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彥平
摘 要: 具備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口語學習現(xiàn)狀及口語表達能力欠缺的原因,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 大學生 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教學
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在修訂說明中指出:“將讀和寫列為第三層次已無法滿足社會對大學畢業(yè)生英語能力的要求,掌握了詞匯、語法并不等于掌握了英語語言?!逼湟寻颜f的能力列入更高的層次。語言學家Hymes認為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只有獲得交際能力的人才同時具備語言的基礎知識及使用能力。所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僅遵循了社會需求、教學大綱要求,還符合了語言教學理論的要求。
一、大學生口語學習現(xiàn)狀
1.口語學習現(xiàn)狀
近年來,由于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展開,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整體呈上身趨勢。但比起聽讀寫譯四項語言基本技能,大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呈低水平狀態(tài),特別是為了應付各種諸如大四、大六的英語考試,一些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中忽視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英語口語交際中的“聾啞現(xiàn)象”普遍出現(xiàn)。
2.大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欠缺的原因
(1)缺乏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語言環(huán)境對二語口語習得至關重要,一個口語氛圍濃厚的交際環(huán)境,可使學生說出地道而流暢的口語,并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和欲望,樹立學生學習口語的自信心。不難發(fā)現(xiàn),有過留學經(jīng)歷的學生比起沒有留學經(jīng)歷的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強得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如今在我國的非英語專業(yè)口語課上,除了每周一兩節(jié)口語課外,在日常生活師生交談等活動中很少使用英語,缺乏英語語言實踐的練習,離開實踐練習是不可能學好口語的。
(2)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不明確
面對知識經(jīng)濟和學習化社會的挑戰(zhàn),一些大學生雖然能夠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傾向于受外部學習動機的影響,比如為了獲得文憑、高分數(shù)、升學及別人的贊許等。外部動機并不是出自學習者本身的興趣,一旦外部因素取消,那么學習者就很有可能放棄英語學習。內(nèi)在學習動機不夠強烈,導致他們忽視學習英語口語的重要性。學習動機的不明確,阻礙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口語水平處于低下狀態(tài)。
(3)大學生的焦慮心理
焦慮是語言學習者特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這使學習者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呈現(xiàn)一種煩躁不安的心理狀態(tài)。而英語口語的交際性、靈活性,使學生在口語學習中產(chǎn)生的焦慮現(xiàn)象尤為嚴重,口語教學中如果克服不了這種心理障礙,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很難提高。
二、有效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解決方法
1.創(chuàng)造多種多樣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
為給大學生口語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語言交際活動,充分讓學生在大量的交際活動中學習口語,在真實的語境中感受英語,從而鍛煉和提高英語口語運用能力,例如在某個情景中的角色扮演。學生扮演某個角色,按角色的要求在規(guī)定的情景中進行活動,從而培養(yǎng)在實際生活、工作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角色扮演能使學生對學到的語言材料靈活運用,對話內(nèi)容更接近于生活實際,使語言能力在運用中獲得鞏固和提高。另外,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英語角,針對各種話題交流,這樣學生不但可以練習口語,還可以交流獲得許多英語學習經(jīng)驗。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大學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動機首先要利用學生本身固有的動機,如好奇心、學生對成功和自尊的渴望,教師所教的東西對學生要有價值。Slavin(2003)認為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動機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好奇心,使用大量有效的呈現(xiàn)方式。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看純正的英語閱讀材料(英文小說和英文報刊都是閱讀的優(yōu)秀材料)、地道的英語電影,并有意識地積累句子,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按照英語的模式來表達,口語表達能力就會逐步提高。另外,幫助大學生建立學習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一個有挑戰(zhàn)性且經(jīng)過努力能實現(xiàn)的目標,可以鼓勵學生努力進取。比如本月要學多少句口語表達句型,掌握多少交際詞匯量,等等。
3.消除焦慮心理,增強自信心
學生在口語學習中必須想辦法克服焦慮心理,這樣才能增強自信心。首先,學生必須保持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就是要敢說、多說,不怕說錯,有錯認錯,知錯必改。只有保持這種逆水行舟的精神,才有希望到達成功的彼岸。其次,教師可開展針對性的口試訓練,幫助學生熟悉口試流程,克服焦慮情緒,樹立自信心,從而慢慢減少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心理因素的干擾,更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最后,教師可以采用一些“低情感障礙教學法”,如自然法、暗示法、全身反應法等,這些教學法都十分關注學生的情感,強調(diào)情感對英語口語教學的作用,將學生的情感障礙降至最低,從而消除學習口語的焦慮心理,增強自信心。
結語
外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艱辛的過程。語言實踐的機會越多,交際能力提高的可能性才會越大。所以,在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消除學生的口語學習心理障礙,真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崔衛(wèi).英語口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黃強.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點滴.讀與寫[J].教育教學刊,2007(2).
[3]李華東,欒述文,袁洪嬋.新世紀英語口語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彭金定.大學外語教學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