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早上,我去給妻子買早餐,看到距離早餐店不遠的地方有一家書店,就走了進去。我隨手從書架上拿了幾本書來看,指尖過處,發(fā)現(xiàn)書頁上積了薄薄的一層灰,估摸著已經(jīng)很久沒有人動過了??纯磿r間尚早,我站在書架旁看起了書。誰想這一看竟沒能停下來,待到醒覺,已經(jīng)快到中午了,慌忙放下手中的書,買了一籠包子往家里趕。
顯然,于我而言,買書是一種樂趣,在買書的地方看書同樣是一種樂趣。小時候,因為家里不富裕,沒有閑錢買書,所以我只能跑到書店蹭書看。為了提防被人掃地出門,我從這家書店蹭到另一家書店,如是往返。有一年暑假,我?guī)缀醢炎约核械臅r間都交付給了書店。每天,書店未開門我就等候在那里,直到關(guān)了門才離開,有時連午飯都不吃,因為只要省幾天的午餐錢便能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了。
對于書店的老板來說,我或許不是一個好的顧客,因為我不能給他帶來盈利;但對于那些書來說,我一定是一個很好的朋友,因為我把它們從閑置在角落翻了出來,且不會把它們弄臟弄壞。
在西安讀書的時候,我亦常常做這樣的“矛盾體”。大四那年,我畢業(yè)論文寫黃仲則,因為學(xué)校圖書館關(guān)于他的資料很少,我常去漢唐、萬邦兩家書店。這是兩家很大的書店,書多,環(huán)境幽雅,間或還能淘到一兩本古籍。因為寫論文要用到的資料很多,我不能一一盡買,索性蹲在書架旁,一邊看書,一邊抄錄。后來被書店的店員發(fā)現(xiàn)了,他見我光抄不買,告訴我這樣是不允許的。于是,我就站在那里,把需要的資料反復(fù)誦讀,背熟了,回到寢室謄寫下來。這樣的時光,在今天看來,簡直是不能想象的,卻也十分美好。當(dāng)然,那時的記憶力也好,不像現(xiàn)在下一刻記不得上一刻的事情。
書店既然名之為“店”,買賣是少不了的,不過對于買書的人來說,這個過程或許用“淘書”更確切些,淘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時的心情不亞于撿到一件寶貝。書店不在大小,只要有一本合適的書,就夠人心甘情愿站上一整天的。
如今,在網(wǎng)絡(luò)的沖擊下,實體書店的生存越來越難。我有一個相識多年的朋友,他最大的理想就是開一家書店、開一家花店,并且為之而努力著。如今花店已經(jīng)開起來了,書店也在醞釀中,所以,只要情懷還在,書店便一直會在。不管過多少年,依然會有人到書店買書,也依然會有人到書店看書,便如我們曾經(jīng)歷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