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跟升
【案例背景】
2011年5月26日,是一個讓我銘記的日子,倒不是做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在我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一位新任班主任的老師找到我,說班上某位女生在宿舍把丟錢了,這個孩子很著急,但老師調(diào)查了一圈未果,想讓我?guī)兔φ{(diào)查一下。說實話,不是我不想幫忙,我知道,像這種事,調(diào)查也無濟于事,很難調(diào)查個子丑寅卯的。
【案例過程】
我是硬著頭皮應了下來,權當是“走過場”吧。晚自習,我把她們叫到辦公室。面對著這個宿舍的8個學生,我看了看她們,隨口說了句“都坐下吧”,孩子們“很不客氣”地坐下了,我說:“大伙都挺實在?。 币幌伦?,本來緊張的氣氛全都打消了。我對大家說:“今天,我不代表老師,只以我個人的名義,跟大家聊聊天?!闭f句實在話,水落石出的結(jié)果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學生很詫異,都以為我會暴風驟雨般地去斥責、調(diào)查。我開始“東扯西扯”,無厘頭地跟她們聊起來……同學們有機會共處一室兩年的時光,除了緣分就是感情了,大家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彼此應該成為最親近的朋友;錢是次要的,人和感情才是最重要的。一節(jié)多課的時間,我和學生聊得很開心,最后大家都笑著離開了我的辦公室?!白咄赀^場”,我也沒太把這事放在心上。第二天早上查宿時,這個宿舍的一個學生看見我,興奮地跟我說:“老師……丟的……那錢被送回去了!”我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一路哼唱著小調(diào)返回辦公室,這是我做老師16年以來,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可愛的孩子們!
【案例反思】
1.遇到像丟錢這種班級偶發(fā)事件,在處理時,切不可急于向?qū)W生“施壓”發(fā)問,應當先緩和氣氛,減少所有“當事”學生的壓力,同時,也是給予“犯錯誤”學生一定的心理空間。偷竊事情發(fā)生后,當我找到她們處理此事時,我慶幸自己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教訓她們,沒有戴著有色眼鏡處理這件事。是啊,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人無完人,孰能無過?作為一名老師,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我們應該指出她們的錯誤,讓其改正,也許批評是免不了的,但如何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批評,認識錯誤?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思考的,也許劈頭蓋臉的批評,嚴厲的指責也能使學生認識錯誤,殊不知這是以踐踏學生的自尊為代價的。只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刻骨銘心,才能起到應有的教化作用。這次事件正是我冷靜、巧妙地處理,才讓犯錯誤的學生以正常的心態(tài)及時認識了自身行為,并及時改正了錯誤,為她今后健康成長奠定了基礎。
2.要認真分析原因,清楚了解過程,不能憑印象枉作斷定。存在偷竊行為的學生往往與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個人缺乏自制力有關。對于像上述偶發(fā)性偷竊行為的教育,作為教師就應首先弄清學生偷竊行為的動機,然后,針對學生的動機對癥下藥。而對待學生的錯誤,當以正面教育引導為主。既要解決問題,又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彼?,作為教師要以博愛的胸懷對學生寬容、豁達,要“同情”那些犯了錯誤的學生,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為主,用愛心去喚醒學生的心靈,挖掘其積極因素,切不可進行心理打擊,說不該說的話,挖苦、諷刺、訓斥都不可取。
因此,在本案例中,我首先采用了“避實就虛”的原則,以保護她的自尊心為前提,引導她們的情緒和行為向好的方向發(fā)展。正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把一個學生的缺點和毛病公諸集體,是一件非常細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講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教師對學生個人施加的影響應當是使學生認識自己,對自己負責?!蔽艺亲⒁饬舜祟愂虑榈奶幚矸绞剑攀盏搅艘庀氩坏降男Ч?。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