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曄
識字與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要想讓學生寫出更好、更美觀的字,就要用審美的理念來指導識字與寫字教學,讓學生通過讀一讀來感受漢字的字音美,通過想一想來感受漢字的意境美,通過寫一寫來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最后還要讓學生在應用漢字的過程中感受漢字的運用美,從而促進學生審美情趣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中國的漢字無論是字音,還是字形,都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把字寫正確,還要把字寫漂亮,要有美感。但是,在目前的識字、寫字教學中,卻很少有教師帶學生去領(lǐng)略漢字的美,往往把教學目標定在學生能夠讀準字音,寫正確漢字就行了,許多孩子寫出來的漢字沒有一點美感可言,更不能讓自己寫的字給別人看后產(chǎn)生一種審美愉悅的心理。
2011年版的《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目標中就要求在識字與寫字教學中,要讓學生“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教學建議中也強調(diào)了“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tài)度、審美趣味養(yǎng)成的過程”。由此可見,我們要用唯美的理念來指導識字與寫字教學。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1》的教學,談一談如何用唯美的理念來指導識字、寫字教學。
中國漢字的音韻具有很強的美感,它的四聲、平仄等都能夠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教學時,我們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讀這些生字,讀的時候要鏗鏘有力,要抑揚頓挫,要有美感。特別是蘇教版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它們都是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為基礎,所安排的生字詞大部分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甚至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過的。學生在以前只知道音,而不知道形,當教材把這字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就可以迅速勾起以前的生活經(jīng)歷,從而用心去閱讀這些生字。同時,這些字詞的聲調(diào)高低起伏、音韻之間的聯(lián)系,節(jié)奏的快與慢,都需要通過學生的朗讀才能獲取其中的美感。所以,在引導學生識字、寫字時,首先要帶著學生去誦讀這些字詞,讓學生在朗讀時要掌握好節(jié)奏,押韻等技巧,讓別人通過耳朵來享受自己的聲音,并沉醉于朗讀聲音之中。
比如在教學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朗讀這幾個生字詞的:“同學們,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你們知道哪些呀?”當學生說出“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這四個節(jié)日時,我再一次讓學生說一說在這四個節(jié)日里,自己都做了哪些事情。這樣,就把學生的情趣帶到這四個節(jié)日里。當學生正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悅里時,我拋出了這樣一個學習任務:“同學們,你們能夠用課文中的詞語來描繪一下這四個節(jié)日情景嗎?”教室里立即響起了優(yōu)美的誦讀聲:“春節(jié)、餃子、拜年,清明、掃墓、踏青,……”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再及時通過智慧的理答來糾正學生朗讀時的錯誤,并要求學生在誦讀時,想一想自己當時在過這一節(jié)日時的情景。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一遍遍的誦讀過程中,體驗著文字的音韻美,感受這些生字背后所發(fā)生的故事美,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唯美的圖畫,背后也許都會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或者情境。在教學時,我們就要讓學生充分地想一想,當學生看到一個漢字時,就要讓他們想象一下由生字派生出來的新詞新句,并解讀這些新詞新句,讓學生想象一下漢字的意境,從而感受漢字的意境美,感受漢字的審美價值。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給生字組詞,讓學生感受同一個生字,在組成不同詞語的時候,它所帶給別人的一種意境和感受是不一樣的,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美感。這一課中的“拜”字,按照教材中的“拜年”一詞來理解的話,它的意思就是到別人家行禮祝賀的意思,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個字的其它內(nèi)在美的價值。首先,讓學生通過解讀“拜師”一詞來感受尊敬師長的教育。其次解讀“禮拜”一詞,可以讓學生對祖先的敬愛。再次通過學生解讀“拜托”一詞,又可以讓學生在與別人交往時可以形成一種尊敬別人的語言表述禮節(jié)……這樣,通過給“拜”字組成不同的詞語,讓學生想一想組成詞語的含義,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字的意境美。再比如,這一課中的“踏”字,我們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馬踏飛燕”的豪放,也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踏雪尋梅”的情調(diào),從而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意境美。
