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波 劉禮想 賈艷梅 刁永鋒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四川南充 637009)
電子教材在四川城市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
——基于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個案
☆溫波劉禮想賈艷梅刁永鋒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四川南充637009)
通過對電子教材在四川城市中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調查研究,對現狀分析梳理,探究電子教材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電子教材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高效應用的對策,為電子教材的普及應用提供參考。
電子教材;教學;應用
2010年國家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1]電子教材發(fā)展已十年,可是這十年卻并沒有多大的起色。一般來說,我們理解的電子教材是應用于學習過程中的電子書的集合,電子教材是特定學習情境下的電子書的具體形態(tài),同時,還指一種符合特定內容標準(課程標準)的電子文檔,其內容需要在符合特殊要求的電子閱讀軟件與終端設備上瀏覽,且文檔內容能夠隨意進行修改,[2]而且受任課教師的支配。
綜合目前電子教材(e-Textbook)研究領域的專家觀點以及現有產品的特點,電子教材(e-Textbook)又稱數字教材、電子教科書,是以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為基礎開發(fā)的教學輔助系統(tǒng)。它把教材內容、學習資源、虛擬教具以及學具,各項服務設備終端等多個方面巧妙地融合成能夠被學生以及教師廣泛使用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夠及時更新資源,共享資源,并對學生以及教師全面開放,同時,能夠及時地互動,反饋教學信息。在媒體資源方面,它把圖形、圖片、音視頻、Flash、虛擬現實等多種資源進行有機的組合。
當前,電子教材在我國一些發(fā)達地區(qū)(如北京、上海等)也已被寫入“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規(guī)劃綱要中,[3]但電子教材畢竟屬于新生事物,雖說在中國發(fā)展已經十年了,但是收效甚微。無論在國內或國外,其教學應用問題仍缺乏系統(tǒng)、細致的研究。[4]面對電子教材的發(fā)展,探索我國西部地區(qū)的中小學將電子教材(以iPad為移動終端)應用于教學及進一步了解四川中小學電子教材教學應用現狀及問題,提供實證研究。
1.研究對象
為能夠取得有代表性目標用戶對電子教材在教學中的應用態(tài)度,本研究選取成都七中育才學校一個云網班,該班級是育才學校的“云技術”班級,同時,該班級iPad進入課堂上課已經試驗超過3個月,學生有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對于調查問卷的問題的回答有一定的幫助。該班級共計60名學生,符合問卷取樣的各項要求。
2.研究方法
采用調查研究法。對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初一(13)班使用iPad上課的60名學生發(fā)放了60份問卷調查,其中,有效問卷48份,有效率80%。并對部分學生進行訪談,兩種方式結合進行抽樣調查,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問卷的設計
為能夠獲取更多目標用戶對電子教材在中學各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態(tài)度,論證電子教材在中學各學科中應用的高效性,筆者借鑒龔朝花、陳桄和黃榮懷、胡六金、陳良基等學者的研究成果,編制了《電子教材在中學教學中問題現狀調查(學生問卷)》問卷,并對問卷的信度效度進行了分析。在效度方面,使用內容效度比(CVR)分析方法,邀請6名專家(專家以及優(yōu)秀學者)對問卷的效度進行評分,將專家意見統(tǒng)一后,剔出一些不符合的選項,保留了整體比值在0.65以上的題項。在信度方面,選取α系數信度分析方法,得出相關的α系數為0.848,調查表的內部一致性可信度好。
1.學生對電子教材的態(tài)度反饋
某學生說:“電子教材固然好,但有時一些簡單的問題卻要復雜化,比如做數學題,一步可以算出來的,卻必須要規(guī)規(guī)矩矩寫好每一步”。還有一位學生告訴筆者:“我認為在利用電子教材答非選擇題時非常麻煩”?!半娮訒m能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課堂上,我們也有可能‘情不自禁’地用一下其他功能,這樣有可能會影響學習,而老師在此時卻無從知曉情況”;“電子教材可能會讓我們在老師講解時做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在課堂上,讓電子教材能夠少出一點錯誤”,等等。
從調查結果來看,電子教材的應用似乎并不樂觀,大部分男生(82.3%)對電子書包以及電子教材類的電子學習設備非常感興趣,但仍有少部分學生(2.1%)對新興事物電子教材不感興趣,同時,男生不感興趣人數較之于女生又要多3個百分點。
2.學生對電子教材的功能應用反饋
表1 電子教材功能應用信息反饋(N=48)
從表1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知道結果:65%的學生喜歡音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同時,63%的學生希望電子教材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供各式的英漢詞典,或者百科全書等。在預計之外的是可以人機互動,達到訓練聽力及口語的目的這項功能只有21%的學生非常贊同,高達38%的學生對此項功能表示一般,還有6%的學生對此表示反對,筆者就此項功能隨機抽選了3位學生進行訪談,最終得知,如果教室里班級人數比較少,聲音是可以聽得很清楚的,可是當人數比較多時,超過了30個人,甚至是達到60人時,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了。
針對這一點,筆者專門到初一(13)班班級聽了一堂“聲動”的生物課《花》,如我們所料,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給學生非常多的音視頻材料,配合教材一起教學,學生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配合也比較好,通過觀察,學生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但是,教學管理的難題卻擺在了教師的面前:由于班級人數過多,在播放花開放的音視頻的時候,整個教室聲音混雜,當然學生的反應也是五花八門的。如果教師疏于管理,就有學生在下面“混水摸魚”,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通過以上的分析,就不難找出“電子教材可以實現人機互動,達到訓練聽力和口語的目的”該項功能未能得到學生的認可的原因。
