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敏
從初中地理教學的實際情況看,一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不夠重視,積極性不高,這嚴重影響了地理學科教學整體質量。因此,在當前階段對于地理教師來說,努力探索更為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和興趣至關重要。a
一、比較分析,加深印象
在地理學科學習中,常常會出現(xiàn)很多相類似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如果不加以區(qū)分則往往會使學生將二者相混淆,不利于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教師可引導學生善于將相近的地理知識進行比較分析,通過相互間的比較與分析就可以有效區(qū)別它們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而達到加深印象的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黃河與長江兩節(jié)課時,由于二者的發(fā)源地、水量、水文特征等均不同,卻容易混淆,因此,教師可以針對二者聯(lián)系進行比較分析,以加深學生的掌握程度。
二、聯(lián)系生活,活躍思維
從現(xiàn)實的地理教學情況看,大多數(shù)教師在授課時往往會采用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不懂得如何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不會巧妙地將地理知識與生活的實際相結合,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興趣被逐漸扼殺,僅學會了枯燥的背誦知識而忽略了地理學科的無窮樂趣。例如,教師在講授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這節(jié)內容時,會有學生將水產品和自然保護的分布相混淆,面對這一現(xiàn)象,我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從他們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fā),讓他們說出自己所認識的魚類,并對其進行分類,在分類過程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積極性,讓他們進行分類和總結,積極思考,活躍其思維,這樣一來,枯燥的課堂變得格外活躍,學生積極性也得到顯著提升,并且對該節(jié)課程的學習有了一個深刻印象,教學效果自然非常不錯。
三、培養(yǎng)興趣,端正態(tài)度
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地理來說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它可以產生較為持久的效果,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力。當前,許多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缺乏足夠重視,認為其是無足輕重的副科,因此,在學習狀態(tài)上較為散漫,不能很好地端正學習態(tài)度,進而導致學習興趣低下。例如,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講解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地理學科簡單來說就是讓我了解和掌握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如果不能將地理知識學好,不了解祖國甚至是家鄉(xiāng)的狀況,今后我們又該如何建設好偉大的祖國呢?怎樣建設好自己的家園呢?怎么樣提高個人的能力素養(yǎng)呢?”通過一系列講解,幫助學生了解地理學科的重要性,進而培養(yǎng)學習地理的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四、師生互動,活躍課堂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最主要場所,課堂狀態(tài)是否活躍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成效高低。為此,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提升地理課堂的活躍性上,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的語言、動作和表情上也應進行適當豐富和調整,做好師生之間的互動與配合。例如,在進行《地形對氣候影響》這節(jié)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通過提問形式,讓學生談談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當人處在山腳下和山頂時所感受到的溫度存在差異,形成師生間的熱烈討論,進而有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
五、圖文并茂,營造氛圍
在授課過程中,往往需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將復雜、繁多的地理知識通過圖像與文字方式有效展現(xiàn)出來,面對這一系列的生動的圖文資料,可以使學生眼前一亮,進而吸引他們的眼球,以達到提高其學習興趣的效果。這種多媒體形式的教學,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所提供的教學資源,豐富和擴充現(xiàn)有的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特點,將知識體系重新整合,充分發(fā)揮自身學習主動性和熱情,實現(xiàn)自身主體地位。在進行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面臨教學困境時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科學的仿真教學,這種人機互動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進入改變以往陳舊的授課方式,變被動式的接受為主動式的探究,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思考,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加強對地理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師在對中國整體的地形進行講解時,僅僅依靠語言和動作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借助多媒體,將我國地形的真實狀況通過圖像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我國地形和地貌的了解和認識,增強學習興趣。
六、發(fā)揮優(yōu)勢,增加活動
在地理教學中,盡管應該重視課堂教學的質量,但是對于地理課外活動來說,教師也應給予足夠重視。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余,我會組織學生進行野外活動,在野外環(huán)境進行觀察,提高學生觀察能力;開展地理學科的研究,不斷加強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真實感受,加深他們對地理學科的學習印象;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如辦海報、廣播宣傳等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熱愛也會逐步提升,并且對手工技巧有了一定了解。在課外活動中,學生可以將課本知識與自身觀察到的課外知識相結合,使二者相輔相成,更加有效地促進地理知識的開拓和豐富,加強學生對于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提升了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熱愛,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能力的提高,也為地理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提供極為有利的幫助。
通過上述分析,初中生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于一切事物都充滿強烈的好奇的和濃厚興趣,具有很好的求知欲望,為此,教師應該有效抓住學生的這一特性,了解學生的自身狀況,積極探索和了解初中生的心理訴求,滿足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和地球奧秘的好奇心理,并有效使他們對于地理學科的簡單喜愛變成了解,進而變成懂得,這樣就一定可以在今后的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收獲美好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