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蘭
內(nèi)容摘要:新課程改革為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思維和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面對這一要求,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借鑒良好的教學模式來迎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自助式學案導學十分符合當前的語文課堂,并且為初中語文課堂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
關鍵詞:自助式學案導學 初中語文 變化
一.概念界定
所謂“教案”,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教學參考而為新授課設計的教學方案,以此指導教師的教學過程。而“學案”則是指教師在了解學生學情之后,根據(jù)教材重點和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而制定的學習方案。與教案不同,學案的主體是學生,其制定目的是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
所謂的“學案導學”,是指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運用的是講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學,而學案導學的模式是自主學習模式,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始終是課堂的主體,具有課堂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雖然學案導學的中心是學案,可制定者是教師,學生的主體性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所以我們提出一種新的學案導學方式——自助式學案導學。所謂“自助式學案導學” 即學生參與學案導學制定過程,在學習之前和學習中能夠發(fā)揮更為主動的作用。“自助式學案導學”對“學案導學”提出了更為明確的方法。在這種自助式的課堂中,學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參與學案的編寫,有更多的時間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有更多的機會和老師同學們合作解決問題,更能夠自主完善學案,做出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學案資料。
二.自助式學案導學為初中語文課堂帶來的新變化
自從“自助式學案導學”實施以來,語文課堂發(fā)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
1.使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R的發(fā)現(xiàn)者
如果說學案導學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那么自助式學案導學則可以將學生的主動性與主體地位發(fā)揮到極致。比如,在教學《<世說新語>兩則》時,我跟學生一起制定的學案中包括這樣幾個問題:1.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世說新語》是一部怎樣的書,有什么樣的特點和內(nèi)容,簡要寫下你了解的情況。2.查閱字典,弄清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了解這些生字、生詞的含義與用法。3.熟讀課文。然后要求學生自選其一,認真完成。由于有不同類型的任務,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與喜好,有的學生喜歡歸納總結,就會選擇第一個任務,有的學生喜歡查字典,就會選擇第二個任務,有的學生喜歡朗誦,就會選擇第三個任務,在選擇任務之后,學生會主動去完成。在正式上課的課堂上,每一個任務都有學生爭著搶著回答,整個課堂一片欣欣向榮。這個時候,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不再機械地完成知識的接受,而是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知識,去探索與總結知識。
2.使教師從繁重的教學活動中解放出來,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備課,批改作業(yè),還需要為學生搜集各種與教學有關的資料,匯集各種練習題,有很多語文教師還擔任班主任工作,所以工作是十分繁重的。而自助式學案導學緩解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壓力,釋放了教師的能量,使學生主動去探究,解決問題,教師則更專注于以學識和智慧引導學生,感染學生,大大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3.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tǒng)教學中的新課預習只是交給學生課下完成,也沒有具體的內(nèi)容,一切靠學生的自覺。有些學生根本不去預習,有些學生應付差事,敷衍了事,還有些學生雖然態(tài)度認真,卻不知道如何預習,很多內(nèi)容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能重新幫助學生預習,大大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但是自助式學案導學模式實施以來,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有了更為明確的目的和方向,參與學案的制定也是出于自己的喜好,所以更具有積極性。同時,由于新課之前學生對學案中的內(nèi)容進行了預習,所以在新授課時會感覺聽起來比較輕松,學起來比較高效。
總之,無論是從道理上進行論證,還是通過實踐來證明,我們都可以看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自助式學案導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和較理想的改進效果。
自助式學案導學的確為我們的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氣象,也大大提升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然而有一點需要我們注意,那就是學案導學與多媒體關系的處理。使用導學案,學生更多的是根據(jù)導學案學習,更關注的是導學案本身,而這個時候應用多媒體就可能會使學生應接不暇。那么該如何處理導學案與多媒體的關系呢?這個問題依然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尋求解決的路徑,使導學案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真正地發(fā)揮作用。
(作者單位:江西贛州市南康區(qū)平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