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君歡
[摘 ? 要]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的閱讀方法不科學,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學生的閱讀學習材料不精當。為了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幫助學生設置英語閱讀目標,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制定合適的閱讀策略。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對策;有效性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夠閱讀一般的英文報紙或者雜志;能夠閱讀一般的英文原著;能夠利用英文工具書解決語言疑難;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等等。目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離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高中英語教學工作亟待改進。本文將結合筆者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工作,淺析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方法不科學
1.英語閱讀的自我效能感低
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夠自信,他們在可以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往往會選擇自己認為能夠有確定把握完成的閱讀任務,而對于一些難以完成的任務就會自動放棄。他們害怕面對失敗,一想到自己無法解決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就會感到緊張,過多地在意自己的情緒,而忽略了提高閱讀學習的必要性。學生在對自己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無能為力時就會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tài),自愿放棄努力,甚至會產(chǎn)生“我最不喜歡英語閱讀課”或者“我根本就學不會英語閱讀”這樣的消極想法,喪失學好英語閱讀的自信心。
2.未設置科學的閱讀目標
調(diào)查顯示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的英語閱讀沒有一個長期的、清晰的發(fā)展目標,只有少數(shù)學生會為自己制定一個短期的、具體的閱讀目標。學生普遍習慣了在教師的安排下被動地接受一些英語閱讀的訓練,自身沒有積極提高閱讀能力的欲望和計劃。一個閱讀目標設定后,學生需要有堅強的意志、長期的堅持才能完成既定目標,但很多學生缺少這種持之以恒的學習品質(zhì)。
3.缺乏有效的英語閱讀策略
有些學生雖然有閱讀的想法,但是他們沒有掌握英語閱讀的正確方法,所以當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時,不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困難,也不知道怎樣從老師和同學那里獲得幫助,更不會進行合作學習。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完全是為了完成閱讀任務,他們往往不重視語言知識的積累和對背景知識的了解,不會做閱讀筆記,沒有摘抄英語優(yōu)美詞句的良好習慣,閱讀速度很慢,而且還有一些學生存在很多不良的閱讀習慣。
(二)教師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1.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想辦法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而是整節(jié)課都采取滿堂灌的方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他們對于高中生閱讀學習的唯一要求就是考高分。事實上,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閱讀學習有著自己獨到的想法和認知,他們希望可以了解更多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希望掌握英語閱讀的正確方法和策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但是,教師的閱讀教學沒有給學生提供可以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無法滿足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需求。
2.以完成閱讀任務為重點
為了幫助學生完成閱讀任務,教師總是愿花大量的時間講解單詞、短語和重點的語法知識,甚至會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的結構等等,卻較少考慮花時間去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把閱讀課上成了英語語法課是很多高中英語教師的通病。有些對閱讀教學不重視的教師,上閱讀課更是簡單,只把一些重點詞畫畫找找,對對答案,學生自己讀一讀大致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就算完成了。這些做法都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過分強調(diào)標準答案
有些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也會與學生有一些互動,比如教師會提出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回答,課堂氣氛比起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會更活躍一些,但是,這樣的訓練只能使學生對于閱讀材料有了一些淺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從什么角度思考、要得出什么結論都是通過教師事先設定好的問題強加給學生的,教師的問題代替了學生主動思維的過程,學生個人的閱讀體驗和理解沒有受到的教師的重視。
(三)學生的閱讀學習材料不精當
《高中英語課程新標準》中對于學生在高中階段英語的課外閱讀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達到30萬字以上。而我們在實際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呈現(xiàn)給學生的往往只是英語教材和練習題中的閱讀材料,這遠遠達不到閱讀量的要求。同時,很多的閱讀材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完全脫節(jié),文章中的詞匯量也超出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這樣的閱讀材料現(xiàn)狀無法滿足學生實際的閱讀需求,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缺失。
二、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幫助學生設置英語閱讀目標并提高自我效能感
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首先要幫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英語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英語閱讀目標。一個適合自己的閱讀目標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英語閱讀的樂趣,并通過興趣的指引長期堅持下去,提高對自己的認同感。當學生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閱讀目標之后,他們就會對自己的閱讀能力越來越肯定,從而提高對于閱讀學習的自我效能感。為了提高學生對自己的信心,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設定自己的閱讀目標,并且把閱讀目標分解成具體的、易操作的學習目標,通過完成這些閱讀任務,讓學生體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感,進而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二)改變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
英語閱讀教學應該是讓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教學活動往往是英語知識的單向傳輸。教師成了英語課堂活動的主角,一切學習的主動權都掌握在教師手中。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逐字逐句地講解并翻譯,學生被動地接受,無聲地記著筆記,對于閱讀毫無興趣可言,有些學生甚至會干坐一節(jié)課,毫無所獲。要改變這樣的局面,教師就要改變自己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很有效的能夠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模式。
(三)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制定合適的閱讀策略
我們進行教學活動的目標不只是讓學生“學會”,更主要是幫助學生“會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起學習知識本身更加重要。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求制定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并且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不斷調(diào)整,我們尤其要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師可以每周專門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介紹閱讀策略,然后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并且檢測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這些策略的使用情況,以便及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為了提高高中階段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教師、閱讀材料三者的緊密聯(lián)系,要認真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把新課程標準落到實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制定合適的閱讀策略,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和積極思維的王國。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
[2]梅水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4).
[3]陳蕾.高三英語閱讀課教學現(xiàn)象剖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6).
[4]周文婕.閱讀策略遷移調(diào)查及元認知培訓[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3).
[5]谷欣雨.高三英語閱讀策略運用狀況與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6]上海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 肖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