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月紅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正在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F(xiàn)如今,信息化科技技術已經普遍應用到各門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教學知識。尤其是像電工這一類型的學科,由于它的理論性強、教學內容繁多、課時少,如果沒有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輔助,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就會顯得抽象、枯燥、乏味,就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教學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電工學習的興趣,進而產生抵觸情緒,降低課堂教學效率??梢?,互聯(lián)網時代下,信息化技術在電工基礎課程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信息化技術在電工基礎課程中的具體應用,以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 互聯(lián)網+時代 信息化技術 電工基礎課程 具體應用
如今是一個新知識不斷更新、信息化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社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知識的渴求,這就要求教育者跟上時代步伐,更新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面對這一教學挑戰(zhàn),教育從事者做出了許多研究與探索,終于找到了一種適合電工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學手段,即將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化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更新教學知識,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學生電工學習的樂趣,達到提升學生知識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大批優(yōu)秀、先進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一、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實現(xiàn)混合教學模式
多媒體技術是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它與板書各具優(yōu)勢,實現(xiàn)了混合型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主要是指運用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將教學知識通過投影屏反射到熒屏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彌補板書的教學不足(如:書寫緩慢、作圖不精準等)。尤其是類似于電工基礎這樣的學科,它們對作圖有嚴格要求,任何一個小差錯都有可能產生相反的結果,可見,多媒體技術的規(guī)范作圖在電工基礎課程中的重要性。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雖然存在諸多不足,但它能在歷史的動蕩中存活下來,可見也有過人之處,板書就是其中一種經典的教學方式。在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將多媒體技術與板書相結合勢必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執(zhí)教《電橋電路設計與測試》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在黑板的左邊寫下電路設計原理與步驟及設計中應當注意的事項,便于學生復習與鞏固;黑板右側用來投影以下繁雜的教學內容和一些經典的電路設計與測試,幫助學生形象理解與記憶,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旌鲜墙虒W模式,是一種尊重學生認知規(guī)律與視聽感受的教學方式,適當?shù)貫檎n堂教學節(jié)約了時間,讓學生有空閑的時間自己領悟與體會。這是互聯(lián)網時代下信息化技術發(fā)展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有助于豐厚學生的電工基礎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引用Multisim仿真軟件,簡化理論學習難度
Multisim一款信息化科技技術下發(fā)展的產物,是世界獨樹一幟的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是集聚易用性與獨特性功能于一體的現(xiàn)代軟件,能夠對電路進行快速、高效、輕松的設計與驗證。正是由于它的實用性與高效性而被引進到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輔助教師傳授知識。Multisim電路仿真軟件的引用幫了電工教育從事者一個大忙。電工基礎課程幾乎是一門純理論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厭煩、抵觸心理情緒,失去對電工學習的興趣。Multisim電路仿真軟件的出現(xiàn)可謂為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注入了一股新氣象,它具有強大的功能,為電工課堂教學增添了色彩。因此,在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Multisim電路仿真軟件,將一些理論知識直接轉化成為電路圖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如:電路設計步驟、電路驗證),簡化教材中的純理論知識,降低學習難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體會到電工學習的樂趣,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接班人與建設者,使我國早日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富強、民主富裕的夙愿。
三、運用互聯(lián)網+現(xiàn)代技術,完善教學內容體系
教學內容體系的完整性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標桿?,F(xiàn)在是一個新知識不斷更新的發(fā)展時代,合格的電工教師要隨時了解與掌握國內外先進的信息技術,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樹立在學生中的威望,使學生信任自己、尊敬自己,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在執(zhí)教《三相供電電路設計與安裝》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將iphone與電動汽車的內部設備結構呈現(xiàn)給大家,分析其用到的電路結構與原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引入三相供電電路設計與安裝,讓學生更易接受與學習教材內容,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與好奇心。這種將時下最新的科技引入課堂教學的方式能很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電工學習的興趣,使得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營造和諧、民主、科學的學習氛圍,豐富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將最新的現(xiàn)代技術引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完善教學內容體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能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樹立教師在學生中的威望,讓學生相信教師、跟隨教師的步伐一起進入課堂學習。
總之,互聯(lián)網時代下,信息化技術推動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并逐漸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尤其是在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隨時更新知識體系,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并將先進的信息化科技引入教學中,增加電工學習的樂趣,為學生的理論學習注入一股新氣息,使得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立君.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整合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張罡.信息技術與中職實踐類課程整合的行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
[3]周敏.情境教學在電工課程中的實踐與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1.
[4]王艷.Multisim在中職電工電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