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榮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0-0080-01
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仍為主渠道。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我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各種嘗試并總結出相應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活躍課堂氣氛,打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1.學會賞識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老師唱獨角戲,很少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幾乎很少回應,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不敢積極表現(xiàn),大都是缺乏自信,生怕說錯、說得不夠好,甚至怕被別的同學嘲笑。針對這些情況,老師需要少講、精講,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并學會懂得賞識自己的學生。其實老師一個甜美的微笑,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稍有含義的手勢,都可能對他們產(chǎn)生莫大的鼓舞作用,讓他們找回信心。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該多對學生進行鼓舞、表揚、欣賞和肯定。學生回答完后,多用一些鼓勵的字眼,如:“回答的真好”“太棒了”等;即使答錯了,老師也可以說:“回答不錯,請坐,其他同學還有補充的嗎?”不能打擊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習興趣
我們生活在化學的世界中,化學對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對提高人類物質和文化生活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的食品、藥品、各類纖維、洗滌劑、裝飾建筑材料、合成橡膠等知識,化纖品、純毛制品、純棉制品的鑒別等方法,使學生感到化學與周圍的事物息息相關,感到學有所用、有趣,這樣就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也就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重視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1.以實驗活動激趣
實驗是引導學生愛上化學課的重要突破口。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的,把一些演示實驗中的簡單實驗,改為學生自己動手的并進式實驗,并進式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多種感官并用,多種分析器協(xié)同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如:講二氧化碳性質時,二氧化碳的傾倒實驗,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的實驗;講金屬化學性質時,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實驗;酸、堿、鹽的性質實驗。這些演示實驗改為并進式實驗既可以彌補演示實驗遠處看不清的不足,又改變演示實驗老師一手包辦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不僅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便于學生掌握知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觀察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以實驗活動促思考
在以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不應僅僅按規(guī)定完成實驗內容,還應不失時機地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啟發(fā)、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并使之在一連串的高思維活動中理解演示實驗的意義,掌握實驗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總結。如:在演示碳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中,可邊演示邊提問,試管口為什么要略向下?實驗完畢要如何操作?如何判斷碳與氧化銅已完全反應?既回顧鞏固舊知識,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發(fā)他們的思維能力。
3.講究學習方法,注重學習效率
(1)指導學生閱讀
現(xiàn)行初中化學新教材,圖文并茂,知識豐富,閱讀性強。我在每節(jié)新授課前都堅持讓學生結合學案閱讀教材的內容,完成一些簡單的自學練習,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啟發(fā)學生思維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學生的思維密切相關,因此,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是激活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
(3)組織學生討論
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提出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困惑、懷疑的心理,激發(fā)學生互動的欲望。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的驅使下,積極思維,大膽提出個人見解,勇敢的與周圍同學討論。
(4)引導學生總結
歸納總結是對課本內容、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和歸類的過程。為了使學生掌握總結技能,教學中可以進行課節(jié)小結、章節(jié)總結或知識板塊總結,力求將知識條理化、網(wǎng)絡化,使學生達到學一類、會一法的目的,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有序貯存。
責任編輯 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