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宇
【摘要】教師在課堂中需要扮演多種角色,正確對待教師的角色沖突,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從社會、學校、教師教
育、教師、學生五個方面闡述緩解教師課堂教學角色沖突的方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角色沖突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課堂上,不同的教師角色會對教師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扮演多種角色,這就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產生角色沖突。正確對待教師的角色沖突,并對角色沖突進行反思,有助于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但長期的角色沖突會增加教師心理負擔,讓教師產生職業(yè)倦怠情緒。針對這些原因,為了緩解教師角色沖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社會方面
為達到社會對自己的期望,教師很難在各種角色之間自由轉換,常常還是按照老辦法,為了考試成績而教學。社會應該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打破以升學率為評論學校辦學質量的傳統(tǒng)做法,這樣教師的生存壓力也會相應減輕,讓教師教學更加得心應手。通過多種辦法引導教師,讓教師正確認識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變化,緩解教師壓力,幫助教師減輕角色發(fā)生轉變時的困惑。
建立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體制,不能把所有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分配給一所或幾所學校去。該學校是新建學校,社會和政府以及教育部門的關注度都很高,投入的教學經費很大。政府給該學校每個教室都配置了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多媒體設備,給學校建設了各種功能室,比如:舞蹈室、合唱室、電子琴室、畫室、跆拳道室、心理咨詢室、閱覽室等,還開設了乒乓球、籃球、武術、書法等興趣小組。而這些對于農村學校,尤其是偏遠的農村學校,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我們應該通過合理資源分配,讓更多的學校和學生享受到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
二、學校方面
教師工作在學校,生活在學校,學校環(huán)境直接影響著教師各個方面。學校應該為教師創(chuàng)造舒適的、健康的工作環(huán)境,努力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校應完善教學考核評價制度,不要用平均分、及格率、優(yōu)秀率等方面給教師進行排名,不要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讓教師排號站隊,更不要給教師貼標簽。這些不合理的考核、評價的方法,只會增加教師的心理負擔,影響正常教學。學校應強化激勵機制,對教師適當進行物質獎勵,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工作量大,任勞任怨且教學效果好,能被學生認可的進行獎勵,鼓勵教師積極投身于教育實踐中去。不僅在物質上肯定了教師,更能減緩教師的心理壓力。同時,學校應積極開展教師專題學習,組建教師交流平臺,增加教師趣味活動,多開展心理輔導。通過開展這些集體活動,幫助教師減輕工作壓力,釋放心理負擔,幫助教師增強面對負面情緒的心理適應能力。
三、教師教育方面
在減輕教師壓力方面,教師培訓也是有效方式之一。按照目前培訓的效果來看,這需要建立形成完善的教師培訓機制,能讓教師經常參加培訓,并能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必須加大對教師培訓的經費投入,讓教師培訓沒有后顧之憂。在培訓中不要一味的培訓國家政策和知識技能,還要幫助教師學會調整心態(tài)的辦法,減輕教師的壓力感。教師培訓不僅要培訓先進的教學理念,更應關注教師的角色扮演意識,扮演方法,從而減緩教師的角色扮演壓力。
增強教師培訓激勵體制,引起教師重視,讓教師積極投入到培訓中去。教師職稱競聘與培訓相結合,職稱競聘時優(yōu)先考慮參加過培訓,并通過自身努力,達到培訓效果,取得培訓機構認可,頒發(fā)了培訓合格證的教師。
定期舉行教師教育教學研討會,相關部門形成監(jiān)督機制,教師認真對待,使研討結果真正幫助教師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聯(lián)片教研活動中,教師應拋開個人情愫,積極參與,及時匯總教師之間聽評課的意見,并能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
四、教師自身
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角色有個重新認識,并能盡快想辦法把這些角色扮演得更好。教師要通過自我調節(jié)和交流,增強自身的心理調適能力,減輕自身壓力,學會積極協(xié)調和正確處理各種角色之間的關系,以緩解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扮演困難。
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形成老帶新的模式,讓老教師指導年輕教師,傳授自己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并監(jiān)督青年教師在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年輕教師也能幫助老教師熟悉一些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老教師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教師還要學會自己調節(jié),與同事、家人、親朋多交流,交流教育心得體會和情感體驗,釋放自身壓力。要提高自身承受能力,將工作變成生活樂趣。
五、學生方面
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家庭要求品學兼優(yōu),學校要求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壓力其實也很大。家長的希望,學校的期望,時常讓學生力不從心。而學生的壓力其實就是教師的壓力。學生也應該多了解教師,不僅僅是學習方面的了解,更要了解教師的心理,改變教師對學生的不好的態(tài)度。教師是成年人,成熟的心智和教學經驗都應該能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在與教師的交往中,要讓教師感受到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讓教師改變對待所有的學生一成不變的做法。
教師要幫助學生改變對待學習態(tài)度,就要做大量的學生思想工作,只有學生自己重視了,他才愿意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好這件事情。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最主要的是學生的態(tài)度,但這種態(tài)度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而且這種影響是相互的,很難有明確的界限。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