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琢
看了《有效教學》這本書,以及聽了前面幾位老師的講解,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基于課程標準新的教學設計和舊的教學設計的一個對比。
敘寫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的三點注意:
第一環(huán)節(jié):明確學習目標(因為它是學生預期的學習結(jié)果)。
第二環(huán)節(jié):設計評價活動方案(目的是評價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檢測學生是否達到預期學習結(jié)果)。
第三環(huán)節(jié):設計學習活動方案(學習活動的安排應該能指引學生去證明自己的學習結(jié)果)。
下面就以九年級上冊語文書中《唐雎不辱使命》一課為例,來做一個傳統(tǒng)教學設計和新的教學設計的
對比。
一、明確敘寫學習目標的意義
《唐雎不辱使命》學習目標設計對比
傳統(tǒng)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復述、朗讀的能力。
2.積累各種文言現(xiàn)象。
3.學會翻譯課文。
4.學習文言文中特殊句式。
5.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人物形象,了解文章主題;學習文章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復述、解釋、翻譯、朗讀、積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題。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人物形象。
新的學習目標:
1.學生能通過看課下注釋明確字的讀音,正確朗讀課文。
2.學生能夠結(jié)合語境、課下注釋及工具書準確說出課文中文言詞語的意思,尤其要說出一詞多義、通假、詞類活用、古今異義。
3.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把文言句子準確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通過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倒裝句,總結(jié)倒裝句的特點并辨析。
5.通過討論、總結(jié),會用自己的話準確分析概括唐雎、秦王兩個人物的形象特點。
對比得出,基于課程標準敘寫的學習目標是具體清晰的,可操作的,可評價的,可觀察和測量的。
二、明確評價設計的意義
《唐雎不辱使命》評價設計對比
傳統(tǒng)的評價設計:
1.你回答很好,很準確,很有創(chuàng)意,或者你回答不夠準確,不夠全面。
2.你的作業(yè)完成得好或者不好。
3.你的測評成績或者考試成績理想或不理想。
新的評價設計:
針對目標設計的評價(評價是判斷學習目標是否落實的手段)
1.學困生分段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句讀)、全班同學糾錯。(表現(xiàn)性評價)
2.出示學練稿書面檢測字詞,題型填空。小組互判,改錯,再次小組內(nèi)互測易出錯內(nèi)容。(選擇式反應評價)
3.小組競賽承包段落翻譯,比出優(yōu)秀組。其他組糾錯。給出評分細則。(交流式評價)
4.出示幻燈片檢測倒裝句,提問個別中等生,當堂評價。(表現(xiàn)性評價)
5.討論準確分析概括唐雎、秦王兩個人物的形象特點,并歸納學習課文“記言”的史家筆法和簡潔傳神的人物刻畫方法。(論述式評價)
6.小組默寫,組內(nèi)互判、改錯,給仍不會背的留課下作業(yè),讓他們利用課下時間給組長背。(交流式評價)
新舊評價設計的區(qū)別:
對比得出,基于課程標準敘寫的評價設計是和學習目標保持一致的,是便于及時檢測、了解、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評價設計先于教學設計。而傳統(tǒng)的評價往往是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后再進行,更多是事后評價,從而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問題。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