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基,李鳳麗
(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 山東 日照 276826)
銅梁龍舞道具色彩特征比較分析
王世基,李鳳麗
(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山東 日照 276826)
銅梁龍舞位列文化部頒布的首批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龍舞類七項之首,銅梁龍舞作為一種道具舞,龍道具不僅是演員在演出過程中使用的必備之物,更是龍舞表演藝術與彩扎造型藝術有機結合的民間工藝美術精品。銅梁龍在色彩配置上擁有相對獨立的色彩譜系,對其配色譜系的比較分析研究為探尋其個性特征的重要途徑。
龍舞道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特色
對銅梁龍舞道具進行全面保護與研究已成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中國的色彩系統(tǒng)歷來都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系統(tǒng),它不同于西方三原色的“模型結構”,而是標識著中國天文、地理、人文的宇宙框架[1],研究中華繪畫藝術的色彩特征往往都架構于宏觀理念的描述。為更明晰地了解中國民間龍舞道具彩扎工藝色彩的基本特征,運用科學色彩學原理對銅梁龍的色彩進行分析研究并掌握其在色彩配置上具有的個性特征,對其傳承與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運用現(xiàn)代西方色彩物理學知識和方法,分別提取重慶銅梁、浙江奉化、四川瀘州三地最具代表性的龍舞品種——競技龍色彩配置為基礎案例,從色彩純度、明度、色相角度分析研究,力求準確掌握其在色彩配置方面的設色規(guī)律,這對整個銅梁龍彩扎工藝研究及龍舞傳承與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伊頓在《色彩藝術》中強調(diào)“對比效果及其分類是研究色彩美學時一個適當?shù)某霭l(fā)點?!盵2]將銅梁競技龍與其他品類中的競技龍的色彩配置進行橫向比較、同比分析,可探究銅梁龍配色的獨特性。因篇幅所限,本文分別提取四川、浙江龍舞類別中最具代表性的體育競技龍為例,同比分析如下:
首先將各地競技龍龍皮色彩轉換為色譜,對色譜中的顏色進行分組。通過photoshop軟件拾色器分別得到銅梁競技龍色譜、奉化競技龍色譜、瀘州競技龍色譜。
由以上色譜可見,銅梁競技龍設色的總體特征:色數(shù)使用9種之多,色相以三原色為主,冷暖對比強烈,色環(huán)角度趨于180度;色彩純度極高,RGB各色值幾近255;各色明度色值整體偏高,屬中強度對比。相比銅梁競技龍,奉化、瀘州兩地競技龍龍皮色彩數(shù)目同為6種,且后兩者在色彩配置過程中以暖色為主,極少使用冷色,色彩純度方面較之銅梁競技龍亦相對較低,色彩明度則極高。由色譜分析可直觀地了解三地競技龍龍皮色彩配置上色數(shù)、色相、明度和純度等方面的不同特點及主要區(qū)別。但由于色彩在自身的構成關系中,各顏色使用面積的大小處理方法直接決定了龍皮色調(diào)的形成和整體色彩系統(tǒng)的最終效果,無疑,對其顏色使用面積的進一步分析研究對從整體上把握銅梁龍的色彩配置亦是不可或缺的一條途徑,惟其如此,方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銅梁龍的色彩特征。
表3.銅梁、奉化、瀘州三地競技龍皮色彩比例分配(黑、白除外)
以上圖示表明,三地競技龍色彩特性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色數(shù)對比:從銅梁競技龍色譜中可見,其色彩組合中使用色數(shù)最多,除金色外,每一色相的顏色都為兩種,民間藝人分別稱其為“頭色”和“二色”,[3]此類色彩配置方式在首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龍舞類七項中僅此一例,色數(shù)遠多于其他兩地競技龍。
(二)純度對比:銅梁競技龍色彩純度對比豐富,“頭色”使用面積與“二色”比例近于1:1,而同比奉化、瀘州兩地龍皮在色彩配置中均無低純度色彩,龍皮內(nèi)部色彩間對比均屬于底純度對比,顏色純度極為接近。
(三)明度對比:上圖顯示,就整體明度對比而言,三地龍皮色彩明度普遍偏高,尤以銅梁、奉化二地突出,因瀘州競技龍大量使用金色,故其色彩明度相對較弱。
(四)色相對比:色相對比是造成色彩整體傾向的主要原因之一,銅梁競技龍色彩配置中冷色與暖色比相對均等,色彩效果對比強烈。民間藝人用色時十分強調(diào)三原色之間的對比,為了色彩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通常每一原色輔以純度相對較低的同類色配合使用,“頭色”(原色)之間過渡以“二色”,對比中求調(diào)和、統(tǒng)一中求變化,造就了銅梁競技龍色彩艷而不俗,典雅亮麗的視覺效果。而奉化、瀘州兩地則極少使用冷色系,以同類色相之間對比為主,整體色彩效果及色彩明快程度較之銅梁競技龍則相對較弱。
歸納起來銅梁競技龍龍皮色彩配置以純度強對比、明度強對比、色相強對比的“三強”配置法為主要特征;而奉化競技龍色彩配置則采用純度強對比、明度強對比、色相中對比的色彩配置方式;瀘州競技龍則是純度強對比、明度中對比、色相強對比,后兩者分別為“兩強一中”的色彩配置方式。[4]
銅梁龍色彩系統(tǒng)是一個十分繁雜的系統(tǒng)工程,本文只以銅梁龍舞中最具代表性的銅梁競技龍為個案展開分析和比較,以定量分析的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為主線來透析整個銅梁龍色彩體系,所得結論難免有以偏概全之弊。但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對銅梁龍色彩有個新的認識,而作為銅梁龍色彩研究的一種嘗試,尤其是在研究方法上,力求突破以往研究中定性分析的傳統(tǒng)模式,對全面了解銅梁龍及其彩扎工藝有一定積極意義。
[1]彭德.中華五色[M].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8):27.
[2][德]約翰內(nèi)斯·伊頓.色彩藝術[M].杜定宇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3]傅泉,王世基.民間藝人周建[R].2008.5.
[4]王世基.銅梁龍彩扎工藝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0.79.
TS938
A
1007-0125(2015)01-0126-02
王世基(1982-),男,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設計藝術學;
李鳳麗(1982-),女,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設計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