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玲
自主合作模式在各學科教學中方興未艾,成為了推動教學深入開展的制勝法寶。語文學科也是如此,下面筆者就自主合作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一點感想。
自主合作教學模式最核心的理念是自主,是由過去教師的教轉向現在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有效駕馭整個學習活動。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重視自主理念的貫穿與滲透,教學流程設計上體現自主合作模式,讓學生成為整個學習活動的主角。有了這樣的設計作為基礎,從根本上凸顯了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地位,學生能獲得更為廣闊的空間,在學習活動中也能全身心投入,有了發(fā)揮的平臺,有了引領的線索,整個學習活動才能向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fā)展。
首先,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而且相互研究討論的愿望也更加迫切。教師可乘勢引導,將學生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個合作小組,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學會合作研究,發(fā)揮集體的力量解決學習難點。筆者在小組設置中按照每組6 人的標準進行了安排,可以按照學生的班級座次,將相鄰的前后排組成學習小組,最好是在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每個小組都體現好中差相結合的特點,既有優(yōu)秀生在里面發(fā)揮啟發(fā)引導和領路人的作用,同時也將中等生和學困生均衡安排到每一個小組中。小組的有效搭建讓學生形成一個個扁平化的學習集體,這些學習集體既可以集聚學生智慧,又可以形成相互競爭的動力,一舉兩得。
其次,在小組平臺搭建完成之后,教師要重視對牽頭學生的培訓。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啟發(fā)引導之后,接下來的引導借助于小組的力量,在牽頭學生的帶領下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在小組牽頭學生的培訓中要重視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他們學會如何有效承接教師提出的學習思考題,組織本小組的成員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從而達到集中智慧突破難點的目的。
在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思維線索至關重要。整個教學活動既然要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那就需要一條自始至終引領學生學習探究的線索,以保證整個學習活動不偏離方向,不背離重點與難點。教師要將教學目標要求羅列出來,設計出一組思考題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研究的線索,這對整個自主合作模式的運用具有基礎性作用。思考題應全面性與重點突出相結合,循序漸進性與內在聯系相結合,每組思考題控制在6~8 題,數量適中,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基本完成,同時也體現了難點。在語文思考提綱的設計上還要注重內在的關聯性,前后連貫,逐層深入,保證學生的思維能夠沿著既定的方向進行。
自主合作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在交流活動中博采眾長、百家爭鳴。教師應注重收放結合,既充分放手讓學生分小組對照思考提綱進行討論研究,大膽地說,大膽地講,講出自己的觀點,對他人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等等,同時也重視小組間討論交流,在更大范圍內營造競爭的氛圍,集聚大家的智慧,以實現深入理解。
實踐表明:小組內進行學習交流時,學生之間沒有壓迫感,不但相互督促、相互競爭,更重要的是打破了獨立思考時思維的局限性,學生集思廣益,充分發(fā)揮了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進行自主互動的基礎上,教師一方面利用分散巡視的機會,對各個小組遇到的難點進行思維方式的點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領悟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啟發(fā)引導,鼓勵學生針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辯論辨析,擺事實找證據,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且營造了民主包容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使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活潑。
與課后檢測相比,當堂檢測能夠較好地體現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估反饋,也有利于教師進行教學成效的及時評價。每節(jié)課教師都要留有一定的時間用于當堂檢測,檢測的內容有時通過作業(yè)紙的方式體現出來,有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題目的設計盡量擺脫陳舊、呆板、單調的模式,數量不多但較為精煉,涵蓋本節(jié)課教學涉及到的知識要點和難點。這樣的檢查既是對學生學習成效的檢查,也可以用來評估教師教學成效。開展當堂檢測之后,教師要在課后及時進行批改,及時反饋給學生,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活動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知識點掌握不牢,哪些方面還有問題,等等,在下一步的自主合作學習中交流一下這些錯題,通過錯題集和錯題討論的方式達到鞏固記憶、消化吸收的目標。
綜上所述,自主合作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廣泛的運用前景。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與組織過程中要強化這一模式的探究,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