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仕蕓
【摘要】 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在本文中就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展開論述,并談了一些自己的體會。
【關(guān)鍵詞】 小學高年級 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5-068-02
0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边@是《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性質(zhì)與地位的表達。當前,大部分學生怕作文,究其原因:學生生活面相對較狹窄,又忽略對生活的觀察,因而素材少——沒話寫;沒有掌握各種文體審題、立意和布局謀篇的基本寫作知識及方法——不會寫;認識能力低,語言詞匯單薄,駕駛語言能力不高——寫不好,這是大部分學生作文“三大難”問題。于是,很多老師對作文教學茫然不知所措,只是讀讀作文要求,再讀讀幾篇范文,布置下去,收上來便了事了。而且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也忽視了閱讀與運用的有效結(jié)合,把閱讀和寫作分割開來,只重視內(nèi)容的挖掘和技巧的傳授,忽視了寫作。筆者多年從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在作文教學方面有一些體會: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素質(zhì)教育注重個性的發(fā)展,弘揚創(chuàng)造精神。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必須緊跟時代的要求,讓學生個性、靈性從應(yīng)試教育模式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拓寬學生寫作的寬度,寫作的自由性。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心理特點,捕捉他們生活的熱情和興奮點來實施作文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樂寫、愛寫。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寫作的根源是發(fā)表的欲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笨梢?,在作文教學中,激發(fā)寫作興趣是寫好作文的關(guān)鍵。教師應(yīng)注意通過多種方式,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表達見聞感受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使他們樂于觀察,樂于寫作。
如在每學年開學,我都會讓學生寫一系列的作文:《開學第一天》、《我的自畫像》、《我的新班級》等,由于這些話題都是生活中的內(nèi)容,都比較容易寫,通過這些作文,使我更快了解學生,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是為了表達,用自己的話表達心中的想法,這也正符合了寫作的本意。
另外,我還經(jīng)常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再讓他們在小紙條上寫感受、體會,格式不限,字數(shù)不限。這些話題都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鼓勵學生大量地閱讀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要寫好作文,語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積累是基礎(chǔ)。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擴大閱讀,豐富知識,為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chǔ)。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nèi)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作文來,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要多讀課外書籍,特別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學知識,也要了解一些。這里的閱讀不僅僅是指語文課內(nèi)的閱讀,更不等同于語文課本的學習,還包括大量的課外閱讀。
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閱讀的條件。我們在班內(nèi)設(shè)了一個小書架,發(fā)動每個學生從家里拿來幾本書與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換。另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到學校圖書館、匯豐年書店、市圖書館等借閱圖書。這樣就解決了書源,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好書可看。
三、巧用經(jīng)典課文作范文
讀是寫的基礎(chǔ),教師要善于利用閱讀教學來指導寫作,將讀和寫結(jié)合起來,讓讀為寫鋪路。語文課本選材文質(zhì)兼美,體裁多樣,這些文章在遣詞造句、布局、 謀篇等諸多方面獨具匠心,給學生學習寫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發(fā)揮語文閱讀教學的引路功能,結(jié)合范例教給學生寫作的技能技巧,使學生懂得如何去寫。例如教學《海上日出》著重讓學生領(lǐng)悟?qū)懢叭绾巫プ√攸c;教學《開國大典》,要引導學生懂得寫一項活動如何言之有序,如何進行場面描寫;教學《理想的風箏》讓學生感受如何通過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等。教師長期堅持授之以漁,學生定會在眾多課例的學習中掌握各類文章的寫作技巧。學生心中有法,寫起文章來自然就從容多了。
