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春 吳素銘 張馨
心房顫動患者hs-CRP的變化以及與心房重構的關系
張立春 吳素銘 張馨
目的 探討心房顫動(房顫)患者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變化及與左房內徑(LAD)的關系。方法 選取房顫患者60例。隨機分為持續(xù)性房顫組(32例)、陣發(fā)性房顫組(28例), 另選竇性心律30例患者為對照組。通過心臟超聲心動圖測量LAD、左心射血分數(shù)(LVEF)。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hs-CRP含量。結果 各組hs-CRP和LAD比較。持續(xù)性房顫組血清hs-CRP的水平高于陣發(fā)性房顫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陣發(fā)性房顫組高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hs-CRP水平與LAD呈正相關。不同心功能的心房顫動患者hs-CRP隨心功能分級加重升高, 而LVEF隨之下降。結論 hs-CRP在房顫發(fā)生及持續(xù)中起一定作用, 并對預測房產發(fā)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心房顫動;高敏C反應蛋白;心房重構
房顫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 隨著人口老齡化, 其發(fā)病率也增高。年齡≥60歲人群中, 其發(fā)病率達6%[1]。隨著對房顫的研究加深, 證據(jù)表明房顫與炎癥有關。本研究通過對房顫患者hs-CRP的水平測定及與LAD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關系的研究, 進一步探討炎癥與房顫的關系及臨床意義?,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房顫患者60例, 其中男33例, 女27例;年齡56~75歲,平均年齡(65.5±10.2)歲。排除標準:瓣膜心臟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慢性感染、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腫瘤、急性冠脈綜合征及近期外傷、腦出血及手術史者。按照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于2006年制訂的心房顫動治療指南,持續(xù)時間>7 d患者為持續(xù)性房顫組(32例);≤7 d患者為陣發(fā)性房顫組(28例)。并按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的分級標準分級, 心功能Ⅰ級15例, Ⅱ級18例, Ⅲ級15例, Ⅳ級12例。選同期無房顫病史竇性心律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6例, 女14例;年齡54~76歲, 平均年齡(65.0±11.3)歲。
1.2 方法
1.2.1 超聲心動圖 采用philips公司HP5500彩超多普勒超聲測定LAD、LVEF值, 所選病例由同一臺超聲儀及同一醫(yī)師操作。
1.2.2 hs-CRP測定 患者于入院第2天晨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取血清, -20℃冰箱保存, 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hs-CRP含量。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采用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兩指標的相關性。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hs-CRP比較及與LAD的關系 各組患者年齡高血壓、冠心病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持續(xù)性房顫組血清hs-CRP的水平高于陣發(fā)性房顫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陣發(fā)性房顫組高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hs-CRP水平與LAD呈正相關。見表1。
2.2 不同心功能和心房顫動患者hs-CRP的關系 隨心功能分級加重, hs-CRP水平也隨之升高, 而LVEF隨之下降。見表2。
表1 各組hs-CRP和LAD比較[n, (±s)]
表1 各組hs-CRP和LAD比較[n, (±s)]
注:與陣發(fā)性房顫組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高血壓 冠心病 年齡(歲)LAD(mm)hs-CRP(mg/L)持續(xù)性房顫組32151756.2±11.253.1±6.7 8.1±0.8a陣發(fā)性房顫組28131357.1±10.442.4±5.6 4.8±0.7b對照組30141665.0±11.333.5±5.63.2±0.8
表2 房顫患者hs-CRP、LVEF與心功能的關系(n, ±s)
表2 房顫患者hs-CRP、LVEF與心功能的關系(n, ±s)
項目 Ⅰ級 Ⅱ級 Ⅲ級 Ⅳ級例數(shù)15181512 hs-CRP(mg/L)3.5±0.64.1±0.85.4±0.98.2±0.9 LVEF0.63±0.060.58±0.080.46±0.070.39±0.09
房顫的發(fā)生十分復雜, 越來越多證據(jù)表明炎癥與心房顫動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 C-反應蛋白(CRP)作為組織炎癥的標志,具有精確及敏感性, 可作為炎癥的監(jiān)測指標。血管損傷和氧化應激可表現(xiàn)為血管系統(tǒng)的炎癥反應, 它參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F(xiàn)研究表明CRP水平升高是心房顫動的獨立預測因素。國外學者在對持續(xù)性房顫患者的心房肌活檢發(fā)現(xiàn)炎性細胞浸潤、脂肪變性及纖維化現(xiàn)象[2,3]。
當心房肌發(fā)生炎癥反應時, 可產生CRP, CRP與補體結合后激活補體系統(tǒng), 參與炎癥反應, 損傷心房肌細胞, 引起心房結構重構[4]。在LAD增大時, 心功能惡化時CRP升高表明CRP水平與心臟擴大、如左心房擴大、左心室擴大有關[5]。
本研究結果表明:hs-CRP水平持續(xù)性房顫組高于陣發(fā)性房顫組及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陣發(fā)性房顫組高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hs-CRP水平隨房顫時間延長而升高, 同時hs-CRP水平與LAD大小存在正相關, 反映了炎癥心房重構與房顫的關系[6,7]。
本次研究還表明hs-CRP含量與心功能相關。心力衰竭時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處于應激狀態(tài), 在應激狀態(tài)下, 機體內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內皮細胞均釋放炎癥因子, 并刺激CRP急劇升高, 誘發(fā)和加重炎癥[8]。
總之, hs-CRP在房顫發(fā)生及持續(xù)中起一定作用, 并對預測房產發(fā)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1] Englmann MD, Svendsen JH.Inflammation in the genesis and perpetu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Eur Heart J, 2005(26):2083-2092.
[2] Nakamura Y, Nakamura K, Fukushima-Kusano K, et al.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atrial endothelium associated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possible involvement in intracardiac thrombogenesis.Thromb Res, 2003(111):137-142.
[3] Verheule S, Wilson E, Everett TIV, et al.Alterations in atrial electrophysiology and tissue structure in a canine model of chronic atrial dilatation due to mitral regurgitation.Circulation, 2003,107(2):2615-2622.
[4] 金彥彥, 朱小玲, 王春梅.C反應蛋白與心房顫動合并血栓的相關分析.中華內科雜志, 2011, 50(10):836-838.
[5] Acevedo M, Corbalán R, Braun S, 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erpetuation of the arrhythmia".Int J Cardiol, 2006, 108(3):326-331.
[6] 任高權, 胡定鳳.心房顫動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的變化及與心房重構的關系.臨床心血管雜志, 2011, 27(3):175-176.
[7] 姜偉峰, 劉旭.C反應蛋白與心房顫動的關系.心血管病進展,2010, 31(2):172-173.
[8] 曾能宏, 周慶輝, 聶大平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與預后的關系.中國基層醫(yī)藥 , 2008, 15(10):1674 -167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37
130011 一汽總醫(yī)院干部病房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