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巧琴
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手段日新月異,多元文化價值觀念普及,新技術媒體已悄悄走進每個人的身邊,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新媒體是借助數(shù)字和網絡技術,以電腦、手機及其他數(shù)字接收設備為終端進行信息傳播的新媒體形態(tài)。這里我們將其運用到幼兒園的教育科研中,將其與現(xiàn)有媒體有效合力,一方面借力媒體功能促進研究的實效,另一方面發(fā)揮其多元組合形式使研究不斷深化。
組合模式一:教學活動+數(shù)字攝像頭,讓觀察的角度更豐富。
在常規(guī)的幼兒活動室中加入數(shù)字攝像頭,前中后六個拍攝角度,不僅真實記錄了教師和孩子的活動表現(xiàn),在回放中也讓教師更好地反思活動,對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具有立竿見影的實用效果。
執(zhí)教教師能通過實踐、回放觀看、反思調整、再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數(shù)字攝像頭記錄的視頻資料不僅能讓教師自主選擇角度進行個人研修,而且能觀看自己的課堂錄像進行自我剖析。在視頻資料回放時,對于自我反思性的觀察過程的記錄,教師可以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幼兒活動狀態(tài)上。
組合模式二:游戲活動+IPAD,讓探索的空間更豐滿。
現(xiàn)代社會對孩子的要求是培養(yǎng)主動探索,學會學習,學會與人相處的孩子,這樣才能適應將來的生活。隨著《指南》的推進,主題教學活動作為一種時代性的課程結構模式,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與之相關主題背景下的游戲活動在主題教學活動不斷深入開展中,發(fā)揮豐富主題內容、擴展主題結構和延伸主題內涵的功效。在孩子們的日常活動中,主題活動與游戲是相互并存的兩大內容,它們在幼兒發(fā)展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在結合主題《我愛我家》的區(qū)域游戲中,我們就恰到好處地運用了IPAD資源。體現(xiàn)在:(1)環(huán)境布置:能讓小環(huán)境包容大世界。我們以班級實景結合IPAD虛擬場景,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景交融的立體空間。班級實景包括音樂區(qū)、社會區(qū)、科學區(qū)、數(shù)學區(qū)、語言區(qū)、美工區(qū)等;而虛擬場景則是運用IPAD中的APP資源及軟件功能推送“我的家”視頻專欄;“寶貝愛整理”、“家庭小幫手”游戲APP及“我爸爸”、“我媽媽”等親子互動繪本等。這樣的雙向結合式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有效地延伸了游戲內容的空間。(2)幼兒角色:能更多地傾聽到孩子的心聲。我們關注孩子多元互動的聲音,互動因素除了以往的圖片、實物以往,還有視頻、音頻、觸摸屏游戲等。在與新媒體的直接點觸和互動交流中,可愛的動畫、自選的游戲躍然屏幕。通過色塊刺激、卡通吸引,孩子們能夠輕松快樂地無阻礙交往互動,體驗收獲;遵循及理解孩子學習方式的心聲。有的孩子喜歡先自己嘗試尋求幫助,有的孩子則希望先有直觀提示,再找尋方法去實踐發(fā)現(xiàn)。對于不同孩子學習方式的特性,區(qū)域中每臺IPAD都安裝了游戲資源包,滿足了幼兒自主選擇的多元性;動手區(qū)與模擬場景區(qū)的互相結合,豐富了幼兒不同個性的學習方式。(3)教師指導:能延展教師的關愛之情。首先,教師可通過孩子們的電子進區(qū)卡,直觀地知道孩子選擇區(qū)域的喜好與傾向,后期的照片化的記錄形式為教師深入分析幼兒游戲的個性提供了數(shù)據資料。其次,IPAD中豐富多彩的游戲資源包,大大拓展了現(xiàn)實游戲的空間,打開了教師活動的思路與廣度;教師在游戲準備時,就將每個游戲的玩法用IPAD中的錄播軟件形成一個個游戲指導微視頻,存放在視頻資源包中。幼兒在區(qū)域中想要了解游戲的玩法,就可以通過IPAD游戲指導微視頻得到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區(qū)域游戲是同步開展的,突破了以往需要教師一一指導的局限。
組合模式三:教研會議+QQ群,讓思辨的過程更激烈。
對于保教工作及教科研活動的開展,總會隨機出現(xiàn)一些需要及時溝通的情況。如何利用媒體在小團隊中即時溝通,這里就運用了QQ群的視頻會議媒體。借助網絡,即時一人在外,也能實現(xiàn)見面會議,讓溝通更及時,讓交流更直接。此外,QQ群中的應用功能還有很多,如“易工作”應用,其中比較實用的是任務和文檔功能。任務功能就是安排一些日程性計劃,特別之處是利用其中的“文件夾式管理”和“消息即時跟進”任務到人,及時跟蹤;文檔功能除了有WORD功能外,實現(xiàn)了群組成員都有創(chuàng)建文檔的權限,大家對于活動的談論、發(fā)現(xiàn)、實踐等都可以進行各抒己見式的文檔合并,“討論組”功能,對于個別事宜可通過人物選擇臨時建立討論小組,實現(xiàn)線上線下的同步活動,及時投票功能,這個既可以面向教師進行教研項目的調查統(tǒng)計,還可以面向家長層面進行學校活動的建設問卷,都是很便捷的媒體工具,為小組網絡交流搭建了互通的平臺。
基于QQ群的思辨會議中,目標明確、內容多元,過程可視化,如解剖麻雀一般,研究的層次更加深入。此外,會議中的主講人不僅僅是本園教師,還可以加入其他姐妹園教師,在討論中,消除了辯論時的面子障礙,更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組合模式四:資源建設+網絡云盤,讓分享的渠道更簡便。
資源建設一直以來都是勤幼老師團隊合作的一種模式。可有時也會遇到困惑,視頻體積大,網絡郵箱的限時下載,還有資源的分類繁多……這里,我們在網絡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比較好的移動硬盤——網絡云盤,如360云盤、QQ云盤、百度云盤、115云盤等。注冊1個月左右就會擴展到10T大小的空間,相當于20個500G的計算機硬盤,解決了視頻體積大的問題;其次是下載方便,只要把分享的資源放在一個公共群中,就支持無限量的下載和轉入自己的云盤,解決了限時下載的尷尬;最后是它的操作便捷,就相當于電腦中文件夾的建立,就能把所有資源進行分類。
總之,融入了新媒體的研究,讓觀察的角度更豐富,讓探索的空間更豐滿,讓思辨的過程更激烈,讓分享的渠道更簡便……這讓教育工作者在新技術的支持下,懂得借力,收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