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摘 要: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增加檢察機關訊問過程進行錄音錄像的規(guī)定,將同步錄音錄像從內部工作制度提升至法律層面,對檢察機關依法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帶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檢察機關;錄音錄像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以下簡稱《新刑訴法》),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這次刑訴法的修改,增加了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錄像的規(guī)定,對檢察機關來說,盡管已經(jīng)實行同步錄音錄像多年,但本次刑訴法的修改將同步錄音錄像從內部工作制度提升至法律層面,解決了實施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的法律依據(jù)問題。
一、目前基層檢察機關同步錄音錄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辦案人員的思想認識不到位
一是部分偵查人員存在同步錄音錄像無用論的思想誤區(qū)。認為同步錄音錄像只是作為一種證據(jù)的固定方式,對職務犯罪事實認定起不了多大作用,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翻供,同步錄音錄像是解決不了實質問題的,而且會成為偵查過程的一種累贅,過于頻繁地錄音錄像不僅會耗費大量人力和財力,還會影響偵查進程。二是僅將全程同步錄音錄像視為一種工具,隨意化、不規(guī)范現(xiàn)象依然較為突出:一是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線獲取到口供后才實行錄音錄像;二是只固定有罪證據(jù),對無罪供述則不進行錄音錄像。
(二)錄制人員配備難制約工作開展
當前,基層檢察院普遍編制少、人員配備不足已是個不爭的事實,成為當前檢察機關工作開展制約因素。高檢院規(guī)定實行審錄分離,錄制工作一般由檢察技術人員負責,同步錄音錄像不是檢察機關的關鍵崗位,人員配備難的問題更加突出。逢到案件全面鋪開,錄制人員人手少、調配難嚴重影響了訊問的順利進行。這是個現(xiàn)實的問題,基層院根本無法調配出滿足工作需要的錄制人員。即使解決了人員數(shù)量問題,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在案件辦理密集期外,又會造成錄制人員的閑置。
(三)看守所配套設施跟不上
目前各級檢察機關基本上都完成了對辦案工作區(qū)的同步錄音錄像系統(tǒng),但在看守所內卻沒有符合同步錄音錄像要求的訊問室,這主要是由于看守所由公安機關管理,檢察機關沒有專用的訊問室。因此,看守所內一般用便攜式同步錄音錄像設備錄制,由于便攜式設備的攝像頭及拾音器性能有限,再加上看守所內訊問室的隔音、照明等條件不佳,制作出來的同步錄音錄像光碟效果欠佳。
(四)規(guī)定的技術整合相對復雜增加了硬件設施運行的不穩(wěn)定
根據(jù)高檢規(guī)定,同步錄音錄像要與訊問過程實行同步攝錄,同步刻制光盤。同時,還要具備畫中畫功能,時間碼和溫濕度同步傳輸?shù)?,集成太多的東西,故障率增加。實際工作中,溫濕度不準,時間不同步,錄制中斷,刻錄出問題并不偶見。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影響了訊問的順利進行。
(五)在錄音錄像資料傳遞過程中缺乏可操作性保密規(guī)范
錄音錄像信息材料是視聽資料,副本錄制完成后并不需要封存,保管過程中具有較大泄密的危險,而錄音錄像的移動存儲載體作為證據(jù),要在偵查、批捕、起訴、審判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移交,涉及人員多,需要嚴格保密及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存儲載體被篡改或失密。但在同步錄音錄像制度中,錄音錄像的移動存儲載體在保存、傳遞過程中如何保密、不被損傷還沒有具體的可操作性規(guī)定。
二、新刑訴法條件下同步錄音錄像工作的應對策略
(一)提高認識,不斷規(guī)范執(zhí)法理念
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必須充分認識《新刑訴法》關于訊問同步錄音錄像規(guī)定的重要意義,首先是實現(xiàn)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最大限度地遏制逼供、誘供等違法行為的需要,其次是固定證據(jù),有效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的需要。偵查人員必須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同步錄音錄像,堅決摒棄不規(guī)范的辦案方法,著力在加強偵查能力、業(yè)務素質和偵查水平上下功夫,積極探索運用同步錄音錄像突破案件的新方法、新途徑。努力做到在認真執(zhí)行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的前提下,始終保持辦案力度;在嚴格依法辦案、規(guī)范執(zhí)法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職務犯罪偵查水平。
(二)增加投入,加強同步錄音錄像基礎建設
根據(jù)《新刑訴法》的規(guī)定,在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后,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都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所以,看守所也是錄音錄像的重要場所。目前,看守所內的訊問錄音錄像主要依靠便攜式設備進行,但錄制效果不理想。因此,為了配合《新刑訴法》的實施,檢察機關必須加強同步錄音錄像系統(tǒng)的硬件建設,及時更新設備,有條件的應對辦案區(qū)的審訊系統(tǒng)進行高清改造,提升同步錄音錄像的質量。同時與公安機關協(xié)調,在看守所內增設專用的訊問室,改善同步錄音錄像的錄制環(huán)境。
(三)增配人員,保障同步錄音錄像工作的順利開展
最高檢的《規(guī)定》要求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實行審錄分離原則,錄制工作一般要求由檢察技術人員完成。但基層檢察院的技術部門通常只有3~5人,除了同步錄音錄像工作外,還要負責全院的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化設備的維護、攝影攝像、視頻會議的調試、法醫(yī)、司法鑒定等工作,幾乎都是一人身兼多職。因此,為了保障《新刑訴法》下的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工作,應當給技術部門配備從事同步錄音錄像工作的專職人員1~2人。
(四)加大對技術人員培訓力度
對技術人員加強培訓,注重培養(yǎng)干警在辦案實踐中學習,提高自身科技素質和操作技能。加強對錄音錄像技術人員的保密安全教育,有針對性地進行保密技術和相關技能的培訓,強化技術人員的責任意識、保密意識和保密技能。
參考文獻:
[1]潘申明,魏修臣.規(guī)范執(zhí)法到訴訟證據(jù)——以檢察機關偵查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為視角.證據(jù)科學,2012
[2]趙東平.論檢察機關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及改進建議.河南社會科學2014
[3]譚世貴,何葉.論我國刑事證據(jù)審查制度的完善——基于張輝、張高平等錯案的分析.中國司法,2013
[4]靳豐倩.新形勢下的全程錄音錄像問題再思考——基于新出臺的相關立法與司法解釋的啟發(fā).青年科學(教師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