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絨 吳新燕
摘 要: 本文主要以訪談的形式采訪了十位大學英語教師,以期從大學英語教師的角度探究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指出高中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研究表明:宏觀層面上,大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的重點認識不到位,學習方法守舊,自主學習能力弱等;微觀層面上,大學生的語音、語調有問題,學習單詞的方法古老,聽力、口語普遍較差等。本文試圖為高中英語教師提供參考性建議,以期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師 高中英語 教學問題
一、引言
自二十世紀以來,大中小學英語教學一條龍問題(戴煒棟,2001)成為許多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很多研究者認為,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的教學屬于教育的不同階段,且各階段的教師和教學大綱的制定者因為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而導致這兩個階段的教學脫節(jié)(任大玲,2012)?;诖擞^點,很多專家,如張海紅(2013)、徐朝、劉好(2010)、王玲玲(2009)等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等方面闡述高中英語和大學英語之間的銜接過渡問題。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如冀玉蓮(2012)、陳春花(2011)等在研究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多數(shù)都是基于理論方面的研究,鮮有從大學英語教師這個角度探究大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些存在的問題可以部分折射出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本文試圖從大學英語教師角度探究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指出高中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希望對高中英語教學提供參考性意見,以期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訪談的形式對十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采訪。訪談問題包括:您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重點認識如何?您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平時的課堂互動怎樣?學生的五項基本技能如何?您最想對高中英語老師說什么等問題。
在訪談的過程中,筆者不僅進行了錄音,而且做了記錄。訪談結束后,筆者認真歸納總結十位教師的訪談內容。歸納總結后,筆者又找了一位同行,一起探討所歸類的內容。通過此研究,筆者試圖從大學英語教師的角度調查大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指出高中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三、結果與討論
基于所歸納的十位英語教師的訪談內容,筆者擬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展開分析,試圖探究大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宏觀層面
1.對英語學習的重點認識不到位
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一直都是初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會花大量的時間講解單詞和語法。雖然一直都在提倡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等,但由于高考的存在,使得英語課堂的改革多居于形式化。接受訪談的十位教師均表示,他們所教的學生都認為英語學習就是學習單詞和語法,這與張海紅(2013)的研究“中學英語課堂的‘語法講解’烙印使不少學生認為學英語就是學習詞匯和語法”的研究結果一致。這表明英語學習就是學單詞和語法是大學生普遍的看法,而這一看法的起因要追溯大學之前的英語教育。事實上,這一片面的認識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誤導性。
在訪談的過程中,有位教師認為英語學習主要就是學單詞和語法,至于課文,懂大意即可。老師有這樣的想法,學生對于英語學習重點的認識肯定也會有偏差。所以,不僅大學老師,高中老師更應該就英語學習的重點問題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2.學生的學習方法守舊
由上一點的分析可知,大部分學生,甚至部分教師對英語學習的重點認識有偏差,這樣很可能導致其學習方法、教學方法也不科學。在接受訪談的十位教師中,有九位指出他們所教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沿用高中的英語學習方法,即學生都習慣于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底下邊聽邊做筆記。這樣的課堂,很少有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即使有,也可能只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即“要我學”。我們現(xiàn)在倡導的是將“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接受采訪的教師均表示,英語課上,學生習慣于只聽,不肯參與課堂。所以,即使教師想有互動,也互動不起來,索性只講罷了,教師一直在講,學生也就只聽,這樣一聽一講,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即使有高考的存在,高中教師一定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響應教育部關于課改的號召,堅決杜絕填鴨式的教學。
3.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
接受訪談的十位教師均指出,他們所帶班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弱,除了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之外,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急需培養(yǎng)提高。
教育部高教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簡稱《課程要求》)(2007)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簡稱《課標》)(2003)中均提出要轉變教師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墩n標》還明確提出了任務型教學方式的建議。同高中英語相比,大學英語要求學生能夠使用多種學習策略、有很強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監(jiān)控、評估能力,減少對英語教師的依賴(文秋芳,1994)。
但在實際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由于高考的存在,眾多的英語教師仍然扮演知識傳授者與灌輸者的角色,主要還是采用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教師規(guī)定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生只需要跟隨教師的腳步即可。然而,大學里更側重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只是充當引路人。古人云:“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p>
4.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弱
初高中英語大都以教師為中心,應試教育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導致的結果就是教出來的學生只會應試,不會實際應用。被訪談的幾位教師指出有的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上了一百分,但連最基本的自我介紹也只能說一兩句,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
5.對英語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接受采訪的幾位教師均表示,他們所帶班級的部分學生都認為高中學英語是因為有高考,進入大學后,學好專業(yè)課才是王道。所以學生曠課、上課不聽,甚至在英語課上做專業(yè)課作業(yè)等現(xiàn)象非常嚴重。學生對英語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當然會影響其英語學習的效果。
(二)微觀層面
1.語音、語調有問題
接受訪談的十位教師均指出,他們的學生中多數(shù)語音、語調有問題,對音標的掌握不徹底,容易混淆一些音,如/s/、/θ/、/e/等。此外,學生對重音的掌握也不好,往往重音讀的不對,這些都應該引起注意。
2.學單詞的方法古老
接受訪談的十位教師均表示,他們的學生記單詞的方法十分古老,依舊是邊念邊寫,盡管老師反復強調,單詞要放到語境中記憶,可學生還是老樣子,可見這種習慣已經根深蒂固。
3.聽力、口語差(相對于閱讀和寫作來說)
學生的聽力和口語水平相對于閱讀和寫作水平來說較低,這可能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及中高考的存在,造就了一批應試能力強而應用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
四、意見與建議
筆者主要以訪談的形式采訪了十位大學英語教師,以期從大學英語教師的角度探究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指出高中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研究表明:宏觀層面上,大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的重點認識不到位,學習方法守舊,自主學習能力差等;微觀層面上,大學生的語音、語調有問題,學習單詞的方法古老,聽力、口語普遍較差等。
我們在訪談中詢問了十位被訪教師的意見,所提問題是:你想對高中英語教師說點什么?這十位教師均談了自己的意見,筆者將被訪教師的意見與自己的建議歸納總結如下:
(1)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有用英語授課的意識。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又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氛圍,從而為適應大學英語課堂夯實基礎。
(2)高中英語教師除了認真執(zhí)行《課標》的理念外,還應該了解《要求》的一些內容,以便更明確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也為學生進入大學后能盡快適應大學英語教育做準備。
(3)重視學生的語音、語調問題。高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語音、語調問題,及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英語的啟蒙教育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日后英語學習的語音、語調的好壞。
(4)多組織一些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活動。高中英語教師要徹底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啟發(f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積極地探索、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收。
(5)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從我們的研究可知,學生對語法的掌握不到位,似懂非懂。所以,高中教師一定要加強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多練習,多應用,讓學生徹底掌握語法知識。語法學好了,對學生的閱讀、聽力、寫作等技能有莫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春華.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6):15-16.
[2]戴煒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5):322-327.
[3]冀玉蓮.淺析高中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2:132.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任大玲.高中、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銜接問題及對策[J].外國語文,2012(07):206-208.
[6]王玲玲.對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問題與思考[J].考試周刊,2009:120-121.
[7]文秋芳.大學英語學習策略變化的趨勢及特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4,(06):43-46.
[8]徐朝,劉好.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03):129-130.
[9]張海紅.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的銜接問題及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0):313-315.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