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璐君
(新疆水利水電學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省略號”最早源自魯迅先生1909年《域外小說集·略例》中涉及的新款標點符號,其中“虛線”即省略號表示“語不盡”或“語中輟”。1919年《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定名為“刪節(jié)號”,形式為(……)。1930年《教育部劃一教育機關公文格式辦法》改稱“省略號”,沿用至今。在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的說明中,省略號的用法概括為三點:1.引文的省略;2.列舉的省略;3.說話斷斷續(xù)續(xù)。除這基本的三項作用外,在實際運用中有更多的發(fā)展。粗略總結,在各類書籍分析列舉中省略號的用法約為十二種,而在《賣白菜》文中的八種用法恰當精妙,飽含了作者無盡的內(nèi)心獨白與讓讀者沉淀思考的空間留白。
《賣白菜》一文大概講述了在1967年的特殊時代背景下,12歲的作者和母親親手種下了104棵白菜,迫于生計賣掉101棵,剩下3棵用于過年包餃子,可在這樣的年代年關難過,母親不得已要賣掉最后3棵,作者幼小的心靈承受著貧困的磨礪并未抱怨,只是堅守的新年愿望近在咫尺卻突然破滅,情難自抑,跟隨母親去集市售賣,顧客老太太是一位風都能吹倒的瘦弱孤寡老人,作者的鋪墊并非為了后文的厭惡,而是客觀呈現(xiàn)出那個年代大家的日子過得都很艱難,后面對白菜的挑剔也情有可原,但作為12歲的作者本不情愿賣掉心愛的白菜,最后還被指點嫌棄,把小白菜幫子上的葉子通通撕掉,以至于發(fā)生了糊涂的“一毛錢”事件,但也就是這“一毛錢”讓他第一次看見堅強母親傷心失望的淚水,這淚水深深地烙印在作者的心里,至今回想依然沉痛,母親的言傳身教讓作者受益終生。
全文第一處省略號:“社斗,去找個簍子來吧……”從第一段的鋪墊中讀者看到“母親”的確是別無他法,但孩子正看著自己,所以在此省略號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母親不忍心直接說出扼殺孩子的愿望但也足夠表達出“賣白菜”的含義;第二處省略號:“娘,”我悲傷地問:“您要把它們……”,兒時的作者已大約能判斷出母親要做什么事,由于期待的太久,不愿直接面對愿望的突然破滅,心情變得沮喪起來,所以試探的表達,怯怯之音后的省略號其一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其二表示語言中斷的省略;第三處省略號:“可是,您答應過的,這是我們留著過年的……話沒說完,我的眼淚就涌了出來?!贝藭r孩子的內(nèi)心瞬間已掀起波浪,重申媽媽的許諾和自己的愿望,話只說了一半失望難過的情緒已無法控制,內(nèi)心的悲傷如潮流涌動導致無法表達完整的語句,后面本還應有些爭取的話語,比如:這是媽媽早就答應我的新年愿望,您說話要算話!我們親手種下的白菜我就不能品嘗它一點點的味道么?等等此類,作者在此處用省略號其一表示語意難盡的省略;其二表示語言中斷的省略。
第四處、五處省略號:“‘我們種了一百零四棵白菜,賣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這三棵了……說好了留著過年的,說好了留著過年包餃子的……’我哽咽著說?!边@兩處省略號的用法都表示語意難盡的省略,前一處作者描寫與母親親手種下一百零四棵白菜,賣了一百零一棵,這其中一棵一棵從栽種到售賣都傾注了作者太多的付出與關注,每賣掉一棵就猶如送走一個小伙伴,這種分離不便一一陳述,現(xiàn)在只剩最后三棵,無論如何作者都舍不得讓母親賣掉,情感開始有了更多的起伏。對一個孩子來說能品嘗一口自己親手種下的白菜的滋味是一種多么大的幸福,并不單純因為過年,這個現(xiàn)代看來如此簡單的愿望,在那個時代卻成為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這其中有多少委屈一言難盡,兩行文字又怎能完美表達。
第六處、七處、八處省略號,層層推進,一步步深入到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洶涌之處,“我們?nèi)龇N、間苗、除草、捉蟲、施肥、澆水、收獲、晾曬……”,這里的省略號是表示列舉的省略,中間省略的是作者與母親對這些白菜從“撒種”開始一步步的精心呵護,作者清清楚楚地知道這一百零四棵白菜生長過程的每一個細節(jié),就如一個孩子對最心愛玩具的了如指掌;第七處:“每一片葉子上都留下了我們的手印……”,在此處的省略號更深一層地表達出作者與這些白菜的情感,“每一處”表達出作者除了細節(jié)上對白菜的悉心照料,情感上可能早已超越了栽種者和成長者的關系,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內(nèi)心世界能裝滿的快樂在當時大概都來源于這些白菜們,再加上白菜的售賣還可以支撐家里的生計,作者更會把白菜的意義看得重些,情緒上在前面已經(jīng)開始哽咽,到了此處就越發(fā)難以流暢了。