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江蘇省常州市新橋中學)
信息技術課程是高中階段創(chuàng)新性課程的一種,也是新教育理念的客觀體現。信息技術教學是高中階段學生難以掌握的課程之一,采用問題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能夠給學生以啟發(fā),是一堂課的靈魂所在,對教學整體的目標以及方向都具有決定性因素,同時也影響了學生課堂思維活躍程度。根據教學的目標,按照一定的邏輯,設計一連串的問題,使問題結構符合邏輯、循序漸進,形成一個連貫的問題串。
問題串設計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以下幾個作用:
1.采用問題串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為學生提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在學生激烈討論的過程中,在學生思維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生的課堂集中力,同時也能夠為課堂營造一個動靜結合的氛圍,讓學生在“靜”中思考、在“動”中進步。
2.信息技術對于高中生來說,由于自身的抽象性導致學生很難理解,通過問題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設問,讓學生感覺到自身知識結構的缺陷,從而為學生打開更加廣闊的學習天地。
3.問題串具有循序漸進的功效,在一個個漸進的問題提出后,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的狀態(tài),然后及時地調整課堂策略,及時地引導學生。學生通過對一個個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不斷地認識到自己對信息技術課程中思維的對錯,從而找尋更多的解決策略。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問題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項:
1.設計的問題串必須具有層次性。對于信息技術學習來說,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的過程。高中生對于難度較大、內容比較抽象的信息技術課程,很難一下子掌握,如果設計問題串時,一下子向學生提問難度較大的問題,不僅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會使問題串模式流于形式。
2.問題串設計必須堅持有效性原則。問題串中涉及的知識點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而定,這樣才能更好地引發(fā)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設計的問題串與學生生活實際沒有聯系,或者問題的難度過大,與學生近期發(fā)展范圍不符,問題串也就成了設問串,成了教師自問自答模式。這就需要問題串不僅能夠聯系學過的知識,還能夠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給予學生更多的啟發(fā)性。
3.問題串必須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性。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更能夠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串中的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難度,太過簡單沒有技術性的問題,學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那就失去了問題串設計的根本目的。另外,在設計問題串時應該考慮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情況,根據教學大綱,有啟發(fā)性地讓教學向著大綱發(fā)展,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擴大教學成果。
4.問題串設計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設計問題串的過程中,需要考慮高中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進行設計,確保問題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確保問題串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問題串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具有啟發(fā)性、目的性以及引導性功能。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設計問題串,保證問題串的循序漸進,保證其符合一定的邏輯關系,讓學生在一連串的問題思考與解決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學會對知識的運用,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1]高建軍.中學信息技術程序設計教學中問題串的設計例談[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1,15(08):147-148.
[2]萬鑫.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中常見問題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4,26(08):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