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鳳
摘 ? ?要: 在新課改理念下,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教師的“勤教”與學生的“苦學”,更要從學生的實際和需求出發(fā),不僅要把知識教出去,還要確保學生學進去,這樣才能實現(xiàn)有效的英語教學。
關(guān)鍵詞: 學生觀 ? ?教材觀 ? ?學習策略
十多年的英語教學讓我越教越“怕”,“怕”不了解學生,“怕”吃不透教材,“怕”學生掌握不了學習內(nèi)容。正因為這些“怕”字,激發(fā)了我在教學中進行一些思索和嘗試,這里我談?wù)勛约焊惺茌^深的三個方面。
一、用心研究學生
新課程教學理念要求我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樹立新的學生觀。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和個性,滿足他們的需求與發(fā)展的愿望,采用有利于發(fā)揮他們主體作用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考慮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每當接手新的班級,我首先做的便是用心研究學生,從成績到興趣愛好,甚至家庭狀況。我班有一個學生叫梁濤,第一節(jié)課我就注意到他沒有精神,聽課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記筆記。課下我及時找他交談,發(fā)現(xiàn)他英語成績一直較好,就是最近一段時間心理壓力大,父母在外打工。了解這些后,我一方面對他的生活多加關(guān)心,另一方面針對他基礎(chǔ)較好,經(jīng)常提問他。幾節(jié)課下來,他明顯信心有所增強,注意力也集中很多。月考時,他的成績果然不錯,后來儼然成了班級學習英語的模范生。
二、潛心研究教法
新課程研究模式,要求教師知識向廣度延伸,向深度拓展,教師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zhì),踐行課程的實施,力求把每一堂課都當做提高自己教學質(zhì)量的機會,不斷分析、總結(jié)自己的教,強化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用心研究學生,更要研究教學方法。
1.注重學習策略的滲透。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精選一些適合各個單元話題的閱讀材料,編者的宗旨之一是把些材料當做載體供學生學習閱讀。因此,教師對于教材中的各種策略的研究和教授是必需的,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教材編寫的目的,即掌握方法,學會學習。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M7U21,Lesson3為例,Read to learn部分給出Reading strategies:Sequencing of information(將信息排序)。本課的閱讀材料是一篇以傳染病為話題并帶有空缺段的文章。具體閱讀步驟是:1.通覽全文,了解大義及如何行文。標題中的throughout history給了我們暗示:按時間順序。2.局部閱讀,讀空缺段前一段和后一段,通??杖倍问巧弦欢蔚难永m(xù)或承啟下一段,如空缺段落3,我們可以把Para4中的the Roman Empire與選項A的相關(guān)信息匹配。3.整體重讀,檢查、核對所作的排序。
結(jié)合閱讀材料滲透閱讀策略,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并讓學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2.設(shè)置可行的教學任務(wù)。若要學生有效地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就必須給他們明確的學習任務(wù)。如教授北師大版模塊4 Unit10 Lesson1時,Read to learn環(huán)節(jié),首先請學生帶著6個句子速讀文章,然后根據(jù)課文判斷正誤,接下來幫學生列出影響對文章理解的難點短語表達,再根據(jù)上下文將它們與所給的解釋搭配,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必要時可以小組討論。最后請學生根據(jù)所給文章框架用詞或詞組列出細節(jié),并以ask and answer的形式與partner互相采訪,這樣既能加深理解文章,又能練習重點短語表達。只有如此,學生無論獨立思考、相互討論、實踐操練都有明確的目標,才能真正坐下來深入學習。
3.重視課堂提問。提問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基礎(chǔ)好的學生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對于課堂提問總能積極思考,很容易成為課堂的主體。而后進生由于基礎(chǔ)薄弱,自信心不足,懶于思考問題,因此常常會一問三不知,最終課堂互動難以進行。針對這類學生的狀況,我會把較容易理解的問題留給他們,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幫他們在學生面前贏得自信,享受成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老師不嫌棄他們,堅持不懈地關(guān)注他們,最終他們就會被老師的真誠、努力感動,自覺地融入課堂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4.重視課后習題的布置。習題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挑選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業(yè)。布置的習題不僅要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要作為某一知識點復習時的依據(jù)或內(nèi)容。比如作業(yè)布置上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深度和量的要求。以“選擇適當?shù)脑~并用恰當形式填空題”為例,我要求有的學生選對詞,有的學生還要會用恰當形式,還有的學生要翻譯。
三、耐心指導學法
教師教好,還需要學生學好。在研究教法的同時,我還在思考“學生應(yīng)怎樣學”。
1.強調(diào)讀。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感非常重要,讀無疑是培養(yǎng)語感、提高英語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是這個道理。首先讀教材,高中教材中許多文章層次清楚,脈絡(luò)分明,因而學生要堅持每天朗讀課本。除了教材外,我根據(jù)學生喜歡做習題的心理,要求學生每天在自己所做的習題中,挑選一篇閱讀理解材料把它讀透,不放過一個生詞和句型,即“精讀”。
2.注重背。背誦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功,只有在背誦記憶的基礎(chǔ)上才能模仿運用。其一,背單詞。單詞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沒有單詞也就無所謂語言,英語學習自然離不開單詞學習。可以用比較法進行歸類記憶,如形近詞、同義詞、反義詞等。其二,背例句。背例句是學習單個知識點和語法理論的好方法。呂叔湘先生曾說:“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比鐚W習帶邏輯主語的動名詞,可用“His being late for school made the teacher angry.”和“Would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window?”練習。其三,背美文。如背誦《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的文章,可以鞏固所學的英語詞匯及句子結(jié)構(gòu),增強語感。此外,每年各省市的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的范文也可以拿來背。
教學過程是交流的過程,教得好學生才能學得好,而學生學得好,反過來又能促進教師的教學,可謂是教學相長。這就要求教師在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課堂組織的同時,還應(yīng)該仔細研究學生及學法,加強指導。
參考文獻:
[1]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
[2]丁克威,主編.高中英語新型課堂構(gòu)建的實踐研究.
[3]中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