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相對比較簡單,多而復雜的文字無法表達出作者對白菜純粹喜愛的情感,這一處的省略號其一表示情感的停頓,其二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第八處:“但母親卻把它們一棵棵地賣掉了……我不由地大哭起來”,情感的崩潰在前敘的鋪墊下一觸即發(fā),深一層表達出作者內(nèi)心的委屈、無助與不舍,一個孩子為白菜們付出了那么多的時間、精力、心血、情感,可現(xiàn)在統(tǒng)統(tǒng)都要賣掉,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與赤裸裸的分離,讓一個孩子的情感一時難以承受,作者在此處多想表達:我不要,我不答應,我不愿意,媽媽您不可以。但在那個時代一個12歲的男孩已基本能感受到母親的困境,又怎么忍心對母親太過任性妄為,可由于太過傷心,語言一時無法陳述清楚,情感的波瀾經(jīng)過細致的醞釀層層推進,從“悲傷”到“眼淚涌出”,再到“哽咽”最后“大哭”。省略號的使用其一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其二表示情感的停頓,其三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這三個省略號通過步步遞進,片片剝離,情感的層次由淺入深,由觸及到爆發(fā),如溪水匯聚成河,沖破阻礙,一瀉千里。
第九處省略號:收獲時母親拍打著它感慨地對我說:“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間,可以想象作者母親的臉上一定洋溢著欣喜滿足的表情,仿佛拍打著一個歷經(jīng)磨難終于長大成人的孩子。這是對最后剩下的三棵白菜中最小的一棵的描寫,這棵小小的白菜歷經(jīng)波折最多,耗費母親和作者心血最多,才慢慢長成,就如一位母親看著歷經(jīng)坎坷終于長成的孩子,甚是欣慰,其中的辛苦付出與風雨陪伴,亦是一言難盡,如果后面不用省略號,換做小白菜成長經(jīng)歷的陳述或者煽情,其一在那時人們無太多閑情感慨,其二不符合文風的簡約質(zhì)樸,相比之下自然是用省略號的表達效果更好,在此省略號其一表示語意難盡的省略,其二表示重復語句的省略。第十處的省略號:母親在我頭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闖了大禍,站在簍邊,哭著說:“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相信此時孩子的內(nèi)心已經(jīng)充滿了自責,被母親這一打,更覺得做錯了大事,倍感歉疚,多想向母親澄清,在此省略號表示重復語句的省略。
第十一處省略號:“娘,”我哭著說:“我……”,此刻孩子的內(nèi)心突然變得從來沒有的復雜,為什么當時他要多算那“一毛錢”,可能由于對這最后三棵白菜不舍與留戀;可能由于過于挑剔的老太太指責了他心愛的白菜;可能由于老太太撕掉了那棵最小白菜的幫子;也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前思后想,只是一瞬間的情緒左右,對一個孩子來說自己也肯定后悔忐忑,他是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回家一看到這幅場景,就馬上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他多想給母親解釋一下,可是一時又如何解釋,呆在那里,悔恨的淚水肆意流下,省略號在此其一表示語意難盡的省略,其二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的省略。第十二處省略號:“你今天讓娘丟了臉……”母親說著,兩行眼淚掛在了腮上。從文章前面的敘述來看,作者母親此時的心情一定是傷心至極,無論生活多艱難,她都未曾認命服軟,自尊自愛守護著家庭和孩子,她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孩子犯這樣的錯誤?這三棵白菜又是怎么回到母親的簍子里的?這三棵白菜錢是老太太找人重新算清發(fā)現(xiàn)少算了一毛折回集市找母親評理討要的;還是母親突然算清后自己追去尋找到老太太退菜還錢的,我們無從考證,可是這件事“母親”確實覺得丟臉,更重要的是自己最心愛的孩子為了“一毛錢”做了不誠實的事情,這令她很失望,她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會犯這樣的錯誤,但事實擺在眼前,作為一位母親哪有不心疼失望的道理,看到兒子回來內(nèi)心更是焦急難過,一時情緒激動情感難以抑制,話未說完,淚水奪眶而出,一時語塞,雖未呵斥,但就這幾個字,聽在兒時作者的耳里字字重如千斤,又第一次看到堅強的母親流下淚水,這些都直接刺激著一個12歲男孩的內(nèi)心深處,這是全文情感的高潮,也是全文最沉重最核心的一筆,母親的言傳身教,一生難忘。在此處的省略號其一表示語意難盡的省略;其二表示情感的停滯;其三表示靜默與思考的省略。
關于親情的課文學生所學不少,或感恩感念或糾結懷念,但學習了本文后學生們有了新的體會,通過省略號無聲勝有聲的巧妙運用,簡單的六個小圓點橫向能幫助作者表達出難以言表的千言萬語,縱向能幫文章在傳遞情感中做不同程度的切入拉深,可謂縱橫捭闔,攻無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