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富
(開封美寶燒傷創(chuàng)瘍空分醫(yī)院中醫(yī)針灸科,河南 開封 475002)
辨證針刺配合理療治療慢性前列腺炎100例
孔令富
(開封美寶燒傷創(chuàng)瘍空分醫(yī)院中醫(yī)針灸科,河南 開封 475002)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見病,難治愈,易復發(fā),采用辯證分型針刺治療并配合拔罐、遠紅外線理療能有效緩解患者病情,避免了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
針刺治療;辨證分型;遠紅外線理療;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屬于中醫(yī)“淋癥”、“白濁”、“精濁”等之范疇,是成年男性的常見病、多發(fā)病,18歲以下未成年人亦有罹患此病者,難治愈,易復發(fā),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尚未有特效治療方法[1]。本病可因急性者未徹底治愈演變而來,或因前列腺長期慢性充血引發(fā),亦可繼發(fā)于慢性精囊炎等疾病,病因多樣,治法各有千秋,筆者把臨床中的治療心得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病例全部來自2006年~2013年的門診患者,共100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55歲;年齡在20~40歲者63例,41~50歲者29例,50歲以上者8例;病程短者3個月左右,長者達十余年。
1.2辨證分型:①濕熱下注:尿頻、尿急、尿灼痛,少腹拘急,會陰部脹痛,尿道口流白濁,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②氣滯血瘀:小便澀滯疼痛,尿后滴瀝,會陰及小腹下墜脹痛,或有脅肋脹痛,舌紫暗,脈弦澀。③脾虛濕盛:小便流濁,面色不華,頭身及四肢困重,不欲飲食,舌淡苔白膩,脈濡。④肝腎陰虛:尿道口流白濁,會陰墜脹,遺精,腰膝酸軟,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⑤腎陽虛衰:小便淋澀挾精,畏寒肢涼,腰膝酸冷,陽痿、早泄,舌質淡胖,脈沉細。
1.3治療方法
1.3.1選穴:①主穴:關元、腎俞、膀胱俞[2]、中極、曲骨。②配穴:濕熱下注型配外關、陰陵泉、氣沖;氣滯血瘀型配太沖、血海;脾虛濕盛型配足三里、陰陵泉;肝腎陰虛型加三陰交、太溪;腎陽虛衰型加命門、氣海。
1.3.2針刺方法:患者仰臥,關元、中極、曲骨三個穴每次任選兩個,隨同配穴留針30 min,而后采用俯臥位針刺腎俞、膀胱俞,不留針;針主穴用1.5寸之毫針,根據(jù)患者體形刺入0.8~1.2寸,得氣沉脹為度;針刺配穴以得氣為度,各穴隨癥補瀉。每天1次,每10 d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5~7 d。
1.3.3針刺同時配合遠紅外線照射小腹半小時,針后拔罐5~10 min。
1.3.4注意事項:平素禁飲酒,慎食辛辣、油膩之品,節(jié)房事,勿過勞,避免長時間騎車、騎馬、久坐,多食水果及其他堿性食物,多喝開水,不憋尿,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保持開朗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1.4療效標準:①臨床痊愈:癥狀基本消失,檢查結果正常,半年內(nèi)未復發(fā);②顯效:主要癥狀明顯好轉,性功能明顯改善,輕微有局部或全身不適之感;③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或不理想。
2.15種辨證分型患者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5種辨證分型患者的療效比較
