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司法》修訂后,公司中小股東的權利保護有了新進展,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保持中小股東對經濟制度和資本市場信心,是經濟繁榮、金融穩(wěn)定重要的和基本的動力。筆者試分析保護中小股東權利的原因,進而談談如何保護中小股東的權利。
關鍵詞:中小股東;權利保護;公司法
中小股東,指對公司沒有實際控制力,對公司相關經營決策不具有支配能力的股東。股權高度集中和股權流動性差是我國股權的特點。公司股東實力懸殊,中小股東股權分散,無法抗衡大股東。對中小股東權利保護問題的研究存在著現(xiàn)實需要和緊迫性。
一、保護中小股東權利的原因
(一)股東平等原則是保護中小股東權利的理論基礎
股東平等原則指在公司注冊、成立或運行的過程中,對認繳出資額或者認購股份的股東,不管數額多少,在此基礎上對其采取的做法和態(tài)度的平等。股東平等原則是現(xiàn)代公司法應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在公司依法設立、變更、運營和終止過程中,起基礎性作用。
我國《公司法》雖未將股東平等原則明確為基本原則之一,但從立法宗旨和邏輯來看,體現(xiàn)了股東平等原則的基本要求,例如“一股一權”、“同股同價”。股東平等原則,首先,要求股東身份上的絕對平等即無論股東擁有股權的多少,在法律上平等;其次,股東之間在資本上的相對平等即在股東認繳的出資額上,在法律上平等;再次,中小股東權益,在法律規(guī)定上應加以特殊保護;最后,大股東侵犯中小股東權益的行為應得到遏制。然而當代公司制度下資本多數決原則的表決機制,體現(xiàn)了股東實質平等的基礎與條件,卻也易使控股股東侵犯中小股東的表達權、投票權。
(二)中小股東權利保護的現(xiàn)狀
現(xiàn)行公司法主要通過獨立董事、關聯(lián)股東回避表決、分類表決、法律訴訟等措施來保護中小股東權利,但效果并不理想。對成本與收益的權衡,使中小股東甚少參加股東大會和議案投票表決,分散的中小股東知情權無法保障,話語權逐漸喪失。
1.中小股東知情權遭受侵害
知情權的保護有助于股東對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進行更充分的了解,也是股東行使其他權利的基礎。股東知情權的實現(xiàn)取決于公司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實、及時、全面等。根據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股東有查閱、復制公司相關信息及在被拒絕查閱、復制情況下的訴訟救濟權利,但現(xiàn)實情況下,其知情權很難得到有效保障。持股處于劣勢的中小股東在“資本多數決”原則下難以直接、及時知悉公司相關信息,尤其是不利于大股東及公司利益的信息。相反,大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則濫用權力對相關信息隱瞞造假,誤導中小股東陷入虛假信息中。
2.中小股東表決權的保護尚存缺陷
股東表決權又稱股東議決權,是指股東基于股東地位享有的,就股東會、股東大會的議案做出一定意思表示的權利,是一種固有權、共益權。中小股東有出席股東會并行使表決權,即參與重大決策權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表決制度實行資本多數決原則,即股東所享有的事項的表決力與其自身投資成正比例關系,即大股東因投資多而享有的表決力大于中小股東的表決力。大股東在股東會及股東大會中的支配地位,使大股東按照其自身利益方向通過大會決議,從而使中小股東權利訴求難以實現(xiàn)。
二、保護中小股東權利的措施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1.引進專業(yè)代理人陪同股東行使查閱權
有限公司股東擁有會計賬簿的查閱權,但由于中小股東專業(yè)性知識的缺乏,使此項權利流于形式。據此,專業(yè)技術人員諸如會計師等的引進可以有效彌補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自身能力的不足,幫助其有效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對專業(yè)人士泄露商業(yè)秘密設置相應的懲罰機制,如吊銷執(zhí)業(yè)資格證、罰款、行政處罰甚至是刑事處罰,使保護中小股東權利與保護公司利益兼顧。
2.擴大查閱權覆蓋范圍
股份公司股東對于會計賬簿無查閱權。然賦予股份公司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權是必要的,相比其有權查閱的會計報告,會計賬簿更能反應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據此,可將會計賬簿的查閱權擴大至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當然,應對股東的持股比例和持股時間作適當限制,防止濫用權利。
3.執(zhí)法機關加強對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
工商、稅務等部門應加強合作,采取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及公司主動備案等方式,加強對公司信息披露情況的監(jiān)督力度,促使公司及時真實的披露公司的相關信息;同時,執(zhí)法機關應發(fā)揮處罰的效能,針對違規(guī)違法的公司及主要負責人進行處罰,以督促制度貫徹實施。
(二)完善中小股東的表決權保護
明確網絡投票的適用。對股東大會審議重大事項(對于“重大事項”的范圍,予以細化明確)時,除現(xiàn)場會議投票外,應提供網絡投票平臺,降低中小股東參加股東大會及議案投票表決的成本,為有時間和精力關注、研究公司提案的部分中小股東提供參與公司治理的實質機會。
引進限制表決權制度。限制表決權制度指當股東所持有股份數額超過法律規(guī)定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額度時,其超過部分的股份不再享有表決權。限制表決權制度是可有效限制大股東操控股東大會,平衡大股東與中小股東表決權過分懸殊的一種可參考的制度設計。
(三)持股行權的設計是保護中小股東權利的有效方式
持股行權,指中小股東委托專門機構行使股東知情權、建議權、表決權和提案權等股東權利,從而幫助中小投資者切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委托專門機構代理中小股東投票,可以解決中小股東不夠專業(yè)、股權比較分散的問題。為避免受托機構怠于行使權利或利用代理權牟取私利,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放開專門機構設立門檻,使中小股東持股行權時有更多更優(yōu)選擇。持股行權委托手續(xù)以簡便為優(yōu),允許股東將股票賬戶全權委托給專門機構,不必采取每家股票單獨委托;可使用電子化委托協(xié)議等方式,讓股東更方便快捷地委托或變更服務機構。
參考文獻:
[1]王京晶.我國中小股東的權利保護問題研究[J].經濟與法,2013(12)
[2]孟子博.公司法對中小股東權益保護制度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法學院,2013
作者簡介:
董瑩如(1991.09~),女,河南濮陽人遼寧大學法學院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