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1947年,北京藝術專科學校一年級美術專業(yè)在本學年即將結束之際,學校布置,每個學生畫最后一張素描,參加全校成績展覽,課題是希臘雕刻家米隆的《擲鐵餅者》。
來自湖南的曾善慶就是其中的一個學生,一年前,他連畫素描用的炭條都沒見過,是憑著對繪畫有感覺而被招入學校的。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和苦練,效果如何,檢驗的時候到了。
可是,當他來到繪畫教室的時候,眼前的一幕讓他有點遺憾:來晚了。只見,《擲鐵餅者》的全身雕像放置在講臺前面,面向臺下。雕像的正面和側面等所有的好位置都被同學占據(jù)了,剩下的只有背面了。他想擠出一個地方,卻根本不可能。無奈,他只好來到雕像的背面,找了一個能容下他畫架的角落。這個角落光線很暗,很不利于作畫。條件就是這樣,沒有選擇余地。他想,沒辦法,接下來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盡管位置不利,但似乎沒影響到他的心情。他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胤藕卯嫾?,鋪好畫紙,然后開始精心作畫。很快,一幅《擲鐵餅者》的背影素描躍然紙上。光與影,暗與亮,點與線,濃與淡,結合運用,恰到好處。
全校成績展覽那天,在所有的畫作中,校長、著名繪畫大師徐悲鴻先生一眼就相中了曾善慶這張《擲鐵餅者》的背面畫,認為能獲獎。但他沒動聲色,以免影響評獎的公正性。果不其然,這張背面畫打敗了所有正面畫,一舉獲得了特等獎。
正面當然光鮮精彩,可當所有人都擁擠著對準正面的時候,不妨試試對準背面。只要有勇氣選擇背面,有功力刻畫背面,或許背面更精彩。
【素材運用】在無人選擇的雕像背面所畫的素描居然最終打敗了所有的正面畫,獲得了特等獎。結果看似匪夷所思,實則有跡可循:選擇背面實屬無奈之舉——因為那里光線暗淡,不利于作畫。然而正是因為有難度,所以更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繪畫者高超的技藝。這不禁給予我們?nèi)松鷨⒌希寒斣庥鲭y題,身陷困境時,不必沮喪,亦不必怨天尤人,誰又能說這不是一次證明自己能力,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呢?
【速用名言】
1.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北宋文學家 蘇軾
2.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独献印?/p>
【適用話題】順境與逆境;角度與思維;勇氣;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