2.2療效分析:主穴關元能培補元氣、導赤通淋,主治小腹疼痛,白濁,尿閉,尿頻;腎俞善補益腎氣、強健腰膝,主治遺尿,水腫,腰膝酸軟等;膀胱俞調理膀胱、利腰脊、疏下焦,主治小便不利,腰脊強痛等,常與腎俞穴配伍治療小便不利、腰酸等;中極可益腎壯陽、通絡利水,主治小便不利,遺溺不禁,白濁,水腫等,它屬膀胱募穴,與膀胱俞俞募配伍可加強疏利膀胱氣機以利小便之效,古之先賢已發(fā)現(xiàn)俞募配穴的特殊作用,今之醫(yī)者亦驗證對慢性臟腑病具有較好的療效;曲骨主通利小便、溫陽益腎、通經(jīng)止痛,主治小便淋瀝,陽痿,遺精,五臟虛弱,虛乏身冷等。上述主穴配合應用,共湊培元固本、清熱通淋、活血排濁之效[1],既能益腎扶正固本,又能疏利膀胱而治標;既整體調理,又重在疏通局部經(jīng)絡,改善局部氣血運行。該病病情表現(xiàn)復雜多樣,所以要結合患者四診情況,進一步辨證分型、辨證施治,根據(jù)不同的證型采用相應的穴位配伍,以達到標本兼治、整體調理之效;配合拔罐加強通絡活血或兼祛寒除濕之效,同時采用遠紅外線照射以促進病位處的氣血運行。依據(jù)現(xiàn)代多項研究,針刺某些特定的穴位能夠通過機體多項機制有效改善前列腺的功能[3],而遠紅外線的熱效能和滲透能力,能引起體內(nèi)熱深層效應,活化細胞,提高組織再生能力,還能使血液循環(huán)順暢,促進腺體周圍微血管的擴張,加快新陳代謝,增加身體的免疫力,進而促進腺體炎性的吸收和功能的恢復??傊?,針、罐加遠紅外線理療綜合應用能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增強治療作用,提高療效,縮短療程,促使機體早日康復。
患者男性,37歲,工人,平素嗜煙酒,常騎賽車上班,反復出現(xiàn)小便淋澀刺痛、尿頻、尿急,小腹緊縮疼痛,會陰脹痛1年余,1個月前再次復發(fā),在某醫(yī)院經(jīng)治無明顯療效,于2007年3月來診,查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診為淋癥(濕熱下注型),取穴關元、中極、曲骨、腎俞、膀胱俞、陰陵泉、外關、氣沖,其中中極、關元、曲骨穴刺人1.2寸,三者每天任選其二,腎俞、膀胱俞刺人0.8寸,不留針,刺法均為平補平瀉;余穴針入0.8~1.2寸,強刺激瀉法,每日1次,留針半小時,同時配合遠紅外線照射小腹,針后局部拔罐10 min,治療1個療程癥狀明顯緩解,再治10次而愈。囑節(jié)房事、勿過勞、飲宜清、食宜淡、戒煙酒、不久坐,加強體育鍛煉如騎車改為步行上班等,隨訪至今未復發(fā)。
綜上可知,慢性前列腺炎發(fā)病率實證占74%,虛證占26%,說明該病以實證居多,而虛證多由實證失治或者誤治逐步演變而成;而從治愈率來看,實證治療的顯效率都在86%以上,而虛證的只在60%左右,所以對于該病應盡早盡快科學合理治療,以便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復發(fā)率,并可防止疾病的傳變,減少患者身心痛苦。河南針灸名醫(yī)邵經(jīng)明老先生認為本病急則清熱利濕、緩則益氣培元,單用針刺效果不理想時宜采用綜合療法[2]。本案主要是通過辨證分型來針刺施治,同時配合遠紅外線照射、針后拔罐等綜合治療,結果顯效率達81%(孟婷等[4]報道總有效率83.82%,本文與之無統(tǒng)計學差別),療效明顯,說明針灸也是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遠紅外線的作用相當于艾灸,卻比之作用范圍大、熱滲透力強、熱力均勻、易操作、不易燙傷,它是現(xiàn)代理療常用的方法之一,簡單且行之有效。本病特別是細菌感染者西醫(yī)多采用抗生素及其他藥物對癥治療,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是顯而易見的,況且藥物也不易透過腺體的多層堅韌的纖維的脂質包膜,使療效不理想,而針刺、拔罐及遠紅外線照射都是綠色療法,無不良反應,綜合應用療效確切,基本無痛,適應人群廣。本療法的優(yōu)點就是避免了藥物的不良反應,效果好且可操作,加上辯證施針更加適合不同個體,既彰顯了針灸治療的優(yōu)勢,也體現(xiàn)了中醫(yī)診療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的特色。
[1]申榮旻.針灸中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現(xiàn)代文獻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
[2]邵經(jīng)明.針灸錦囊[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241-242.
[3]王亞杰,戴寧.針灸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機制及現(xiàn)狀的探討[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4,26(1):107-108.
[4]孟婷,李小順,杜穩(wěn)斌,等.銀花泌炎靈治療慢性前列腺炎68例[J].陜西中醫(yī),2014,35(2):190-191.
R697.33
B
1671-8194(2015)25-0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