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波 武麗 李靈通 季聰華 張穎 毛威★
·調查分析·
浙江省臺州市洪家街道60歲以上人群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分析
王為波 武麗 李靈通 季聰華 張穎 毛威★
目的 分析洪家街道>60歲老年人血常規(guī)所反映的健康狀況,為開展相關疾病防治提供參考。方法 整理分析2006年至2013年洪家街道>60歲農民12492例體檢數據中血常規(guī)結果。結果 血常規(guī)檢測指標低于正常值中男性組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減少率明顯高于女性組(P<0.05);血常規(guī)檢測指標高于正常值中女性組紅細胞(RBC)、血小板(PLT)、血紅蛋白(Hb)增高率明顯高于男性組(P<0.05)。結論 老年人血常規(guī)參考值與正常成人血常規(guī)參考值差異較大,老年男性與女性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差異也較大。
浙江省 老年人 血常規(guī) 結果分析
血常規(guī)檢測可快速有效地顯示血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分布及血細胞的數量[1]。作者通過對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洪家街道>60歲老年人血常規(guī)檢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該街道老年人血常規(guī)變化規(guī)律及健康狀況。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洪家街道>60歲農民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健康體檢4次,收集完整血常規(guī)數據12492例,其中女6511例,男5981例;年齡60~92歲,平均年齡(70.5±6.5)歲。
1.2方法 12492例體檢人員按性別分為男性組和女性組,抽取空腹靜脈血2ml,放置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的真空抗凝管中,然后在<2h采用ABXMICROS 60血球儀進行檢測分析,記錄各項參數的檢測結果,操作嚴格按照流程進行。
1.3判斷標準 血常規(guī)正常值:紅細胞(RBC):女(4.0~5.5 )×1012/L;男(3.5~5.0)×1012/L。血紅蛋白(Hb):女120~160g/L;男110~150g/L。血小板(PLT):(100~300)×109/L。白細胞(WBC):(4.0~10.0)×109/L[2]。
2.1血常規(guī)檢測指標低于正常值中,女性RBC減低發(fā)生率9.68‰,男性58.18‰;女性Hb減低發(fā)生率24.11‰,男性50.83‰,男性組RBC、Hb減低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女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常規(guī)檢測的指標低于正常值比較(n)
2.2血常規(guī)檢測指標高于正常值中,女性RBC增高率171.71‰,男性65.71‰;女性Hb增高率75.87‰,男性38.46‰,女性組RBC、PLT、Hb增高率明顯高于男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常規(guī)檢測的指標高于正常值比較(n)
血常規(guī)檢查能快速有效的分析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及早發(fā)現存在的隱患,幫助老年人早預防早治療。此外血常規(guī)檢查分析還能為臨床提供必要的健康信息[3,4]。張純等[5]報道,成年女性貧血率明顯高于男性,可能與女性的血紅蛋白水平受年齡、體重及機體缺鐵狀況三種因素的影響,而男性僅與前兩者相關。但本資料顯示,洪家街道老年女性組貧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老年男性組,在血常規(guī)檢測的指標高于正常值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高率明顯高于老年男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由于老年女性絕經后,因月經引起失血而導致的缺鐵性貧血減少,加上老年女性較同齡男性機體各種機能相對較好,接觸的各種危險因素相對較少,因此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低較同齡男性少。
有關老年貧血的診斷標準許多學者提出不同診斷標準,依據美國VHAVES及日本學者的調查資料[6,7],老年人由于各種生理原因,血紅蛋白、紅細胞和紅細胞壓積比中青年低,現行的WHO成年人貧血診斷標準不適合老年人。日本一調查結果顯示,鑒于年齡增長發(fā)生的變化,高齡者可將血紅蛋白<110~115g/L視為貧血[8]。另外,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各種基礎疾病及臟器功能衰退,老年慢性病貧血的人群已越來越多[9],老年人貧血的病因較多,起病隱匿,及其非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極易造成誤診、漏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10]。作者調查分析也發(fā)現老年人血常規(guī)參考值與臨床常用的參考值存在差異,同孫紅等[11]報道蚌埠地區(qū)的老年人參考值與臨床常用的參考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BC、Hb、和PLT 均低于傳統(tǒng)參考值指標。因此,有必要制定適合老年人血常規(guī)異常的診斷標準,并加強老年人群貧血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群對貧血的預防意識,及時治療各種疾患,對防治老年人貧血顯得尤為重要。
在本資料中,白細胞的增高率也不容忽視,老年人白細胞升高,可能與年齡增長、各臟器萎縮、心、腦、肝、肺、腎功能減退、內分泌功能減弱、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差及老年人患病后癥狀不典型,多呈慢性過程有關[12]。但部分健康老年人血常規(guī)某些項目的異常改變也可能屬于生理性改變的一種,實驗診斷學已經作出明確的解釋[13]。
1 郭宏翠.488例成人體檢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分析.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 ( 8 ):55.
2 梁騎,唐中,李君安,等.南充地區(qū)26336例健康體檢者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分析.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5):562~563.
3 詹金華.健康體檢者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分析.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2,25(8):159~160.
4 杜軍.1962例健康成人體檢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學術版),2009,7 (16):122~123.
5 張純,彭孝廉.老年貧血診斷標準的探討.臨床血液學雜志,2000,9(5):217~218.
6 Yip R. Age-related changes in laboratory values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anemia and irondeficiency. Am J ClinNutr,1984,39(3):427~429.
7 高久史磨.老年者內科診療內實際.貧血.內科,1987,59:558~559.
8 森真由美.高齡者內貧血.診斷與治療,1994,2:2117~2120.
9 馬叢叢,劉彥琴,王吉剛,等.老年患者慢性病貧血病因分析、診斷探討及研究展望(附85例分析).吉林醫(yī)學, 20l4, 9(35):5618~5620.
10 W an Q, H e Y,Zhang W,et al. Preval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the absence of anemia among Chinese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amult ie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 .Int Urol Neph-rol, 2013.
11 孫紅,鄧蓉,鄭晶,等.蚌埠地區(qū)老年人血常規(guī)正常參考值范圍的調查中華全科醫(yī)學,2009, 10(10),1103~1104.
12 陳興璋,柴富萍.白細胞與臨床.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5.202.
13 孫榮武,王鴻利.臨床實驗診斷學.上海:上??萍汲霭嫔?,2001.15.
臺州市椒江區(qū)科技局科技項目(142056)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 王為波 武麗 季聰華 張穎 毛威)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洪家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李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