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挺
摘 要: 寫作是通過一系列文字和語言充分表達內心的想法,是一種自己關于世界的認知與看法。寫作的靈感大多來源于人們在生活中切切實實經(jīng)歷過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有感而發(fā)。在初中教學課堂上,老師都會強調將內心的情感融入到寫作中,只有這種帶有真情實感的寫作才更生動,更打動人心。
關鍵詞: 語文教學 課堂隨機寫作 教學策略
一、培養(yǎng)寫作興趣,激發(fā)寫作欲望
寫作是一項相當費心力的活動,單有寫作的資料是遠遠不夠的,若缺乏寫作的興趣,則照舊寫不出好的作品。就如同人們生活中的吃飯一樣,若沒有吃飯的欲望,就算是再美好的食物也會覺得索然無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寫作。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引導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就非常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愿望。但是若學生不具備這種內心的渴望,就算有再好的素材與資料也不會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進行課堂隨機教學的老師必須竭力對學生的寫作欲望進行發(fā)掘激發(fā)。
比如,初中語文課堂隨機寫作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講述在2012年4月的玉樹地震中的事情。許多當?shù)氐暮⒆記]有了父母,沒有了家園,當他們站在地震過后的廢墟之上,眼中流露出茫然與無措,他們望向遠方,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會走向何方。在2013年的岷縣地震中,一個年僅12歲的小男孩失去了父母,和奶奶在一起,當他看著父母下葬的時候,眼里滿是堅強,這給了學生很多感慨,學生覺得這個小男孩十分堅強,能夠面對這么痛苦和絕望的寫作意境。這就增強了學生的寫作欲望,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一系列優(yōu)秀作品。
二、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
“寂然凝思,視通力里。”這句話是對想象力的一種形象客觀的表達與描述。學生要想獲得知識,一條必備的途徑就是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隨機寫作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就變得非常有必要。學生通過想象,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詩文中描繪的情景,如臨其境,進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借助想象力,可以更加透徹地將學生想要表達的情感全過程展現(xiàn)出來。如果學生具備想象力,就可以使作文思路開闊、活躍,從而寫出來的事物人物等有聲有色、有血有肉。不具備這種能力的學生,就會詞語貧乏,思路遲緩狹窄,寫事寫人就會平平淡淡,不能感動人。結合當前中學生的具體特點,我們必須運用一切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在寫作訓練中,我們可以設計出許多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一切提高學生想象力的機會。
比如,進行初中語文課堂隨機寫作教學時,可以采取課文作文的方式。課文作文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思維更加開闊、活躍、深刻。具體實施辦法就是圍繞一篇課文,寫出少的是三四篇,多的是六七篇的一組小文章,在內容上,既可以各自獨立,又可以相互聯(lián)系。比如考慮課文的角度,啟發(fā)學生補寫那些留下想象空間的課文的情節(jié)或是為其續(xù)篇,或者把古詩文改寫成其他文體的文章。通過這種訓練,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擴展、發(fā)散、集中與深化了學生思維,從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幫助學生在多個層次、多個題材、多個角度地一件事情或寫一個人物。
三、設置創(chuàng)作模板
模仿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有法可循,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這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困難,而且能夠收到較顯著的效果。初中學生不僅善于模仿這些,而且樂在其中。老師可以借助這一點激勵學生進行一系列模仿。在學生進行相關寫作之前,老師可以教授一些寫作技巧與方法,讓學生進行閱讀欣賞,鼓勵學生從中找出其中的類似自己的情感表達和幫助學生再現(xiàn)自己的生活實踐。為了激活學生的想象力或者激發(fā)思維,可以先用這些文章作為參照,寫一些仿照性的作文。由于語文課對學生語言發(fā)展與實踐有著不可替代的借鑒與模仿的價值,通過課文鑒賞文章的形式與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布局謀篇等方面的寫作能力,而且可以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初中語文課堂隨機寫作教學時,不僅要重視課堂的作用,關注生活也是寫作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內容。寫作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根本,離開生活寫作不可行。老師在進行隨機寫作教學時要鼓勵學生注重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小事,設身處地地體驗。寫作必須結合生活,走進生活,必須能夠反映實際。老師之所以不斷鼓勵學生通過走進書籍拓寬視野,積累一些素材、寫作方法,就是因為其中蘊含了前人對自己生活的一系列感觸。
在初中語文的隨機寫作教學中有必要教會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得到寫作指導,對生活發(fā)表看法,之后進行相關創(chuàng)作。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寫作方法,發(fā)表進行獨立創(chuàng)作。
參考文獻:
[1]張建新,張高華.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0(2).
[2]孫銀燕.淺議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新課程(中學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