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思銘
摘 要: 作者介紹了鋼琴給民族樂器伴奏時需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項及選擇鋼琴伴奏的一些優(yōu)勢,并談談自己伴奏時的經(jīng)驗及一些簡單處理。
關鍵詞: 鋼琴 中國民族樂器 竹笛伴奏
現(xiàn)在音樂界大多對于樂器的解釋是能夠發(fā)出樂音,并能進行音樂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器具。從古至今,人類通過演奏樂器,借以表達、交流思想感情。最早并且收入課本的樂器,河南舞陽賈湖骨笛距今已有九千年左右的可考歷史,是音樂認知體系中最早的、完整的樂器,充分說明了中國民族樂器的歷史悠久。
我們現(xiàn)在所演奏的中國民族樂器,其演奏形式可以追溯到由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筑、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還有之后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清樂等種類繁多?,F(xiàn)在我們演奏所使用的民族樂器都是這些傳統(tǒng)形式的繼承和發(fā)展。
現(xiàn)階段不僅繼承了之前的民樂演奏形式,而且結合了西方的一些音樂元素進行改良:民樂團的編制、民樂團根據(jù)交響樂團所增加的新型樂器、鋼琴伴奏,等等。
鋼琴(意大利文:pianoforte)是一種源自西洋古典音樂的樂器,距今已經(jīng)有數(shù)百年歷史。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后面的金屬弦音版構成。音域范圍廣,從A2(27.5Hz)至c5(4186Hz),標準音a2(440Hz),幾乎包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而且聲音相較于其他樂器穩(wěn)定許多。因此,作為一種音域最廣的樂器,其不僅變化豐富,而且由于其多變的特性非常適合給聲樂、表演或不同樂器進行伴奏。鋼琴伴奏是一種常見的音樂作品伴奏形式,伴奏的樂器不同,最終表現(xiàn)出來的風格也迥異。另外,鋼琴是眾多樂器中為數(shù)不多的、只需要一個演奏者就能奏出和聲的樂器之一。因此,在各種形式的演出中,使用鋼琴伴奏不失為現(xiàn)在最常用的一種樂器演奏方式。
用鋼琴給器樂尤其是發(fā)展歷史不同的民族樂器進行伴奏,首先一定要注意的是中國樂器的特色,而且應當以其為主,不能喧賓奪主,否則就失去了伴奏的意義。
伴奏的主要作用就是烘托氣氛,使樂曲的樂思更加完整,視聽感覺更加完美,幫助器樂完成一個更加完整的藝術作品,達到使用一種樂器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因為鋼琴伴奏的音量過小,不能給予民樂演奏者在情緒上的推動,反而會讓演奏者找不到“節(jié)奏點”。反之,如果伴奏的音量過大,掩蓋掉演奏者的音量,就會讓音樂模糊不清。因此要完成一個良好的藝術作品,伴奏的作用功不可沒。
曾經(jīng)的竹笛伴奏經(jīng)歷對于還是一個本科生的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嘗試。要給一個民族樂器進行伴奏,散板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更甚于炫技的快板部分。大部分民族樂器都會有散板部分,這個部分是演奏者對樂曲整體的把握。還有一些演奏者演奏時的不良習慣,都是伴奏時應當格外注意的部分?!耙磺€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尤其是散板部分,是一個演奏者性格彰顯最為明顯的部分,因此快速地融入演奏者的情緒走向非常重要,凡是好的藝術作品都是需要用感情表達的,否則,再嫻熟的技藝也會顯得蒼白和空洞。這點就需要多次練習、磨合、體會,最終實現(xiàn)完美統(tǒng)一。
而快板則是屬于演奏者的炫技部分,鋼琴伴奏在此時的作用就是把握住主要的節(jié)奏線條,使得這個部分快而不亂、條理清晰,使演奏者能夠迅速地融入到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狀態(tài)中。這個部分鋼琴伴奏主要就是節(jié)奏的把握和起到適時的點綴作用,對于作品的主題表現(xiàn),主要還是在于演奏者。
鋼琴伴奏者自身一個良好扎實的鋼琴基礎是支持這一切的必要條件。鋼琴演奏基本功訓練,是鋼琴演奏必須掌握的基本演奏方法和基本技巧。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練習,最重要的是講究練習質量,寧可進度慢一點,也要追求高質量的練習。此外,由于伴奏的是民族樂器,除了音階、琶音等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外,五聲音階也要適當熟悉一下。由于民族樂器的特性,對于純四純五度的音程也要有一定的敏感度。
具備了上述這些基礎條件和良好配合,剩下的重要一點就是精益求精了,這也是我們作為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中華兒女需要重視的一點——鏈接作品的藝術背景,仔細研究,反復體會。
了解這一藝術作品的藝術背景和創(chuàng)作背景對于作品的伴奏非常重要,這樣不僅可以使得現(xiàn)場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表達時會更符合作品的本意。鋼琴伴奏者對作品的理解程度深淺,直接聯(lián)系到整場演奏效果的優(yōu)劣。鋼琴伴奏不僅是手指的靈活度,更重要的是有很強的藝術控制能力,這種能力直接影響伴奏過程中所使用技巧的發(fā)展、發(fā)揮與提高,自始至終引導演奏的全過程。這一點可以說是對鋼琴伴奏者的一個較大考驗。
作者的生平簡介也是我們的必修課,必須足夠重視。就如一個一生坎坷的作曲家,是很少能有大篇幅的明朗情緒展現(xiàn)的,即便是節(jié)奏明快的快板部分,也會隱隱有憂郁的情緒伴隨其中。
要做好民族樂器的伴奏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有演奏者的存在,伴奏者在演奏效果上,包括音色、音量的控制,不能如演奏獨奏樂曲那樣子的“我行我素”,而是需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雙方應對作品的表現(xiàn)達成共識。為了更充分地表現(xiàn)藝術形象,鋼琴伴奏應該在前奏處的先現(xiàn)就起到表現(xiàn)作品意境、調動演唱者情緒,從而達到感染演唱者和聽眾的作用。伴奏藝術是一門“合作”的藝術,伴奏者需要與民族器樂演奏者一起創(chuàng)造音樂的音響效果,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傾聽,才能協(xié)調地發(fā)揮二者優(yōu)勢,才能展現(xiàn)出歌曲的魅力。當然如果努力做到了,則對于自身來說將是一件受益匪淺的事情,不但有利于我們自身音樂技能的儲備,而且有利于拓寬本專業(yè)之外的知識。
鋼琴在給民族樂器伴奏的同時,對于自身的音樂素質也是一種提高,在對于作品的背景及內(nèi)涵了解的過程中,作曲之中寫作手法表達的細膩、豐富的時代特色,對于的音樂素養(yǎng)本身就是一種積淀。對于作品韻律的研究、音色、呼吸與風格的把握也有利于對音樂更好地理解。對于旋律的把握,在伴奏過程中會有一個和對方默契度的訓練,這有利于我們對音樂敏感度的培養(yǎng)與提高,華彩部分就是其一。
更多地接觸民族器樂是我們了解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多民族國家的途徑之一。雖然自己大學期間學習的專業(yè)是西洋樂器,但是繼承和發(fā)展本民族文化也非常有必要,更是一個當代大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平時與民族樂器的合作、伴奏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