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群
摘 要: 初中階段政治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初中階段是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更能使學生形成好的人品,這也是現(xiàn)代教學要實現(xiàn)的目標,所以,本文就對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展開討論。
關鍵詞: 初中政治教學 人文精神 培育策略
人文精神是社會上不可缺少的文化素養(yǎng),這種素養(yǎng)能通過人的行為、思想、品格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階段,所以,加強人文精神培育的關鍵時期就是初中階段,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的重要作用就彰顯出來,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培育應該得到有效改善,從而為實現(xiàn)學生道德水平培養(yǎng)打基礎。
1.將人文精神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政治教學隨著時代發(fā)展,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停留在專業(yè)技能上,而是全方位培養(yǎng),綜合發(fā)展,讓學生先學會做人,再會做事,所以,初中教學中必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將人文精神培養(yǎng)融入其中,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將新課標改革要求落到實處,現(xiàn)代教育中要將政治教學和人文教學相融合,這是對舊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進,也是素質教育必須經(jīng)歷的結合,很多家長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并不正確,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就是優(yōu)秀,而忽略人文教學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這些方面需要在教育體制中加以改善。
2.當前人文精神培育中存在的問題
政治教學中,通過以往教學經(jīng)驗可以看出,目前人文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教師水平不足,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的正確引導十分重要,然而在政治教學中教師通常對學生自身需要并不了解,只是根據(jù)書本死板地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逐漸對政治失去興趣,不能達到正確教育的目的。其次,因材施教做不到。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主要從個人心理和性格能力等方面進行教育,然而,初中政治教學方式單一,沒有實現(xiàn)因材施教,使學生個體化差異不能得到很好的統(tǒng)一,使人文精神的傳遞渠道變窄。再次,教學模式的單一性使學生不能在政治教學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能很好地感知人文水平,不能在政治教學中增強教學效果。
3.加強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培育的對策
3.1初中政治教育應立足于學生實際開展人文精神培訓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政治教學長期以單一方式進行,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理論知識,久而久之,厭倦政治課學習,影響政治課的正常進度,導致學習無法進行,所以教師進行政治教育時應該推陳出新,在消費者維權教學中,應將教學內容與人文精神充分結合,使社會經(jīng)濟成為一種人文精神,公平公正成為道德重要內容,教師基于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使學生充分了解到違反消費者權益的不良后果,使學生增強維權的法制觀念,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理解程度進行升華,上升到人文教育高度,讓學生從人文精神和道德倫理角度更好地理解消費者權益,教會學生正確對待經(jīng)濟行為,在觸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機結合。所以,初中政治教育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人文素養(yǎng)。
3.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生處于接受能力強的階段,所以,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要盡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處于指導的角色,要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事實上,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和自身特長,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而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生不斷得到提高,事實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是一種人文精神培養(yǎng),教師在授課中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都能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將自己的威嚴固定在講臺之上,而要充分融入學生中,了解學生所學所需,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且在學習中積極與老師溝通,敢于說出自己對待問題的看法,教師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敢于發(fā)表對問題的看法和意見。由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性格還不穩(wěn)定,對未知事物好奇心很強,自尊心很強,很叛逆,所以,面對的社會誘惑更多,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培養(yǎng)學生抵制誘惑的意志力,可以說,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還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方法,讓學生抵制誘惑。
3.3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政治教學中,活躍的課堂氛圍更有益于學生學習政治,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所以,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的教學生活情境更了解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盡量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讓學生真正融入其中,教師適當把握每個情景的教學步驟,引導學生正確學習。
政治教學中,情景教學更能使學生易懂,例如,在認識自我這一章節(jié)關于青春的探討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本,將有關青春的課外讀物引進課堂,并且讓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一下自己對青春概念的理解,讓教師了解他們眼中的青春,教師還可以結合自身實際講述自己對青春的感受,讓學生朝著正確方向對待青春,還可以通過一系列課外活動展示青春,讓學生更了解青春,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在這樣的情景中更好地感受人文教育氛圍和精神。
總之,初中政治一定要將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精神素養(yǎng)作為重點引導學生,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起引導作用,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每個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使學生人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縫美.略談初中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6).
[2]陳超科.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人文性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90).
[3]趙宏輝.淺析人文精神與初中政治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