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吉林省敦化市沙河沿中學)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想方設法提高初中生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學目標之首選。因為只有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初中生的語文成績才有提高可能,初中生的將來發(fā)展才有希望。所以,在我的語文教學工作實踐中,探究著提高初中生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方式與方法。
師者都知曉這樣的道理,良好的開端直接關系到學生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帶有藝術情境的導入模式,就能將學生的求知情感激發(fā)起來,引導學生有目標地向著語文知識的大門邁進,為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朝著更深層次的發(fā)展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導入模式可采用音樂再現課文情境、再現語文課文意境、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再現課文情景等方式進入導入階段,巧妙地渲染語文課堂教育情景,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為語文課的下一步教學做好鋪墊。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還要著手于學生主體作用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能夠自主地去參與語文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依據教材內容選取問題,通過多方位、多層面、多角度去提出問題,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對問題得到理解與掌握。例如,《孔乙己》一文的學習,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內容,然后由學生各自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交流一下孔乙己是怎樣的一個人物?等到同學們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進行深層次的質疑:孔乙己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其罪魁禍首又是誰?孔乙己的悲慘命運所呈現的主題是什么?這個篇章所要告訴我們的主旨又是什么?教師的一個個問題逐步深入,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思考之中,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充分感悟到作者布局的目的何在,深刻揭露當時那個無人情的丑態(tài)社會。
課堂上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地使用風趣的語言去進行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無壓力的情境下去獲取知識。中學生的興趣不同于小學生,有著極為廣泛的興趣,求知欲望也很強,愛好非常廣泛,極其富有幻想。教師在講解課文內容時,適時增加一些學生有興趣的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
郭麗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和諧課堂構建探究[D].延邊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