如語文出版社S版六年級下冊26課《理想的風箏》一文,在小學六年級課本中,是一篇很好的范文。這是一篇寫人為主的敘事類文章。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刻畫了一位樂觀開朗、愛工作、愛學生,對生活充滿了強烈的愛與執(zhí)著的追求的殘疾老師的形象。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開頭以春天的景物引出對劉老師的思念,中間回憶了劉老師上課和放風箏的情景,結(jié)尾直抒胸意,表達了對劉老師的深深懷念之情;在選擇材料上,作者選取了他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事例,尤其選取了他放風箏的事例作為重點來寫;在語言表達上,作者通過對人物神態(tài)、語言、外貌、動作等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另外,在描述每件事時,作者還穿插了對往事的議論。所以這這篇課文無論從中心、選材、還是表達方式,都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因此每次教完這一課,我都會讓學生仿照這篇文章的寫法,寫一篇寫人的敘事類文章,每一屆的學生都很好地完成這次寫作。
另外,教學中我還經(jīng)常結(jié)合典型課例加強縮寫、續(xù)寫、改寫等訓練,如縮寫《老人與海》《魯濱孫造船》,續(xù)寫《窮人》《稻草人》,改寫古文《畫蛇添足》《夸父逐日》,仿寫《校園交響詩》等,使學生依托課例,舉一反三,形成技能。
四、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
寫作訓練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訓練。它既是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是認識水平的訓練。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體現(xiàn)著聽、說、讀、思、寫諸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yīng)抓住各種寫作的契機,引導學生用筆記下日常生活的點滴感受,從而達到強化寫作訓練的目的。
1.寫周記
實踐證明,堅持寫日記確實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但也會給學生造成較重的課業(yè)負擔。因此我要求學生“每日一憶”,只要求學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經(jīng)歷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義的事情挑選出來,想想可以寫成什么作文。如果碰到自己特別感興趣又有把握寫好的素材,就寫成周記。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會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如果沒有什么活動,我一般會定一個主題讓學生寫。如“我的理想”等。
另外,結(jié)合每個單元的作文訓練,我都把寫作的時間安排在周末,這樣就保證了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寫作。一學期下來,學生的作文就不會少于20次了。
2.寫讀書筆記
每個單元教學完后,我都要求學生仿照百花園里的拓展與交流部分,圍繞本單元的課文內(nèi)容寫一段讀書筆記,這樣既復習了本單元的課文,又達到了寫作訓練的目的,很多學生都寫得很不錯,簡直就是一篇篇優(yōu)美的讀后感。長期實踐證明,這樣的寫作訓練,學生既容易完成,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書面溝通
我在班級里開設(shè)了一個心里話信箱。學生對班級管理有意見,想給老師提建議,與同學之間有摩擦,做錯了事不敢當面承認等等,就可以通過書信的形式暢所欲言。這樣,以信箱為中介,通過師生之間的真誠交流,促進了溝通,使情感更為融洽。另一方面,激起了學生寫的欲望,也鍛煉了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這些信是學生在感受特別強烈、表達欲望也特別強烈的情況下完成的,一吐為快,一氣呵成,因此很多都是內(nèi)容真實、情感豐富的好文章。
五、及時改評學生的作文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后,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印象很深,應(yīng)給予及時的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對于每次的單元作文,我都在周一收上來,從整體上評價學生的作文,在班上集中講評,如果不合格的重寫,第二天再對重寫的作文進行面批,然后再統(tǒng)一發(fā)回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輪流交換互閱等。學生把自己的或別人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后,看它是否順口,發(fā)現(xiàn)錯漏之處,并自己進行修改,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敘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fā)表意見。有時,對試卷上的作文講評之后,我還讓學生重新寫一次,這對學生的作文水平,無疑會上一個臺階。如果寫的是其他的文章,我都會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再挑選幾篇優(yōu)秀作文,在班上及時表揚、朗讀,再鼓勵他們?nèi)バ?、紅領(lǐng)巾廣播站或其他刊物上發(fā)表,學生寫作的熱情就會大大提高。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只要肯花心思,對學生的寫作訓練有素,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就應(yīng)該不是很難。春天來了,只要有陽光、空氣、水份,這花還愁不會開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