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賢
(青海省西寧市青藏鐵路花園學校)
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對學生英語語法的僵硬灌輸,對于單詞、詞匯的機械講解和重復記憶上。在課后的實踐中,學生大量的時間消磨在應付作業(yè)和習題上,不僅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不到激發(fā),而且學得辛苦,容易滋長厭煩的情緒。如果不及時地進行調(diào)整,任由其惡性循環(huán),必定會嚴重影響教學效率。
隨著減負增效教學觀念的逐漸深入,我們作為英語教師,也應當與時俱進,逐漸更新教學觀念,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激發(fā)。以下是筆者在“減負”并“提效”的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嘗試。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離不開和諧、平等、安全的課堂氛圍。”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創(chuàng)造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也可以通過愛屋及烏,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科目的喜愛和課堂的參與性。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好“良師”?!耙o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教師應不斷地充電,吸收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積極地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和技能,將最新、最純正的英語教給學生;其次,要做好“益友”。教師應該深入學生內(nèi)部,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等,設身處地地體諒學生的學習困難和困惑,尊重學生的思想,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加以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也是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
“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轉化成為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堂課都是40 分鐘,對于每一位學生而言都是公平且公正的。然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除了和學生自身的個體差異有關之外,學生學習方法的好壞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參與、思考、探究、討論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教學效果。在學習上,教師只要教授給學生正確且適合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學。學生只有會學了,才會對英語這門學科感興趣,接下來的學習才會是真正自發(fā)的、專心的,樂此不疲的,學習的效果也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