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磊
e 學習采用的主要是電子化的教材以及教案,與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大不相同。一是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課文學習,還可以在課后自由進行自主學習。如果有些學生因為特殊情況不能到校學習,可以通過e 學習中的網(wǎng)絡平臺進行課文在線學習和交流,學習方式十分靈活。二是采用e 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方便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進行快速有效的交流和互動。三是通過e 學習的網(wǎng)絡平臺,教師可以隨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平臺提供的反饋信息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
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使用的教學資源一般是教材和相關的教參,這是很有限的,不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擴充。在e 學習的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都使用移動設備中存儲的電子教案,這些教學資源可以實現(xiàn)充分的共享,方便學生隨時進行有選擇的學習。而且e 學習的課堂可以聯(lián)網(wǎng),當需要對某些知識點進行補充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或者讓學生自己進行相關知識的網(wǎng)絡搜索,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以《荷塘月色》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e 學習的網(wǎng)絡平臺搜索朱自清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作者和這篇課文的相關資料。在課文講解時,教師需要隨時利用電子教材靈活性的特點對課文進行深入的講解和擴展。比如在對描寫手法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了解有哪些描寫手法,然后對照課文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探討。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在描寫荷葉、月色等景物的時候做了生動的描寫,這得益于作者聯(lián)想的豐富和比喻的貼切。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搜索其他課文中類似的描寫來達到鞏固教學效果的目的。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尤其需要交流和互動,語文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深入的交流互動才能提高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興趣。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在這一方面有所欠缺,因為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通過e 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局面。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或視頻來進行課堂導入,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凝聚在課堂當中。同時,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方式也更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交流和互動。
以高中語文課本中《中國建筑的特征》這篇課文為例,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進行這一類型的教學時一般是比較吃力的。因為作者梁思成是建筑學家,他的文章即使是散文也帶有一定的專業(yè)性質(zhì),對高中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而e 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程度。通過e 學習的網(wǎng)絡平臺,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有關建筑的圖片,比如蘇州的園林、北京的故宮,讓學生在觀察這些建筑后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疑問,充分實現(xiàn)課堂每個成員的交流和互動。在講解課文時,有些過于專業(yè)的名詞不容易被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網(wǎng)絡資源的利用,通過生動的圖片展示和解說以及學生之間的討論來正確理解這些詞匯。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并隨時進行監(jiān)控和評價。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在這方面成效不是太好,因為教師不僅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根據(jù)教學大綱來實現(xiàn)教學的每一個步驟,還需要組織好教學,這就使教師沒有過多的精力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往往是教師認為某一知識點學生已經(jīng)弄懂了,可是課后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做錯了,還是沒能夠理解。而教師在下堂課進行講解時又會耗費一定的課堂時間,造成教學計劃的實施受到阻礙。使用e學習的教學方式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對比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效果評價機制,e 學習在評價上更加具有及時性和有效性,能夠讓教師在講解完某一知識點后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和評價,從而快速過渡到下一個課堂目標。
以《鴻門宴》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插入一些習題,通過這些習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同時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實時地進行指導。比如在講解“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這句時,教師讓學生明白“盜”字在這里指的是盜賊,“非?!币辉~指的是意外事故。然后教師通過布置與之有關的電子習題來考查學生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教師通過e 學習的平臺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就保證了教師能夠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使語文課堂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引入e 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當然,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進行即時監(jiān)督,避免學生利用電子設備做與學習無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