3.學生對電子教材潛在優(yōu)勢反饋
表2 電子教材潛在優(yōu)勢(N=48)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幾項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一是“電子教材可以提高我的學習效率”(23%);二是“電子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我的注意力,可以適當改善我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25%);三是“電子教材有利于提高我學習的主動性,減少對老師的依賴性”(27%);四是“電子教材可以從各方面提高我的口語表達能力”(15%);最后一項是“喜歡在設備上操作整個實驗,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27%);通過分析電子教材的潛在優(yōu)勢以及表2的數據可以得知,在前期研究認為是電子教材潛在優(yōu)勢的項,在學生的眼里似乎并不是什么優(yōu)勢,相反卻成了學生學習的負擔,筆者就“電子教材很大程度上吸引我的注意力,可以適當改善我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此項對學生進行了訪談,發(fā)現學生本身注意力是很集中的,但是,由于班級的其他同學注意力不集中,當身邊有電子教材時,注意力就更加地分散,導致胡亂擺弄iPad,導致其他人的注意力也受到影響。所以,這個在筆者看來是潛在優(yōu)勢的項,在這里沒有得到較好地體現。
這與前期聽課得出的結論有著一致性,由于人數較多,教師管理起來有難度,難免有學生各行其是,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要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需要控制電子教材授課班級的學生人數,同時,男女比例也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另外,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能力也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培訓。
下面對電子教材潛在優(yōu)勢分項進行分析。
從數據中我們知道,31.8%的學生使用者都認為用iPad進行的電子教材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另外,男女生當中分別占有一定比例(男生占比2.9%,女生占比1.8%)表示不能夠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反之,還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效果,至于原因筆者會在稍后的過程當中分析到。相應的直觀圖可以從圖1中觀察出來。
圖1 初一年級“電子教材能夠提高我的學習效率”柱狀圖
大部分男生非常贊同電子教材能夠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但是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女生(38.2%)對此興趣不是很高,說明電子教材在提高學習效率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占學生總人數的2.5%認為電子教材不能提高自身學習效率,筆者對此進一步跟蹤并訪問了這些學生,最大的問題在于學生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強,電子教材的其他功能反倒吸引她們的眼球,導致沒有認真聽課,分散了學習的注意力,直接導致學習效率降低,影響學習效果??偟膩碚f,電子教材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這一潛在優(yōu)勢上還是有著比較樂觀的前景的。
表3 “電子教材能夠很大程度吸引我的注意力,可以適當改善我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統(tǒng)計表
從表3中可以看出,多數男生贊同電子教材能夠很大程度上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可以適當改善其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但是,女生所占的比例相對來說卻要低很多,當然,這和女生的人數有關,與她們的贊同程度也有關系;同時,女生中不贊同的比例(66.7%)很明顯高于男生不贊同的比例(33.3%);此外,在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有較多女生贊同,電子教材有時反而會影響自己注意力集中,因為,本來平時注意力就集中,而電子教材的各項操作,以及同學相互之間的影響,導致其有時上課注意力分散,看來電子教材在對學生注意力這一塊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4.學生對電子教材使用方式的信息反饋
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在電子教材使用方式上希望電子教材與紙質教材并存,期望電子教材與紙質教材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同時使用。
圖2 學生喜歡的教材使用方式餅狀圖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在書寫使用上,盡管有著方便的電子筆書寫工具,但是55.4%的學生還是更喜歡傳統(tǒng)的書寫筆,而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電子筆,看來電子筆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工和改進才能跟上學生上課學習的需求步伐。
5.學生對電子教材負面影響的反饋
圖3 電子教材負面影響反饋柱狀圖
從圖3中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認為電子教材有可能影響到自身的視力,51.7%的學生對此表示非常贊同;同時,我們也可以得知,無論是研究者還是教師都擔心學生從此上課會依賴電子教材,沒有電子教材就不習慣,而學生卻給出了相反的答案。說明學生對新生事物并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正在進行客觀地評價,也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自己的思維與想法,這是出乎筆者意料的??陀^上來說,電子教材確實在短時間內對學生很有吸引力,但是,過了“保鮮期”,學生還能一如既往地對此產生興趣嗎?會不會像對傳統(tǒng)書本一樣產生視覺疲勞,到后來甚至是還不如傳統(tǒng)書本,這需要后面的研究方能得到進一步的證實。
