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太成
根據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精神,各級黨委、政府、紀檢、監(jiān)察機關,以及教育、財政等主管部門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加強作風建設的制度和規(guī)定,對義務教育學校經費使用進行了嚴格的規(guī)范,如嚴禁巧立名目無政策依據地發(fā)放津貼、補貼、代課費、補課費、加班費等,不得亂發(fā)獎金,不得公款旅游等。新的要求和規(guī)定,既對過去學校管理中習慣采用的一些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戰(zhàn),也對教師多年以來形成的學校經費分配使用等方面的固有思維方式造成了很大沖擊。在此背景下,為了加強學校管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學校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必須引導教師強化“三個意識”——質量意識、法律意識和奉獻意識,保持良好心態(tài)。
強化質量意識,牢固樹立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命線的觀念。沒有教學質量的學校是沒有生命力的學校,也必然是不被社會、家長、學生認可的學校。學校教學質量低劣,社會不認可,家長不滿意,學校無形象,教師無尊嚴,生源無保障。為此,必須引導全體教師牢固樹立質量意識,視質量為生命,堅定不移地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抓手,狠抓落實,確保教學質量逐步提高。
強化法律意識,規(guī)范言行舉止。在學校管理活動中,要引導全體教師增強法律意識,自覺做到依法治校,依法執(zhí)教,嚴明紀律,嚴守規(guī)矩。同時要有政治敏感性,要在思想上、言行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不做與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相違背的事,保證在政治思想和言行舉止不出問題,保證學校的長治久安,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強化奉獻意識,釋放群體正能量。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國家對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落實,使學校的公用經費大幅增加。為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各個學校都采取了不同的獎勵制度和補貼補助政策。如設立教學質量獎勵制度,對在小考、中考、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年級和教師實施獎勵,甚至組織教師外出考察旅游;對于參與公共活動的教師發(fā)放適當的加班補助、值班補助、活動補助、晚自習加班補助、先進個人獎勵等。這些在過去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政策不允許了。為此,既要引導全體教師轉變思想,調整心態(tài),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有了成績就要有物質獎勵和做了所謂的份外工作就索取補助的心態(tài),又要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淡化份內份外工作的區(qū)分,要讓教師理解學校安排的工作都是自己應該努力去完成的任務,不能為了額外待遇才去工作,沒有待遇就推脫工作、消極工作、耽誤工作。還要注意在言行上、工作中釋放教師團隊的正能量,不利于工作的話不說,不利于工作的事不做,努力塑造學校教師群體的良好形象。
在強化“三個意識”的同時,幫助教師轉變思想,調整心態(tài)也很重要。心態(tài)決定心情,心態(tài)決定做工作的態(tài)度和效果。如何幫助教師轉變思想、調整心態(tài)、正確對待現在的待遇呢?
首先,要引導教師從全國的大局看待問題,因為這些制度規(guī)定不只是針對教育和學校,全國上下各行各業(yè)都一樣。其次,要從為學校發(fā)展作貢獻的角度,從個人能力水平提升的角度,從展示個人才能角度,從組織信任角度,對待不同的工作任務。只有這樣,我們才會以愉快的心情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再次,要從教師職責的角度思考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學校圍繞教書育人這一中心任務所開展的各項工作,每一名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參與、去完成。
在當前的形勢下,更應該在教師中倡導靠誠實的勞動取得報酬(工資),靠辛勤的付出改善待遇(獎勵績效工資),靠高尚的師德贏得尊重,靠突出的業(yè)績爭取榮譽,靠真誠待人獲得信任。
(作者單位:丹江口紅旗中學)
(責任編輯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