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
1無單放貨的含義
要了解無單放貨的含義,我們需要先理解何謂“無單放貨”中的“單”。單,在此是指提單,是承運人已經接手海運合同及貨物或者已經將貨物裝船,同時承運人保證以此為依據交付貨物的憑證。提單可以由承運人簽發(fā)、也可以由其授權的代理人簽發(fā),或者由載貨船舶的船長簽發(fā)。 在海上貨物運輸的貿易交流中,提單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是海上貨物貿易的重要憑證,為雙方的交易活動建立起了橋梁。
那么,何為無單放貨呢?無單放貨,即無正本提單放貨,是指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等相關主體在未收到正本提單的情況下,由提單上所記載的收貨人或通知人提供副本提單或提單復印件加具保函,就對其放貨的行為。在現代海運貿易中,無單放貨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中國是一個港口大國,無單放貨的發(fā)生也就更加頻繁。
2無單放貨產生的原因
對于無單放貨是如何產生的,社會上有著許多不同的說法,所涉及的方面也是非常廣泛的。但是,筆者總結認為,主要成因還是以下三點:
2.1提單流轉與船舶運輸兩者間的速度存在時間差
隨著各個國家海上貿易交流頻繁地增長,船舶運輸速度也隨之逐漸加快,但按照提單流轉的正常秩序,其流轉速度又太慢,經常導致船舶已經到了卸貨港,但是正本提單往往還在銀行手中甚至發(fā)貨人手中。因此導致貨物流轉與提單交付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根據相關統計,此種情況發(fā)生的幾率達50%之多。貨物已經抵達卸貨港,但是由于無正本提單無法進行交貨,導致貨物在港口囤積。尤其是部分特殊貨物,對儲藏、保存有著特殊的要求,例如:新鮮的水果蔬菜海鮮需要冷藏、冰凍;有些商品物品易受潮、易腐爛或者不能在太陽下暴曬等,這些都會對貨物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得貨物質量受損,還有可能造成與訂單描述不符的情況,從而出現經濟損失。這些都是合同雙方乃至承運人所不想遇到的情況。同時,國際、國內航運市場競爭激烈,承運人會把船公司的商業(yè)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斷然不會選擇讓船只在目的港等待正本提單這種浪費時間精力甚至有可能影響下一次航運的做法;而對于將貨物卸下交給倉庫代為保管并支付一定費用的做法也并不是完全的贊同。但是當下,各國海關法往往都規(guī)定了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必須在載貨船舶申報入境之日起的一定期限內提貨,否則其進口貨物都將由海關依法沒收。于是為了減少自身經濟損失,又迫于海關相關規(guī)定的壓力,多數承運人往往會做出憑借副本提單或者提單復印件加保函也可放貨的決定。于是,無單放貨行為也就隨之產生了。
2.2海運貿易合同方面的原因
現在雖然國內海運貿易合同交流頻繁,但是國際間的海運貿易已經逐漸成為沿海國家經濟發(fā)展的主流。國與國之間的海運貿易甚至可以橫跨大半個地球,于是便導致一個海運貿易合同的貨物很可能會經過許多次的流轉才能抵達最終的目的地。因此,提單的延遲也是時常發(fā)生。不僅如此,正因為國際海運貿易合同有時會經歷很長的時間,過程中難免遇到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故,對于超出預期的變化,有時就需要重新簽發(fā)提單或者對原提單進行修改,那新提單的流轉又會產生一定延遲。承運人或者其代理人為了保護商業(yè)利益,有時便會接受保函交貨。隨著國際貨物貿易合同數量的增長,無單放貨這一行為也愈演愈烈。
2.3利用無單放貨進行欺詐有利可圖
盡管隨著各國對于貿易交流上的相關法律已經越來越完善,但是利用無單放貨進行欺詐的行為仍然存在。雖然在海運糾紛中所占比例并非最高,但是對于國際海運貿易正常秩序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目前利用無單放貨進行欺詐獲利的案件中,多數都是承運人與收貨人串通欺騙托運人。一些不法商家往往以較高的金額來引起賣家的注意,在簽訂海運貿易合同賣方將貨物發(fā)出后,收貨人便以各種理由推脫或是拒絕付款,導致提單滯留在發(fā)貨人手中或者銀行手中;在與承運人串通好的前提下,無正本提單就將貨物提走,造成出口國貨物、貨款的巨大損失。當發(fā)貨人發(fā)現貨、錢兩空時,往往就會以無單放貨行為來起訴承運人。
3無單放貨行為的合理性
一個現象的產生必定有它存在的理由。無單放貨行為會在海上運輸貿易中存在這么長時間,必定有它存在的緣由。
3.1承運人角度
承運人作為運輸貨物的一方,當然地認為完成運輸合同,將貨物運送至目的港交貨給正本提單持有人便是出色地履行了義務,完成了合同。但實際實踐中,往往會出現,貨物已經抵達目的港但前來提貨的人卻沒有正本提單的情況,主要是由于提單流轉速度慢。那么,承運人是負責運輸貨物的,不可能在目的港一直等待正本提單流轉至持有人手中,這樣不但浪費承運人的時間精力,同時也對船公司的正常經營產生影響。因此,承運人便會接受無正本提單交貨的行為來盡量減少可能造成的損失。雖然不符合憑單交貨的原則,但若是沒有出現糾紛,當事人也都欣然接受。這樣,承運人不但完成了義務,也不會出現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2收貨人角度
