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春
無痛人流護理體會
沈志春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在無痛人流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400例行無痛人流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前焦慮程度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術前無焦慮、Ⅰ級焦慮者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中重度焦慮(Ⅱ-Ⅲ級)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有 2 例(1.0%)發(fā)生人流綜合征,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5.5%(11/200),P<0.05。結論 對無痛人流術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程度,降低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加快術后康復,值得推廣。
無痛人流;護理干預;焦慮;疼痛
無痛人流指的是在靜脈麻醉下實施的人工流產手術,其在傳統(tǒng)的吸宮流產術基礎上增加了靜脈全麻,以實現無痛效果[1]。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手術要求的不斷提高,無痛人流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我院對行無痛人流術的患者實施了護理干預,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0例行無痛人流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門診確診為早孕,并經B超檢查明確為宮內孕,本組患者均自愿接受無痛人流術終止妊娠。年齡16-45歲,孕周5周+-7周+,已婚164例,未婚236例。心電圖、白帶常規(guī)、血尿常規(guī)檢查均未發(fā)現異常,滿足無痛人流術指征。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40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措施。
1.2.1 加強護患溝通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親切地接待患者,主動、和藹地與患者溝通、交流,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要耐心解答,多關心、安慰患者,以獲得患者的信任。
1.2.2 認知干預 大部分的患者及患者家屬對無痛人流手術都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也是患者術前產生焦慮的主要原因。護理人員在術前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向其講解無痛人流術的麻醉方法、操作原理、術前準備、相關注意事項等,讓患者對手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
1.2.3 心理干預 無痛人流需在全麻下實施手術,麻醉藥物會對血管產生一定刺激,穿刺部位會有刺痛感,并且在麻醉清醒后,也會因子宮收縮而產生疼痛感。這些都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尤其是未婚者和首次手術者,其心理活動更為復雜。針對患者的這些心理特點,護理人員在術前要耐心地向患者說明無痛人流是一種成熟、安全的手術,其具有損傷小、時間短、無痛苦的優(yōu)點,并告知患者術后宮縮疼痛是正?,F象,讓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1.2.4 術后健康指導 術后,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待患者完全清醒后,要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向其講解術后的相關注意事項,如保持會陰部清潔、衛(wèi)生,禁止盆浴、性生活等。待患者休息一段時間,無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發(fā)生,能夠獨立行走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穿好衣褲,準許離院。
1.3 觀察指標 在患者離院前,向其發(fā)放調查問卷,并做好解釋工作,以評估患者的術前焦慮程度。術前焦慮程度分為0-Ⅲ級:術前感到輕松、舒適,無焦慮者,為0級;術前警惕性、注意力提高,有輕度焦慮者為Ⅰ級;術前心率加快,變音、抖動、肢體發(fā)顫者為Ⅱ級;術前有過度換氣、頭痛、頭暈、心悸者為Ⅲ級。
作者單位:666400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婦幼保健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應用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焦慮程度 觀察組術前無焦慮、Ⅰ級焦慮者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中重度焦慮(Ⅲ-Ⅲ級)發(fā)生率為1.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1.5%(103/200),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焦慮程度比較[n(%)]
2.2 并發(fā)癥 觀察組術后有2例(1.0%)發(fā)生人流綜合征,對照組的人流綜合癥發(fā)生率為5.5%(11/20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無痛人流術是臨床常用的一種終止妊娠的手段,與普通人流術相比,其具有無痛性好、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2]。但無痛人流作為一種手術療法,不可避免地會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一定創(chuàng)傷,再加上人們普遍對手術存在一種畏懼心理,所以無痛人流術患者在術前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這種焦慮情緒的存在會增強機體應激反應,從而對手術的順利實施產生不利影響,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3,4]。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從術前心理干預、術后健康指導等方面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加強護患溝通,以穩(wěn)定患者情緒,減輕患者術前焦慮程度,確保手術順利實施。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前無焦慮、Ⅰ級焦慮者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術后人流綜合征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對無痛人流術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程度,降低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加快術后康復,值得推廣。
[1]陳魯,李長松.心理護理在無痛人流麻醉護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0,21(2):135-136.
[2]邱波,吳延波,胡艷麗等.可視無痛人流的臨床效果與護理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74-75.
[3]李冬梅.丙泊酚配伍654-2無痛人流100例臨床分析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18-19.
[4]魏濤.心理護理在無痛人流麻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8):52-53.
R473.7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