除了讓學生給生字組詞,通過想象詞語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我們還可以在教學生字生詞時,讓學生想象一下生字背后的情境,感受當時的美好意境。比如在教學“春節(jié)”一詞時,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當學生說出一家人圍坐一桌吃餃子時其樂融融的氛圍,說出到親戚家拜年時的喜悅,都可以帶給學生一定美的享受,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所以,在識字、寫字教學時,我們應避免那種機械的讀與寫的教學方式,要讓學生的種種器官都調(diào)動起來,豐富他們的審美素養(yǎng)。
中國的漢字無論是筆畫或者筆順,還是它的間架結(jié)構(gòu),都可以帶給學生一定的美感,無不隱藏著一定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寫一寫,在寫字的過程中也是學生感受美,尋找美、表現(xiàn)美的過程。所以,在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讓學生先觀察字的結(jié)構(gòu),什么地方要寫得窄,什么地方要寫得扁,什么地方要寫得大,什么地方要寫得小,并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寫,在唯美的視角下寫好字,讓每一個字都能夠成為一幅美術(shù)作品,讓學生在寫字過程中領(lǐng)悟什么叫和諧美。
首先,要讓學生有一個美的寫字姿勢,因為只有學生的姿勢正確了,他們的運筆動作才能更規(guī)范,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也是學生寫好字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我們放任學生寫字姿勢,隨便學生用什么樣的姿勢來寫字,雖然短時間內(nèi)也許不會影響到學生寫字能力的提升,但是學生這種不良習慣就會越來越嚴重,那么以后也就養(yǎng)成不了良好的寫字習慣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寫字習慣,那么要想讓學生寫出一手好字來是難上加難,也就不能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了。
其次,教師要有唯美的示范字。學生字寫得好與不好,往往受教師的示范影響比較大。如果教師給學生示范的字都不唯美、不規(guī)范,沒有美可言,那么學生也就不可能從教師的示范字中獲取啟迪。所以,教師在板書時,也要以身作則,寫規(guī)范字,要一筆一畫地寫,不要有連筆,無論是筆畫還是結(jié)構(gòu),都要從唯美的視角來審視。這樣,就可以給學生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學生在寫字時也能夠依據(jù)教師所寫的字形與結(jié)構(gòu)來構(gòu)思自己字的寫法,從而寫出規(guī)范、美觀的字來。
再次,在識字、寫字教學中,還要讓學生學會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筆畫、筆鋒,部首、結(jié)構(gòu),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字中捺的力度,提的精神,橫的水平,豎的豐滿,讓學生感受到字的每一個筆畫都充滿著美感。比如,這一課中的“墓”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而字的每一個部件都是偏扁一些,按照這樣的要求寫出來的字才能給人一種美感。如果無論是“艸”字頭,還是中間的“日”與“大”這兩個部件,或者最下面的“土”字部,如果都按照單個字的寫法,寫成長體字,那么這個“墓”字就會給人一種很長的感覺,不能夠讓人感受到美的存在,也就無從談起審美教育。
比如“踏”與“端”兩個字,雖然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但是“踏”字的右半部分“水”與“日”字非但要寫扁,而且上下部分所占的空間基本上是相等的,而“端”字的右半部分“山”與“而”兩個字,卻是上半部分的“山”寫得小,而下半部分的“而”寫得就相對大一些,這樣寫出來的字才能更美。如果我們不去觀察這些字的部首與各部分的大小區(qū)分,那么寫出來的字就不具備美感,也就不能夠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所以,我們在識字、寫字教學時,只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細心揣摩各部分的寫法,才能寫出更好、更美的字,才能讓寫出來的字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最后,在學生練習寫字時,還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美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一個唯美的環(huán)境中寫出賞心悅目的文字來,并受到美的教育。比如,在寫字之前,讓學生把課桌收拾整齊,并做一個深呼吸以平息自己的情緒,然后再播放一些輕緩的古典音樂來營造寫字氛圍。這樣,學生就會在音樂的影響下感受到寫字其實也是一種享受美的活動,并增強學生寫好字的動力,提高學生表現(xiàn)美的興趣。
另外,要想讓學生在識字、寫字過程中享受到美,我們還要讓學生在用字的過程中體驗漢字的美妙,讓學生畫一畫這些字所表達出來的情景。比如,讓學生畫一畫餃子,讓學生感受“餃”的美。畫一畫中秋情景,表達一家團圓時的盡情。還可以讓學生演一演,從形體上增強對漢字美感的認識。比如,讓學生演演相互拜年時的情景,從而促進學生體會拜年時的美好祝福心理和歡樂氣氛。
總之,我們只有用唯美的理念來指導學生識字、寫字,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識字、寫字,才能讓學生寫出來的字變得更漂亮、更美觀,更能夠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