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蓮
最近,經(jīng)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癢。狀況是,全身上下都癢,皮膚越嬌嫩的部位越癢,夜間更甚。用手撓撓,很舒服,可是越撓越想撓。以至于背部、前胸等皮薄的地方都撓出血來。這樣的經(jīng)歷,前幾天有過一次,沒多想就過去了。這次我犯了惦記。
這是咋回事?我首先想到吃什么東西過敏。仔細回憶這些天吃過的東西,都是家常便飯。值得懷疑的就是黑木耳。因為,從網(wǎng)上查到一個治療“三高”的方子,每天20克黑木耳連續(xù)吃一個月,可以把升上去的“三高”降下來。如獲至寶,為幫助老公降“三高”,我就每天堅持做一頓甚至兩頓木耳菜。罪魁禍首是不是黑木耳呢?這么好的食物可不能冤了,否則以后就不敢吃了。
咨詢了一位人工栽培木耳的朋友。他介紹,鮮木耳含有一種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質(zhì),人食用后經(jīng)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干木耳是經(jīng)暴曬處理的成品,在暴曬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經(jīng)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卟啉會溶于水,因而水發(fā)的干木耳可安全食用。我吃的是干木耳,危險性不大。
為更詳細了解黑木耳,我又咨詢中醫(yī)大夫。他說,黑木耳有四大功效,排毒排石去雜,活血抗凝降血壓,減肥防癌治療便秘,滋潤強壯等。但并非多食多益。中醫(yī)認為,由于木耳生長在潮濕環(huán)境中由朽木所生,得陰濕之氣,故有衰精腎之害。精為人生之源,精衰則源截;腎為先天之本,腎衰則本斷。因此,木耳不可不食,但又不可多食,特別是孕婦、兒童食用時更應(yīng)控制數(shù)量。
他還介紹了食用黑木耳的注意事項:不宜與田螺同食。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否則易誘發(fā)痔瘡出血。不宜與野鴨同食。還有,干木耳烹調(diào)前宜用溫水泡發(fā),泡發(fā)后仍然緊縮在一起的部分不宜吃。黑木耳有活血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食用木耳還有不少禁忌哪?!翱磥?,你的癢還是由食用木耳引起的?!弊詈笏偨Y(jié)到。
栽培木耳的朋友告訴我如何辨別真假黑木耳,就是:優(yōu)質(zhì)木耳表面黑而光潤,有一面呈灰色,手摸上去感覺干燥,無顆粒感,嘴嘗無異味。假木耳看上去較厚,分量也較重,手摸時有潮濕或顆粒感,嘴嘗有甜或咸味(因為用糖或鹽水浸泡過)。
編輯/呂毅
科學(xué)養(yǎng)生201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