收貨人在未收到正本提單之前若已經得知貨物到港,出于其經濟收益的角度,收貨人也會希望承運人可以盡快交貨。于是,雙方便為了各自利益,達成一致,接受了無單放貨的做法。這樣也是讓收貨人可以更快的處分貨物,取得收益。綜上,筆者認為,從憑單放貨原則的角度,無單放貨行為的確不合理。但是結合實際操作中的情況及經濟效益的考慮,無單放貨行為亦有它存在的合理之處。
4無單放貨的法律責任性質
無單放貨行為的存在是現代海運貿易的一大問題,對于無單放貨法律責任性質的認定至今都沒有非常確切的定論。當前社會主要存在三種學說:侵權說、違約說以及侵權和違約競合說。承運人因無正本提單放貨而對持有正本提單人造成損失,正本提單持有人要求承運人承擔責任,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對于承運人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理論界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中,筆者將簡析這三種學說并表達筆者的看法。
4.1侵權說
在侵權說中,一些法學學者認為:提單是貨物的物權憑證,是正本提單持有人對貨物所有權的證明,也是持有人對貨物占有、處分的權利。當承運人在未收到正本提單的情況下進行放貨,侵犯了正本提單持有人直接支配貨物或將其處分的權利,是侵犯了正本提單持有人對于貨物的物權。因此,承運人應當對正本提單持有人承擔侵權責任。
4.2違約說
在對違約說的理解中,部分法學學者認為:承運人簽發(fā)提單就等于做出了憑正本提單交付貨物的承諾,而提單持有人持正本提單來提貨時,承運人則負有交貨的義務。根據《海商法》第七十一條對于提單的界定,可以得出,提單是可以用以證明承運人和提單持有人之間存在著合同關系。 因此,此種學說認為,如果承運人無正本提單放貨,即是不履行其合同關系義務的行為,對正本提單持有人存在違約行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4.3侵權與違約競合說
會存在這第三種學說,即侵權與違約兩者的競合,是因為將無單放貨這類糾紛僅僅定性為侵權或是違約都不夠全面、準確。侵權說中,學者只片面地關注提單的物權性質,認為違約之訴是不合理的;違約說中,學者只看到提單所建立的合同關系,而對貨物物權屬性不加以思考。所以,產生了兩者競合的學說。這也是筆者認為更加合理的學說。
5結論
無單放貨行為隨著海運的發(fā)展、提單制度的產生而出現。其存在有它的合理之處,但其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也是不容忽視的。無單放貨行為破壞了提單制度,擾亂了貨物運輸貿易的正常交易秩序。雖然無單放貨的主要是承運人,但其行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亦是無奈之舉。當前社會上普遍認為無單放貨是違法行為,是破壞國際貿易秩序的行為,因而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我國《海商法》中并沒有對無單放貨的法律責任定性,而理論界至今都存在爭議。三種學說的存在并不利于無單放貨糾紛的解決。所以,我國應當盡快立法定性無單放貨責任、建立承運人識別制度等法律措施來完善我國的海運法律體系。
我國的法律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國是一個航運大國,筆者認為,將海運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到優(yōu)先的位置,構建海運法律體系的同時,才能使我國的海運產業(yè)更加穩(wěn)定、快速地發(fā)展。
本文對無單放貨及其相關的主要法律問題進行了淺析,筆者也簡述了自己的觀點,也對問題的解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但是由于筆者自身知識和經驗的不足,以及問題的復雜性,筆者只能對問題做初步的分析和見解,對問題的論述還不夠深刻,涉及的問題必定還有不少疏漏之處未能詳細地討論、解決。本文僅作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學者關注到此領域。
參考文獻:
[1]劉俊.試析不同主體情況下無單放貨的法律性質[J]. 北方論叢.2006年第6期.
[2]林志強.論承運人無單放貨的法律責任[J]. 當代法學. 2002年第5期.
[3]張修杰.淺析國際貨運單據的流轉模式[J].民主與法制. 2007年第4期.
[4]蔡瑛.船舶代理人無單放貨的法律責任問題[J].航運交易公報,2002年
[5]楊玉.淺析物權憑證與無單放貨[J].商情.2012年第26期.
[6]陳豪.小議提單欺詐及防范措施[J].商場現代化.2009年
[7]張念宏,蔡存強.海商法理論與事務[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06.01.
[8]王偉.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的法律與實踐: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若干問題的比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05.01.
[9]魏振瀛.民法(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