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無心
獼猴桃,低齡寶寶慎吃?
◎云無心
獼猴桃又被稱為“奇異果”,進口奇異果經常被當成高檔水果。營養(yǎng)學家們對它的評價也挺高,營銷中甚至有人稱之為“水果之王”。不過,又有人說它能引起過敏,尤其是5歲以下兒童吃后更容易發(fā)生。獼猴桃,到底能不能給寶寶吃呢?
成熟的獼猴桃酸甜適度,果肉顏色晶瑩,口感豐富。營養(yǎng)方面,它最大的特點是維生素C含量豐富,一個中等大小的獼猴桃提供的維生素C就超過了一個成人一天的需要量。有人把它稱為“維生素C之王”,也不算太夸張。但如果算絕對含量,其他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并不算高。不過,考慮到它的主要成分是水——100克中大約含有83克水,17克固體中含有那些微量營養(yǎng)成分,也就算相當可觀了。
很多水果都會導致一些人過敏。獼猴桃走向世界幾十年之后,直到1981年人們才注意到了第一起過敏案例。那是一位52歲的女士,吃完獼猴桃之后發(fā)生了蕁麻疹、呼吸困難和喉部水腫。此后,獼猴桃過敏才引起重視,越來越多的過敏案例被收集到,也有科研機構進行了一些研究。
基于現(xiàn)在的研究,獼猴桃過敏一般的癥狀發(fā)生在口腔部位,比如刺痛感、口腔疼痛、嘴唇腫脹等等。也有嚴重一些的,癥狀有呼吸不暢、嘴唇發(fā)青、嘔吐甚至虛脫。雖然第一起病例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后來的調查發(fā)現(xiàn)少年兒童更容易中招。比如,曾經有4個月和1歲嬰兒發(fā)生嚴重反應,需要送醫(yī)院治療的例子。在一些調查統(tǒng)計中,近四分之三的5歲以下兒童第一次吃獼猴桃會有輕重不同的反應,而成年人中這一比例不到五分之一。
不同的人引發(fā)過敏所需要的獼猴桃量不一樣?!哆^敏和臨床免疫學雜志》上報道過一個案例:一個餐館里的人用切過獼猴桃的刀去準備草莓甜點,刀上殘留的獼猴桃就引發(fā)了一個食客的過敏。
科學家們也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人第一次接觸獼猴桃發(fā)生了嚴重過敏,那么以后再接觸很可能繼續(xù)嚴重過敏,而不會“變得適應”;如果第一次接觸的反應不嚴重,那么此后再接觸也不會嚴重。只有很少的人初次接觸反應輕微而以后接觸變嚴重。
簡而言之,獼猴桃確實會使一些人過敏,兒童與嬰幼兒發(fā)生過敏的可能性還不低,父母們要謹慎對待。但這并不是說一定就不能給孩子吃獼猴桃。實際上,過敏是個很復雜很常見的現(xiàn)象。除了獼猴桃,各種食物也都可能導致過敏。牛奶、雞蛋、花生、大豆、小麥、海鮮、堅果這些常見的過敏原已經廣為人知,而蘋果、香蕉、胡蘿卜這些常見的水果蔬菜也可能導致過敏。
對家長來說,謹慎不等于“凡是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都不給寶寶吃”,而是在嬰幼兒期,小心謹慎判斷寶寶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簡單說來,就是在引入新食物的時候,每次只引入一種,從少到多,確認沒有過敏反應,并且穩(wěn)定幾天之后,才引入下一種。如果判斷出是過敏,還可以去醫(yī)院進行確認。如果確認了對某種食物過敏,就避免接觸那種食物,以及可能含有那種食物成分的其他食物。這,是解決過敏問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責任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