“=B23-B3”,表示所配飼料營養(yǎng)成分與標準相差,并將該公式拖動至J24單元格,計算出各營養(yǎng)成分與標準相差數量。
第四步:調整飼料配方。只需要在表中直接輸入調整的比例,而表中各營養(yǎng)成分含量等數值就不用人工再計算,會自動生成,這就體現出了EXCEL在教學中的方便之處。
由于代謝能不足而粗蛋白偏高,調整配方比例,玉米增加為61.6%,麩皮降為10%,只需在表中改變這兩個數,而其他數不需要手工計算,EXCEL會自動完成所有的相關計算。
利用EXCEL的計算功能,不論教師怎么改變配方比例,其計算結果都會立即顯示出來,這樣教師上課就可以從復雜的計算當中解脫出來,而重點放在不斷地嘗試調整配方和如何調上。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來隨意調整配方,并對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增加學生的配方經驗,這樣要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