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志
一、有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主動性
(一)主動學習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質(zhì)量,如果學生學習非常主動和積極,那么就會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師設計教學過程的目的。反之則會難以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實際情況就清晰地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想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是在初中的教學中,尤其是政治教學中,教師衡量學生是否完成了教師的任務或是學習是否優(yōu)秀的標志,并不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方法,而是看學生對于政治知識的記憶程度。教師這種長時間錯誤性的知識考查定位,使得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陷入一種誤區(qū),形成了一種非常單調(diào)的、乏味的學習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同填鴨式的方式?,F(xiàn)在我們逐漸地意識到了,折中教學方式不僅不能夠培養(yǎng)和加深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而且影響到了我們政治課堂的教學結(jié)構(gòu)改革。因此我們必須尋找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現(xiàn)狀,使政治教學更加形象生動,真正地、順利地、有效地完成它該有的任務。
(二)對因材施教即差異性教學的理解
因材施教就是要尊重學生之間實際存在的差異,在新課程改革中也重點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論。在我們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又可以成為差異性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這樣做的真正目的就是便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順利地開展分層次的教學。換句話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自己所分成的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出適宜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爭取做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短暫的課堂教學中有所收獲,并對政治知識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保證學生在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上得到提高,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感受到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逐漸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這一節(jié)知識時,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明確和樹立課堂教學的目標,通過關注世界科技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當今時代的科技發(fā)展狀況來思考人類與科技的關系,激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更好地抓住機遇,勇敢地接受挑戰(zhàn)。接下來就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來制定出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讓學生集中自己的全部注意力來學習這堂政治知識,還可以用政治的觀念來剖析知識,從而感染學生,讓學生擁有強烈的學習欲望,或是采用競賽的形式來激勵學生,讓學生擁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傊處熞酶鞣N有趣的、豐富的、新穎的教學方式,來改變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獲取方式,并且激發(fā)學生地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政治知識。
(三)差異性教學的方式
想要順利成功地完成差異性教學,真正履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需要打好自主性學習的基礎。也就是要讓學生從以前的被動型學習轉(zhuǎn)變成自主性學習,成為政治課堂教學的主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這樣教師就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中的滿堂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去自主性的探索知識,并且要根據(jù)學生所處的基礎類型制定相應的適宜的探索任務和目標。比如,我們學習《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先理解什么是機遇,什么是挑戰(zhàn),如果教師只是單純性地講述這兩個概念的話學生理解和掌握得就會非常抽象,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這樣他們的思想就會比較容易受到束縛。不但不能夠準確的理解知識,還失去了尋找高效的學習方法的機會。因此我們教師要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閱讀和學習,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正確性的引導和鼓舞。這樣我們就能夠讓學生真正擺脫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體會到自己學習的快樂和幸福感,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政治理論的實際性
知識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政治知識學習的內(nèi)在含義就是要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學時期是學生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人生發(fā)展定位的初期,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發(fā)揮政治教學特有的導向和基礎作用,為學生的成長指引正確的方向。因此我們要在政治教學中要設置巧妙的生活場景,用更加生活化的思路去敲開學生理解的大門,從而使學生擁有對政治知識的發(fā)散性理解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人口問題》這節(jié)知識時,如果教師只是停留在課本中人口的數(shù)字或是課本中羅列出來的一些問題,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比較抽象。如果教師為學生展現(xiàn)出生活中因為人口眾多而出現(xiàn)的各種危難場景,就會使學生一目了然,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節(jié)政治課堂所要傳授的知識。
三、建立全面系統(tǒng)的教學結(jié)構(gòu),拓展政治教學方法
在學習政治這門基礎教育知識的時候,我們要重視政治知識的思想支柱作用,幫助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和拓展,讓政治知識形成網(wǎng)絡機構(gòu),便于學生鞏固學習和理解掌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第一步要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比較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jié)構(gòu),并在第二步中運用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來有效地整合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從自己的知識源頭出發(fā),將知識更好地拓展和補充,從而使得學生對政治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并對自主學習政治知識有突破性的理解??傊谡谓虒W中我們要全面貫徹新課改的教學觀念———因材施教,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身于政治知識的學習之中,有效地提高政治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