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隨著寶寶一天天地長大,當媽媽的奶水或配方奶已經(jīng)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的營養(yǎng)需求時,就該添加輔食了。
小虎早先因為輔食添加不當,9月體檢時生長曲線明顯下降,兒保醫(yī)師特別叮囑要加強輔食喂養(yǎng)?;屚炊ㄋ纪矗屯馄畔露Q心要重新考慮輔食喂養(yǎng)問題,爭取讓小虎生長曲線回歸正常。于是,虎媽狠狠惡補了營養(yǎng)學知識,還特地去考了國家二級營養(yǎng)師,希望自己能作為專業(yè)營養(yǎng)師,在小虎健康成長發(fā)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給寶寶喂輔食過程中,相信有很多像我一樣的新手爸媽總會遇到一些困擾,一般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何時添加輔食最合適?第一道輔食到底是選擇蛋黃還是其他的食物?讓虎媽根據(jù)已有的營養(yǎng)學知識,為新手爸媽逐個梳理。
首先,關于合適的輔食添加時間。按照老一輩的傳統(tǒng),嬰幼兒4個月時便開始添加輔食。但世界衛(wèi)生組織通過的新的嬰兒喂養(yǎng)報告,提倡在前6個月純母乳喂養(yǎng),6個月以后在母乳喂養(yǎng)的基礎上添加食物。母乳喂養(yǎng)最好堅持到1歲以上,以奶類為主,其他食物為輔。由于寶寶胃腸道還不成熟,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輔食中的營養(yǎng)成分,過早添加輔食,容易造成其腹瀉、過敏。而添加過晚則可能造成寶寶營養(yǎng)供給不足,且不利于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發(fā)育。
當然具體到自家寶寶,該什么時候開始添加輔食,是4個月還是6個月,要看寶寶的需求。兒科專家崔玉濤醫(yī)師建議,如果寶寶4個月就喜歡吃,見了食物就索取,或者4個月開始體重增長緩慢,就應考慮添加輔食,輔食添加最晚不要超過半歲,否則會錯過孩子學習吃飯的最佳時機,對味覺的發(fā)育也會產(chǎn)生影響。我家小虎因為是純母乳喂養(yǎng),所以我是堅持到六個月以后給他添加輔食的。
其次,關于正確的第一道輔食。以前我們國家提倡加蛋黃,但研究發(fā)現(xiàn)過早加蛋黃容易造成過敏和消化不良。建議8個月后再給嬰兒加蛋黃,一歲后添蛋清。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母嬰專家提倡嬰兒輔食應該最先添加強化鐵米粉。米粉是最不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因為一般純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首先缺的是鐵元素,而強化鐵米粉可彌補這方面不足?,F(xiàn)在有很多可以供爸媽選擇的品牌。期間我也買過好幾個品牌的米粉,不知道是口味不合適還是其他原因,小虎一直抗拒吃米粉。這讓我很糾結,錢花了但寶寶不愛吃。和外婆討論后,我們決定自制米粉。由外婆負責輔食的制作,媽媽參與指導。米粉做出來后,再添加一些菜葉、肉泥、豬肝泥,小虎吃得可香了。
營養(yǎng)師媽媽的提醒:寶寶添加輔食的四大原則
原則一:由少到多
開始時只喂寶寶一勺尖那么少的新食物,待寶寶習慣了新食物后,再逐漸增加每次喂養(yǎng)量。比如添加蛋黃時,先從1/4個甚至更少量的蛋黃開始,如果寶寶能接受,保持幾天后再增加到1/3的量,然后逐步加量到1/2、3/4,直至整個蛋黃。
原則二:由一種到多種
一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隔三、四天后再添加另一種。這樣,若寶寶有任何不良反應,爸媽便可以立即知道是哪種食物造成的。
原則三:由稀到稠
起初給寶寶選擇質(zhì)地細膩、較稀的輔食,逐漸增加輔食的粘稠度,讓寶寶胃腸道慢慢適應。如寶寶從喝米湯到稀粥,到厚粥,再到軟飯的過程,就是“從稀到稠的原則”的最好例子。
原則四:由細到粗
開始添加輔食時,為了防止寶寶發(fā)生吞咽困難或其它問題,應選擇顆粒細小的輔食。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完善,逐漸增大輔食的顆粒。比如從添了奶或湯汁的土豆、再到純土豆泥、最后到碎爛的小土豆塊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