表4 “如果一直使用電子教材,我會產生視覺疲勞”統(tǒng)計表
從表4中可以看出,大多數(40.1%)的學生如果一直使用電子教材,會產生視覺疲勞。男生比例相對于女生比例又要高幾個百分點,男生占65.1%,女生占34.9%。
筆者對電子教材在中學應用現狀調研結果進行了仔細的思考,認為電子教材在中學應用推廣需要慎重考慮如下的問題。
1.建立健全基礎教育學科資源,組建高效運行的培訓隊伍
對電子教材可行性研究需要考慮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并建立完善高效的運營培訓隊伍,建立完善的運營機制,協(xié)調各部門積極開展工作?;A教育學科資源涉及到方方面面:課程結構、教學模式、作業(yè)結構、反饋系統(tǒng)等。幫助教師和學生在日常教學和學習中正確使用電子教材,每個地區(qū)的教師信息素養(yǎng)不一,需要采取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對教師進行不同程度的培訓。
2.規(guī)范基礎教育學校試點班級的建設,嚴格控制班級人數
要在學校進行電子教材的授課,不僅教師要努力,學生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自覺性,也就是說學生也必須要有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同時,班級人數按要求控制。像育才學校一樣,選取一到二個班級進行電子教材教學試點,如果效果明顯則可以進行全面推廣,反之,則將做進一步的研究。
試點班級人數、學生的學習能力、信息素養(yǎng)能力、成績等都將成為是否入選的考慮因素。
3.校企合作,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促進電子教材發(fā)展
由于電子教材涉及的方面比較多,總的來看可以分為幾個大的模塊:一是運營培訓模塊;二是資源開發(fā)建設模塊;三是維修服務模塊。從這幾個模塊入手,通過國家的大力支持,由不同的商家來接管不同的模塊。運營培訓模塊包括電子設備的開發(fā),是一直使用iPad,還是階段性的使用,同時,不同地方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完全不同,可以先進行摸底,而后再做系列的培訓;其次是資源開發(fā)建設模塊,電子教材在進一步的使用過程中,會發(fā)現以及呈現出不同的問題,教師以及學生的問題都會接踵而來,這里就需要資源開發(fā)商有著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來滿足教師授課以及學生學習的需求;最后是維修服務模塊,需要給每個學校配備相應的計算機教師,同時,進行定期以及不定期的培訓,以解決在教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1.對電子教材研發(fā)者的建議
電子教材研發(fā)是一項復雜而繁瑣的工作,需要電子教材研發(fā)者具備多項技能,因為,每個地區(qū)的電子教材使用者水平不一,這必須要求研發(fā)者開發(fā)出多種版本,適合不同程度的使用者使用。同時,要將設備不斷地試用,試誤,將錯誤的地方,甚至是程序錯誤進行修改,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修正,同時與學校教師以及學生進行通力合作,唯有如此才能研發(fā)出教師以及學生都喜歡,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師以及學生都能“減負”的目的。
2.對教育部門的建議
教育部門應對本地區(qū)教師以及學生信息素養(yǎng)能力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前期摸底,能否達到信息化教學的要求,即使能達到要求也要將電子教材的使用先進行班級或者年級實驗,達到教學效果要求時方能將電子教材教學進行鋪開;此外,教師技能的培訓,以及教法的革新也與傳統(tǒng)教學有較大的區(qū)別,這就需要教育部門做好前期的宣傳,以免引起部分教師抵觸,讓教師從心里接受并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指定并培訓一批骨干教師,由骨干教師帶領其他教師進行學習試用,組織并開展相應的電子教材授課比賽等,鼓勵教師由傳統(tǒng)教學到電子教材教學的新型轉變。
3.對教師教學使用建議
教師在使用電子教材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不斷搜集學生對電子教材的反饋,利用好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前期、中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制定班級教學優(yōu)化表,學生喜歡在什么階段、什么時間使用電子教材,廣泛聽取學生意見,在評價的中后期,組織學生開展教學大討論,并做好分析討論結果的準備;授課教師之間,相互定期不定期進行教學交流,以及相互聽課,從班級之間聽課,到校與校之間聽課,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
4.學生使用電子教材學習的建議
學生在使用電子教材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不依賴教師,同時,也不依賴電子教材,注意學習時間的把控;另外,在使用電子教材的過程中,發(fā)現有什么問題,或者有新的想法,都可以將想法告訴班主任或者授課教師,以提高他們的授課效率;同時,要正確認識電子教材只是輔助學生高效學習的工具,需要正確使用工具來促進自己的學習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5.對家長的建議
電子教材設備設立了作業(yè)以及家長監(jiān)督功能,家長可以定期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作業(yè)完成情況,同時,能夠與教師進行雙向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家校的聯系。同時,家長需要正確引導學生使用電子教材,特別是電子教材的電子屏幕對學生眼睛的影響,更需要家長與學校進行高效的配合,以防止學生過度使用電子教材造成對眼睛的傷害。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htm.
[2][4]龔朝花,陳恍,黃榮懷.電子教材在中小學應用的可行性調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1):94-99.
[3]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4):4-10.
[編輯:鄭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5)11-0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