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洪麗
英語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語言,英語作為語言,其教學最終就是為了交際。學習英語,單學詞語、詞匯、語法是不夠的,還得學會怎么使用它,也就是獲得語言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有四個重要參數——語法性、適合性、得體性和實際操作性,其中適合性和得體性的實質就是語言使用者的社會文化能力。語言和文化是互相影響、互為補充、互為依附的。語言是文化載體,又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表現形式,同時是文化的產物。在實際中,如果交際雙方不注意彼此的文化差異,則交際時必然會產生交叉誤解,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是迫切的、必要的。
一、傳統(tǒng)英語教學存在弊端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多局限于就語言而教語言的境地,老師只注重學生語言形式是否正確、讀得是否流暢,而較少注意結合語言使用的場合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造成學生只能機械地模仿,甚至背誦課本上的段落,不顧及交際的場合、對象及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由此引起誤解或落下笑柄。
二、中西文化存在巨大的差異
1.價值觀念與道德規(guī)范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西方人自我中心和獨立意識很強,主要表現為:自己事情自己做,自己負責,不希望別人介入,也不指望別人幫忙;不習慣關心、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事情。由于以上兩個方面,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的幫助在外國常是令人難堪的,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因此有時主動為朋友提供幫助,特別是經濟上的,反而會得罪人。而中國人強調“克己服人”、“天下歸仁”,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個人的人生價值在于奉獻。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尤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從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及獲得的成就感,而中國人卻對個人主張比較謙虛,不炫耀,中國人的謙虛在西方人看來既是對自己的否認,又是對贊揚者的鑒賞能力的否認。
2.社會禮儀和風俗習慣存在差異。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名字、年齡、單位收入多少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問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西方人收到禮物要當著客人的面打開并連聲稱好,而中國人則會放在一邊。中國人做客喝茶要留下少許以示喝夠,而西方人要將咖啡全部喝完以示喜歡。中國人分外殷勤好客,一杯杯敬酒,一遍遍夾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得西方人覺得難以應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please?。ㄗ员悖┲袊酥匾暭彝ァ⒂H情,而西方人家庭關系松散,我們可按年齡的長幼稱呼大爺、大娘、大叔、大嬸等,而西方人長幼平等,多以朋友相處,對男士統(tǒng)稱Mr,對未婚女士統(tǒng)稱Miss,對已婚女士統(tǒng)稱Mrs.中國人告別時常說:實在對不起,打擾了。而西方人則說:It is very nice having a talk with you.等等。
三、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
1.滲透文化意識為單詞教學添色。單詞的教學往往是:教得枯燥,學得乏味。我們可以借助文化給單詞教學添點色,使課堂內容豐富多彩。如在教“wedding”這個單詞時,介紹東西方的婚禮習慣,中國人擺宴席招待賓客,大鋪張;西方人開party,旅游度蜜月。中國人喜紅色喜氣;西方人白色表圣潔。學“color”系列單詞時,比較“white”在中西方人心目中的不同含義;白色在西方代表“圣潔”、“高貴”,而在中國就被認為是“疾病”、“死亡”。英語中一些有趣的習語也可補充:black tea(紅茶),white house(白宮),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green-eyed(嫉妒的),black and blue(青一塊紫一塊)。通過比較和補充這些知識,既可使課堂內容豐富,又可讓學生多掌握一些顏色在西方文化中的含義,減少學生受母語影響而造成的理解錯誤。
2.滲透文化意識于句子、課文中,促進地道英語學習。在學習句子、課文時,如在學“How old are you?”時,告訴學生:在中國詢問年齡很平常,但在國外問女士年齡,她們常常會婉轉地回答道:“It’s my private secret.”因為西方人認為年齡、收入、去向等屬于個人隱私,他們是不愿意以這些內容為話題的?!癢estern Festivals”中學習Mother’s Day的由來,可同時了解中國端午節(jié)等節(jié)日的由來;介紹西方的節(jié)日如時間、活動內容、形式等,并同中國的節(jié)日進行對比,加深理解。稍微一點補充對比,會對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從而避免中國式的英語出現。
英語中文化的知識來源是非常豐富的,教師上課是極易發(fā)現的,一個單詞,一個句子,一個體態(tài),一首歌曲都富含了一定的文化知識。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發(fā)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各國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英語國家的一些文化知識在廣告語用詞中,路標中,產品說明中,食品飲料名稱中,電視電影等中頻頻出現,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平??梢宰寣W生注意留意生活,積累知識。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發(fā)揮文化意識的功能,在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內容豐富,生動有趣,同時能夠學會地道的英語,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英語社會實際中,從而達到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