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剛++李婧婧
有這樣一句話我一直放在心里:“水的狀態(tài)取決于水的溫度,人的狀態(tài)取決于人心里的溫度。”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敗的理由可能會有一百條;而優(yōu)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經(jīng)驗肯定只一條,那就是熱愛學生。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說:“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有了愛心,班主任就能動之以情,喚回學生的自尊心;有了愛心,班主任就能導之以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有了愛心,班主任就能持之以恒,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真愛是不求回報的,但什么時候都會獲得回報。你往往會感動于自己付出真愛所獲得的驚喜。
愛,就要關心學生
在生活上,要勤于跟管,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照顧。這在寄宿制學校尤其重要,因為大部分學生家離學校很遠,需要住宿。離開家的學生最缺乏的就是親人的關懷,家庭的溫暖,這時老師就相當于學生的父母。天冷了,叮囑學生添衣服;下雨了,鞋濕了,幫他們烤干;流感來了,在宿舍煮醋消毒,預防感冒,在班上備好感冒藥;生病不舒服了,送他們去就醫(yī),給他們抓藥,陪伴他們,照顧他們……如同學生的父母般,自然而然地做這一切。
在思想上,要勤于接觸,像親密的朋友與學生多聊天,坐在學生身邊,講講家里的田犁完了嗎,小弟弟還那樣調皮可愛吧,地里的瓜長得快嗎……從語氣、手勢及眼神中表達著老師的關愛。在這種氣氛中,學生自在快樂地與老師交流,如汩汩流出的泉水,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并愉快地接受老師的建議和教育。學生暢所欲言的同時,老師也要把握時機,巧妙說話,育人于無痕。有的學生自尊心強,交談時尤其要注意措詞;有的學生過于自卑,就多贊賞他;有的學生畏難,找機會穿插一些勵志的小故事;有的學生容易驕傲,就讓他知道山外有山,不自滿,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在學習上,要勤于探究:人與人總是存在著差異的,作為老師必須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智力,并利用其優(yōu)勢智力發(fā)展其弱勢智力,不斷地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同時,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是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培養(yǎng)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是學生受老師影響的場所,除此之外,學生還受到來自家庭的影響,兩者共同作用,才成其為現(xiàn)實中的學生。所以,關心學生就要全面了解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就要包括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全面了解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關心幫助:家境不好的,多尋找機會給予物質幫助;家庭氣氛不和睦的,多陪他們聊天,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傾聽、開解他們;單親家庭的,給予更多的關心,幫助他結交更多的朋友,體會朋友與集體的關愛與溫暖。
愛,就要包容學生
“學生的心是玻璃做的,一不小心就會被打碎。”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可以說犯錯是每個人成長中的必修課,老師應該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當學生犯錯的時候,老師沒必要大驚小怪,更沒有必要在眾人面前大聲呵斥。而是應該靜下心來,采取合適的方式,揣一顆真誠的心和學生對話,讓學生覺得,老師對他們的愛依舊。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認可老師的觀點,接受老師的教育。從而認識到自己的行為過錯,自覺改之,否則只能事與愿違。
對于平時表現(xiàn)好的學生,大部分老師能比較容易原諒他們,但是對平時總是犯錯的后進生,往往就會少了這份寬容。安·謝·馬卡連柯曾經(jīng)說過:“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狈绞綄︻^,學生會愉快地接受;方式不對頭,學生心里就會感到受傷。有受傷感的學生有些會埋在心里,有些則會以再次犯錯來進行反抗,結果再次遭到老師的批評,而又再犯錯,如此往返,構成惡性循環(huán),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學生沒有天生就壞的,表面上裝得越強硬,心里就越脆弱。學生不斷犯錯以示反抗,正是因為脆弱,感到受傷,進行自我保護的表現(xiàn)。如果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一下,便會清楚地看到學生需要的不是批評,是理解,是包容,是教導,是扶持。理解了,學生會與你產(chǎn)生共鳴;包容了,學生會敞開心胸,這時的教導才會起作用,扶持才會有力度。
然而,包容不能成為縱容。包容后的教導是非常關鍵的,既不能讓學生覺得一旦犯了錯就沒有了翻身的機會,也不能讓他們覺得“老師不會對我怎樣”而無所畏懼,必須要讓他們承擔后果,并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教導接下來的扶持則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反復,老師是否勤于關注學生,勤于想辦法、研究對策以便給學生及時有效的幫助,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轉化成功與否。
愛,就要相信學生
給學生一片藍天,他們會讓它繁星點點;給學生一片草地,他們會讓它繁花似錦;給學生一份信任,他們會感悟出人生的許多道理。
第一,相信是一種信任。這種信任要把握好尺度,不要使之成為盲信。初中生半大不小,開始有了逆反心理,加上活潑好動,犯些錯、惹些事是難免的。老師在調查處理過程中,不要輕易懷疑學生,因為這種懷疑很容易讓說實話的學生受傷,以后再也不愿對你說實話。雖然查明事實真相,還是要多方考證,但要隱秘,在學生面前要盡量讓學生知道老師是相信他的。明察秋毫后,對不說實話的學生要點破并進行教育,讓他們知道老師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同時要讓他們承擔說謊的后果,使他們引以為戒,不再輕易說謊。在以后的工作中,又依然要相信這些說過謊的學生。這樣做的目的是感化學生,使他們反省,從而感謝老師對他們的信任,使他們由不敢說謊到自發(fā)不說謊。第二,相信也是期待。也許皮格馬利翁用他的期待喚醒了雕塑美女只是一個神話,但羅森塔爾的實驗則證明了這種效應的真實性。所以在教育學生時,老師能增加一份期待就能讓學生更上一層樓。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當一個學生處于被相信、被期待中時,他的自信心會很大程度地得到增強,從而愉快地朝著被期待的方向努力,并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效果更明顯,因為后進生長期遭受失敗,自信心特別欠缺,對自己的真實能力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他們需要別人對自己進行評價。如果老師對他們寄予殷切的希望,投入極大的熱情,相信他們、鼓勵他們并幫助他們,那么,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一定會讓我們刮目相看。
不錯,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生活中沒有愛便是一片死寂,教育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然而,愛不是用口說的,是要發(fā)自內心的愛,誠摯的愛,是要通過勤奮的勞動去呵護、去培植的愛。讓心跟愛一起走,這種愛才能長久,才是真愛,才能感動學生,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作者單位: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zhèn)中學 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劉偉林
E-mail:17807242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