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英
【摘要】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影響及體會。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骨科接受手術患者150例的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5例。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聯(lián)合器械及藥物的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全面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患者DVT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DVT發(fā)生率為1.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骨科手術患者加強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DVT的發(fā)生率,改善預后,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骨科患者;DVT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5.014..02
DVT是骨科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主要是由于創(chuàng)傷、麻醉、手術操作等導致的血液高凝狀態(tài)、血管內(nèi)膜損傷、血流速度緩慢等。如發(fā)生DVT后未采用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可能會導致患側肢體功能喪失,嚴重者可能會導致肺栓塞[1]。本研究選取我院骨科手術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采用護理干預措施,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接受骨科手術患者150例的臨床資料,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67.8歲;髖部骨折93例、股骨干骨折28例、膝關節(jié)骨折21例及脛腓骨骨折8例。將其按照入院日期單雙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5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以執(zhí)行醫(yī)囑為主,給予患者基礎護理、藥物指導、生活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肢體活動、病情觀察、疼痛護理等全面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患者在接受手術后會發(fā)生一定的軀體運動障礙,擔心會對自身的社會工作、日常生活產(chǎn)生影響,再加之擔心出現(xiàn)DVT,多數(shù)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的心理,在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應激作用下可能會加重病情。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好心理疏導,尊重、關心患者,多介紹手術成功案例,增強其對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2)肢體主動活動與被動活動:肢體活動時間越早,患者合并DVT的幾率就越小,因此要及早鼓勵患者進行肢體活動,如麻醉未消失可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被動運動,幫助其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當患者可進行主動活動時,則指導及早運動。抬高患肢,高于心臟20~30 cm,以利用重力原理促進靜脈回流[2]。(3)病情觀察:術后48 h內(nèi)每2~4 h主動觀察病情1次,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主動詢問是否有DVT的相關癥狀,主要包括下肢疼痛、腫脹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測量其患肢周徑,與健側進行比較,詳細記錄,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4)保護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主要包括三大因素,即血管壁受到損傷或破壞、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流緩慢等,因此要盡量避免下肢輸液;除非必要,否則不宜加壓輸液,以免損傷靜脈內(nèi)膜,破壞血管壁的完整性[3]。(5)疼痛護理:患者手術傷口疼痛是術后應激反應的首要表現(xiàn),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術后恢復情況,主動詢問其疼痛情況,如果疼痛感稍輕能耐受,可以通過分散注意力緩解其疼痛;如患者疼痛感較強無法忍受,應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藥物緩解疼痛。術后1個月應用二維超聲顯像進行檢查,統(tǒng)計患者DVT發(fā)生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術后發(fā)生下肢腫痛1例,超聲檢查呈陽性,DVT發(fā)生率為1.33%;對照組發(fā)生下肢腫痛8例,腓腸肌壓痛6例,經(jīng)過超聲檢查其中9例呈陽性,DVT發(fā)生率為12%。觀察組DVT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DVT是骨科手術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嚴重者可引起肺栓塞,DVT主要表現(xiàn)為下肢腫脹、疼痛及淺靜脈怒張,部分患者還會表現(xiàn)為小腿后側脹痛、體溫升高、下腹痛等,骨科患者機體受到機械性損傷、靜脈局部挫傷、撕裂傷、骨折碎片創(chuàng)傷等均是導致DVT發(fā)生的主要因素[5]。臨床上針對DVT的處理要遵循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原則,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做好護理干預,指導患者采取各種方法加強靜脈回流,并加強心理護理,保護好下肢靜脈,做好疼痛護理。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措施,其DVT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針對骨科手術患者加強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DVT發(fā)生率,改善預后,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歐陽正蘭,魏 玲,陳嫣紅,等.足底靜脈泵預防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4,12(8):586-587.
[2] 劉 暢,劉玉杰.骨科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與預防的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6):593-597.
[3] Khoursheed M,Al-Bader I,Al-Asfar F,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nd incidence of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after laparoscopic bariatric surgery[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3,23(6):491-493.
[4] 邱貴興,DVT慶銘,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預防髖、膝關節(jié)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中華骨科雜志,2014,26(12):819-822.
[5] 司秀霞,王 延.足底靜脈泵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觀察與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1(2):367-368.
本文編輯: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