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李金博,蔣俊霞(.阜城縣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北 衡水 053700;.阜城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河北 衡水 053700)
心臟驟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腦復蘇的護理效果研究
王瑞紅1,李金博1,蔣俊霞2
(1.阜城縣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北 衡水 053700;2.阜城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河北 衡水 053700)
目的 分析心臟驟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腦復蘇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臟驟?;颊?51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護理組126例和對照組12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急救護理方案,護理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心肺腦復蘇護理方案。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組總有效率為97.62%,高于對照組的72.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心臟驟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腦復蘇的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心臟驟停;心肺腦復蘇護理;護理效果
心臟驟停又稱心搏驟停,心臟跳動突然停止,引起排血射血障礙,心音和大動脈搏動消失屬于臨床上常見的危急疾?。?]。因心臟驟停起病急,病情發(fā)展較快,癥狀較嚴重,發(fā)生猝死的可能性較大。臨床上,最早采取心肺復蘇對心臟驟停患者進行緊急搶救,心肺復蘇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的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恢復。然而,臨床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心肺復蘇并不是對心臟驟?;颊哌M行搶救的最終過程。因此,臨床將心臟驟?;颊叩膿尵冗^程延伸至腦復蘇[2-3]?;诖?,本研究對心臟驟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腦復蘇的護理效果進行探討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心臟驟?;颊?51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護理組126例,男65例,女61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50.6±4.2)歲。對照組125例,男63例,女62例;年齡37~77歲,平均年齡(50.8±4.3)歲。排除臟器功能損傷者、精神病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除給予對癥治療外,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急救護理方案,護理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心肺腦復蘇護理方案。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急救護理方案。首先,清除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使患者保持平躺,并將患者的衣服解開,進行拳擊復蘇,對于沒有效果的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其次,開放人工氣道,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給予機械通氣。最后,建立頸外靜脈和肘靜脈通道,待心肺復蘇成功后,給予腎上腺素。
1.2.2 護理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心肺腦復蘇護理方案。待恢復心跳之后進行早期的腦復蘇。首先對患者的腦部給予低溫處理,在患者的頸部、腋下等部位給予冰敷,保護耳廓和枕部出現(xiàn)凍傷。同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指標。給予氯丙嗪等藥物治療或高壓氧療法。此外,加強護理:(1)靜脈用藥指導:根據(jù)臨床癥狀,指導合理用藥,密切觀察不良反應。(2)并發(fā)癥護理:加強對患者心律失常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的護理,實時監(jiān)測患者的心律、心電圖檢查;對于突發(fā)狀況及時處理。 加強口腔的護理,防止感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
1.4 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病癥消失,心功能恢復,經(jīng)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正常。有效:臨床病癥好轉,心功能指標基本正常,經(jīng)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好轉。無效:臨床病癥無好轉,心電圖檢查結果沒有得到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無效。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試驗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SAS9.0軟件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
護理組總有效率為97.62%,高于對照組的72.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效果對比 [n(%)]
心臟驟停是由急性因素使患者的心臟突然喪失排血能力,可危及患者的生命[4]。心臟驟停在臨床上以突然發(fā)病、救治時間短為特征,因此,臨床采取及時有效的搶救措施對挽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近年來,由于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加,生活習慣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使心臟驟停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在臨床上,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大概有54.4萬人會發(fā)生心臟猝死[5]。經(jīng)臨床資料統(tǒng)計,心臟驟?;颊叨嘁驌尵炔患皶r或護理不到位而死亡。目前,臨床上對心臟驟停患者常用的復蘇方案主要有心肺腦復蘇護理與心肺復蘇護理。自主循環(huán)恢復是成功進行心肺復蘇的關鍵標志和搶救的必須過程,但并不是最終目的。心臟驟?;颊哂锌赡苓M入“植物人”狀態(tài)或多器官功能障礙導致患者死亡[6]。除了給以急救外,待患者清醒后還要加強臨床護理。醫(yī)護人員應該指導心臟驟停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同時培養(yǎng)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避免大量的體力勞動和情緒刺激,合理飲食,禁煙禁酒,堅持鍛煉。此外,還應配合切實有效的藥物治療,能夠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使致殘率和死亡率降低[7]。
本研究分析心臟驟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腦復蘇的護理效果發(fā)現(xiàn),護理組總有效率為97.62%,高于對照組的72.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心臟驟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腦復蘇的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 胡秋香,張梅霞,李艷蘭.新版心肺復蘇指南在心臟驟?;颊咴呵凹本戎械膽茫跩].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2:93-94.
[2] 麥少玲.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的護理干預探討[J].黑龍江醫(yī)藥,2015,2:448-449.
[3] 黃雪汝,王 瑜.護理干預對心臟驟停后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8):5-6.
[4] 鐘 堅,李少洪,卜會駒.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對心臟驟停后綜合征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2,12(12):1492.
[5] 肖 麗,龍 浩,杜曉宣.手術室心肺腦復蘇培訓的改革效果探究[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5,35:99-100.
[6] 鄧 挺,余 濤,楊正飛.亞低溫資料對心肺復蘇后患者腦復蘇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7):152.
[7] 何曾娥.心跳呼吸驟停患者的急救護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3,4:102-105.
本文編輯:徐 陌
R472
B
ISSN.2095-6681.2015.026.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